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7月9日上午冬病夏治、综合科室健康义诊咨询活动

时间:2011-07-07 18:35 作者:复禾健康

三伏贴,是中医的独特疗法,在三伏天将中药帖敷于有效穴位,达到增强机体功能、预防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三伏贴效果最为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等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敷贴对象:7岁以上儿童及成年人。怕冷、怕风、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的患者。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实行分时段就诊

“以后看病不用起大早,只需按照挂号条上的建议的就诊时间来看病,患者不用在拥挤的环境中着急等了。”据我院门诊部主任孙静媛介绍,从9 月1 日起,我院已经推行分时段就诊,患者现场挂号后,会发现在挂号平条下方有一行“建议就诊时间”的提示。例如挂的是上午第26号,建议就诊时间提示是上午10—11点,那么您可以先安排一些其他事情,按参考时间提示来看病,减少等候时间。如果您是通过114电话或者网络预约挂号,预约成功后,也会有一个“建议就诊时间”的提示。例如挂的是上午第30号,建议就诊时间提示是上午11—12点,那么就不需要一大早来医院,可以按参考时间提示取号看病。下一步,医院将在医生工作站及门诊服务台的预约窗口设置打印预约条功能,注明预约的日期、第几号和建议就诊时间。这样,患者在本次看完病后,现场预约下次看病时就可以按照建议时间来院,这对于肝病、心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来说,看病变得方便多了。 当然,分时段划分号源,也不一定十分精确,“建议就诊时间”只是提供了一个就诊时间的参考,有可能略早于或略晚于这个时间段,因为每个患者就诊时所花费的时间有时存在着不确定性,如果医生遇到一位病情很复杂耗费时间较长的患者,可能就会拖延时间,这样后面患者的就诊的时间段也将往后顺延;另外如果前面预约的患者爽约而没来就诊,那么后面的号源就有可能提前就诊。所以希望患者能够充分理解此项工作,配合医生和分诊护士做好诊疗工作。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医院也将逐步改进,最终的目的是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吃饭老是恶心想吐是怎么回事
于淑霞
回答: 吃饭老是恶心想吐可能与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胃炎、胃食管反流病、妊娠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饮食不当 短时间内进食过多油腻、辛辣或生冷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导致恶心呕吐。伴随症状包括腹胀、反酸等。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避免暴饮暴食,进食时细嚼慢咽。 2、胃肠功能紊乱 精神紧张或作息不规律可能引发胃肠蠕动异常,表现为餐后恶心、呕吐。通常伴有腹部隐痛、食欲下降。可通过规律作息、腹部热敷缓解,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促胃肠动力药。 3、胃炎 幽门螺杆菌感染或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损伤胃黏膜,引发餐后恶心呕吐。常伴随上腹灼痛、嗳气。需完善胃镜检查,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阿莫西林胶囊治疗。 4、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可能导致胃酸反流,进食后出现恶心、烧心。典型症状包括胸骨后疼痛、反酸。建议抬高床头15-20厘米,避免睡前进食,可遵医嘱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盐酸伊托必利片。 5、妊娠 孕早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可能刺激呕吐中枢,表现为晨起或进食后恶心。多发生在妊娠6周左右,常伴乳房胀痛、乏力。建议少量多餐,选择苏打饼干等碱性食物,严重时需就医排除妊娠剧吐。 长期出现餐后恶心呕吐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日常注意保持饮食卫生,避免空腹饮用咖啡或浓茶。饭后可适当散步促进消化,但避免立即平卧。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呕血、体重下降等警示症状,应立即进行胃镜或腹部超声检查。妊娠女性出现严重呕吐需监测尿酮体,防止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于淑霞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