新医大一附院

援疆干部米文杰与PIVAS改革创新之路纪实

时间:2013-11-06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今年四月,阴雨绵绵,我们从遥远的齐鲁大地迎来了一位客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援疆干部、PIVAS护士长米文杰,她肩负重托,不远万里,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开始了援疆之旅。我们早已听说要来一位援疆干部,可是还从未见过她的庐山真面目。大家有期待,也有疑惑,她究竟为哪路神仙,如何在她的带领下,打造属于新医大一附院PIVAS的奇迹?

  在万般翘首期望中,她来到了新医大一附院静脉配置中心(PIVAS)。朴实的外表下透露出智慧与干练、谦和与严谨。初来乍到,她无暇顾及万里征途的疲惫,无暇安排个人的起居生活,就早早的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熟悉科室工作流程,了解人力资源配置,充分发挥每一个PIVAS人的优势,创新先进管理模式,分分秒秒、角角落落,新医大一附院PIVAS的宏伟蓝图正慢慢展开。

  统一思想,全力以赴

  第一天,在晨间交班会上,米文杰护士长就指出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是一项高风险工作,我们配置的每一滴液体都将直接输入患者的血液,大家要一切为患者着想,为患者提供最安全、最优质的服务。我们必须统一思想,在配置输液时全力以赴、专心致志,竭尽全力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她鼓励大家积极献言献策,教会我们如何运用PDCA管理方法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再群策群力逐一解决问题。她亲临一线进入配置间,规范无菌操作,合理摆放配置间的物品,改进配置方式,有效利用配置人数,充分发挥人员优势……在她的感召和指导下,30多个日日夜夜,从早6点到晚12点,从主任到每一位普通员工,大家全力以赴投入到PIVAS的全新改造中。

  内部整改落实,旧貌换新颜

  PIVAS的内部环境制约工作流程。首先,米文杰护士长带领我们大家运用先进的“5S管理模式”,彻底清洁工作环境,改变原有布局,工作台合理摆放,将易污染物品搬离工作区,扩大工作区域,为开展第二住院部所有科室做准备;加班加点,对地面重新打蜡;清扫配置间,将不合理摆设全部撤出,最大化保持配置间内部净化、整齐、有序状态。持续一周的清扫工作,使我们的PIVAS焕然一新,使我们学会了先进的“5S”管理方法,我们的团队学会了共同进退和应对。

  初划改革,加强培训

  随着时间的推移,米文杰护士长发现配置流程存在一些漏洞,通过分享齐鲁PIVAS的管理经验,改变原有工作模式,设立交接班程序,做到无缝隙对接,问题不过夜,及时解决问题。配置工作结束后,所有在班人员进行交接班。将问题共享,头脑风暴,及时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案。每天深入病房开展临床调研,在服务中不断学习与改进。每天下午进行全员质量培训,提高大家对全面质量管理的认知水平,同时介绍先进的管理经验,分享前沿知识,拓展视野,开阔思路。

  实施改革,初见成效

  在以前,PIVAS的输液批次取决于医生下医嘱的顺序及用药时间,并经由系统默认,按照上述顺序配置液体,一旦医生医嘱执行时间不合理,一个病人的多组输液会同时配好,这样会导致液体送至临床不能及时使用,存在用药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米文杰护士长改进原有输液分批次的方法,根据病人病情、药理特性及我们的药学专业优势对所有输液进行划分,共九个批次分别配送临床,并将同品种类药物放置一起,按品种摆放,按品种核对,按品种配置,一个操作台只配同一品种,避免配错药,造成临床用药隐患。

  改革实践证明,我们的排药时间减少,配置差错发生率降低,配置速度提高,能按时保质保量为临床提供输液,把护士还给病人,提供优质服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米文杰护士长援疆几个月以来,带给我们的核心理念是团队作战的精神品质。“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下道工序即病人”是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们肩负重任,不负所托,按照现有改革模式继续努力,为临床提供满意服务,保证患者安全、合理用药,这条路充满艰辛,但我们有PIVAS整个团队,有药学部为坚强后盾,一路披荆斩棘,打造属于新医大一附院的特色PIVAS!

医院动态

更多 >

2014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在乌鲁木齐隆重开幕

2014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开幕式会场 王振义院士(右一)颁发新疆转化医学青年杰出贡献奖一等奖 杨胜利院士(中)颁发新疆转化医学青年杰出贡献奖二等奖 陈志南院士(右二)颁发新疆转化医学青年杰出贡献奖三等奖   2014年6月19日,第五届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在乌鲁木齐隆重开幕。 这既是一场盛会也是一座平台。如果说,这场盛会自2010年开办以来,始终以“生命、环境、艺术”为主题,不断探索科学与艺术融合之道,彰显文化内涵;那么,这座平台也构建了新疆医学科研创新、与海内外共谋合作发展的宏伟框架。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已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新疆的“博鳌”。 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张国梁说,当前新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和强劲动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一流高端人才和科技成果,为新疆各族人民幸福和谐服务。 五届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共邀请百余名两院院士、海内外专家参与,使国内国际优势资源、先进技术不断为我所用,还把新疆医学当前研究成果及创新突破推广出去,让学界得到启迪与收获。如今,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在新疆大地落地生根、结出累累硕果:建成新疆医学领域首个科技部国家重点试验基地——新疆重大疾病医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了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疆分中心;促成了新疆地区结核病快速诊断新技术捐助、院士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柔性援疆合作等等成绩。这些成果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幸福安康意义重大。 五年来,内地院士、专家学者纷纷走进新疆、了解新疆,继而念念不忘并努力回报着新疆情结。每届论坛,院士们都要与自治区领导专门座谈,对新疆医学事业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他们不断带来医学领域的先进理念、技术创新和针对新疆医学人才的培养计划。新疆许多地方和单位,通过院士、专家牵线搭桥,与顶级科研团队建立联系,获得雄厚智力资源。本届论坛还邀请到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内科血液学专家王振义院士和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牙学院副院长王存玉加盟论坛,这代表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更高端,更富有吸引力,并且逐渐具备了全球化视野。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在总结以往四届论坛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各位院士、专家、学者交流合作,在推动科学与艺术融合共鸣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为进一步提升新疆医学科研学术水平、促进新疆医学事业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自古以来,科学与艺术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共同互动、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谱写人类灿烂辉煌的文明。艺术可以通过科学手段来表现,科学也可以用艺术手法来诠释。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也诠释了对科学和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 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发起人之一、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温浩教授对科学精神和艺术之美的融合有着深切体会。他说,在法国留学的时候,最喜欢观摩导师做手术,那简直是在欣赏一件件完美的艺术品。病灶切除彻底,创伤面积最小,手术过程中没有一丝一毫废动作,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快时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慢时绵延缜密百转千回。这难道不是“大道至简、大美天成”的至高境界吗?每个外科医生都能把手术做到这个份上,真是患者的福分啊! 为促进新疆及西部转化医学生物技术产业科技人才的不断涌现,温浩教授从其2011年获得的新疆自治区科技进步特等奖50万的奖金中捐助40万元,依托共青团中央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公益平台,发起设立“新疆转化医学青年促进计划”,为新疆及西北部地区转化医学青年人才提供公益支持与资助平台。在开幕式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杨毅宁、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何江等6人获得“新疆转化医学青年杰出贡献奖”的殊荣…… “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搭建的高端人才平台,对新疆未来发展的作用不可估量。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引产前做哪些准备
冷启刚
回答: 引产前需要做好心理准备、身体检查、物品准备、家属沟通和术后护理规划等准备工作。引产是指通过医疗手段终止妊娠,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操作。 1、心理准备 引产前需充分了解手术流程及可能的风险,避免因信息不足产生焦虑。可通过与医生沟通、阅读权威资料或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缓解紧张情绪。家属应给予充分的情感支持,帮助孕妇保持稳定心态。 2、身体检查 需完成血常规、凝血功能、B超、心电图等基础检查,评估妊娠周数及身体状况。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提前控制指标。术前需禁食6-8小时,遵医嘱停用可能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 3、物品准备 准备宽松衣物、卫生巾、护理垫等个人用品,携带身份证件及既往病历资料。根据医院要求准备住院用品,部分医院需自备一次性手术耗材。提前预约术后复诊时间,确保后续随访衔接。 4、家属沟通 需与配偶或直系亲属共同签署手术同意书,明确告知手术风险及并发症。确定术后陪护人员,协调工作请假事宜。特殊情况下需与单位或社保部门沟通相关手续办理。 5、术后护理规划 提前了解术后休息时间、饮食禁忌及复诊安排。准备高蛋白食物促进恢复,避免生冷辛辣刺激。规划至少2周静养期,避免重体力劳动。出现发热、大出血等异常需立即就医。 引产术后需注意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并更换消毒护垫。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类,搭配新鲜蔬菜补充维生素。术后1个月内禁止盆浴、游泳及性生活,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规律作息,出现持续腹痛或异常分泌物增多应及时复查。按医嘱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定期复查超声评估子宫恢复情况。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