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夏季慎防热中风
时间:2014-07-03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时间:2014-07-03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炎热的夏季,人体出汗较多,而老年人体内水分比年轻人要少,加之生理反应迟钝,所以在夏季最容易脱水。脱水是发生热中风的重要诱因,因为脱水会使血容量减少,血液黏稠容易形成血栓。这对患有高血压、高血脂或心血管病的老年人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输向大脑的血液会受阻变缓,发生中风的概率自然会增高。
在预防方面,首先是要注意补充水分。老年人要做到“不渴时也要常饮水”,每天的饮水量及尿量保持在1000毫升以上为宜。有过中风史的病人,其家属要时时注意病人症状。天气炎热时,老人若出现轻微或一过性的头昏、头痛、半身麻木酸软、视力模糊等都是中风前兆(俗称小中风),这些症状明显时,一定要去医院就诊,切不可视作一般的感冒或疲劳。
夏日三餐宜清淡,细嚼慢咽,少吃多餐。盛夏时节与大脑争血流的器官很多,为排汗散热,皮下血液循环需要成倍增加血流,心脏要加快循环也要增加血流等。于是,流经大脑的血流就会相对减少,若再进食厚味,狼吞虎咽,不节制饮食,势必因消化器官血流增加而减少大脑的血流量,使脑血流锐减,成为诱发脑梗塞的隐患。平时膳食中只要有适量的高蛋白,如:鱼、蛋、豆类食物,加上抗凝作用的大蒜、木耳、绿叶蔬菜等,就是很好的营养治疗食品。因此,夏季的饮食宜清淡为主,少食多餐为宜的原则,不要让肠胃和大脑争血流。
当气温升至33摄氏度,有些老人在大多数人还不觉得很热时却抱怨天气太热,这提示他们的体温中枢不够灵敏,散热机能或热适应差,大脑反应较差。也许这正是脑动脉硬化的一种信息,提示其有发生中风的可能。特别是高血压、冠心中风病史的喊热者,应特别注意预防“热中风”。
“保驾”药物更要有备无患。特别对有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心脏病和有小中风病史的老人,气温升至33摄氏度以上时应采取防暑措施,并及早应用抗凝、降脂、扩张血管等药,有效防止夏季热中风的发生
医院动态
健康问答
专家科普
医生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