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消化内科 (共10位医生)

科室简介

消化内科是一个有突出特色的科室,具有一支临床经验丰富,内镜诊疗技术熟练,在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不断拓展,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医护团队。
  消化内科设有4个亚专业组,包括消化道出血专业组(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及下消化道出血等);肝胰胆系统疾病专业组(急性、慢性胰腺炎,各种良、恶性疾病所致的梗阻性黄疸等);酸相关疾病及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专业组,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即反流性食管炎与非糜烂性反流病),功能性胃肠病;炎症性肠病与肿瘤专业组(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胃肠道息肉、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及消化道狭窄的内镜下治疗)。
  消化内科带头人李坪副主任医师曾从事内镜诊疗工作20年,诊疗技术娴熟,尤其擅长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每年内镜下成功治疗的病人超过千余例;同时擅长ERCP及相应的微创治疗,包括经内镜胰胆管造影、乳头切开、胆道取石、胆道梗阻支架置入、食管良、恶性狭窄扩张或支架置入等。
  消化内科内窥镜室拥有各种先进设备,包括奥林巴斯260/240系列电子胃肠镜、电子十二指肠镜、超声内镜、胆道镜、经鼻内镜、色素内镜,日本松下全消化道造影机,美国波士顿科学、库克公司系列内镜附件等,以及法国引进的全自动索洛普内镜消毒机(可杀灭除阮病毒外的细菌及病毒)。
  消化内科特色诊疗:
  1、消化道出血的内镜诊治,特别是食管胃静脉曲张套扎及硬化治疗;
  2、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胆道支架置入术;
  3、食管良、恶性狭窄扩张或支架置入;
  4、食管及胃内异物取出,胃石的治疗;
  5、肠道疾病的内镜诊断、治疗及肠道狭窄的支架置入治疗;
  6、消化道息肉内镜下切除,消化道早癌的诊断及内镜下治疗;
  7、酸相关疾病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治;
  8、急、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及治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实行分时段就诊

“以后看病不用起大早,只需按照挂号条上的建议的就诊时间来看病,患者不用在拥挤的环境中着急等了。”据我院门诊部主任孙静媛介绍,从9 月1 日起,我院已经推行分时段就诊,患者现场挂号后,会发现在挂号平条下方有一行“建议就诊时间”的提示。例如挂的是上午第26号,建议就诊时间提示是上午10—11点,那么您可以先安排一些其他事情,按参考时间提示来看病,减少等候时间。如果您是通过114电话或者网络预约挂号,预约成功后,也会有一个“建议就诊时间”的提示。例如挂的是上午第30号,建议就诊时间提示是上午11—12点,那么就不需要一大早来医院,可以按参考时间提示取号看病。下一步,医院将在医生工作站及门诊服务台的预约窗口设置打印预约条功能,注明预约的日期、第几号和建议就诊时间。这样,患者在本次看完病后,现场预约下次看病时就可以按照建议时间来院,这对于肝病、心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来说,看病变得方便多了。 当然,分时段划分号源,也不一定十分精确,“建议就诊时间”只是提供了一个就诊时间的参考,有可能略早于或略晚于这个时间段,因为每个患者就诊时所花费的时间有时存在着不确定性,如果医生遇到一位病情很复杂耗费时间较长的患者,可能就会拖延时间,这样后面患者的就诊的时间段也将往后顺延;另外如果前面预约的患者爽约而没来就诊,那么后面的号源就有可能提前就诊。所以希望患者能够充分理解此项工作,配合医生和分诊护士做好诊疗工作。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医院也将逐步改进,最终的目的是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是什么
顾倩
回答: 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主要有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辅助器具使用等。小儿脑瘫通常由产前感染、早产、缺氧缺血性脑病、遗传代谢异常、新生儿黄疸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等症状。 1、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小儿脑瘫的基础治疗方法,通过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训练等方式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运动疗法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帮助患儿提高肌肉力量和协调性。作业疗法侧重于手部精细动作训练,如抓握、书写等。语言训练针对存在言语障碍的患儿,通过发音练习和语言理解训练改善沟通能力。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家长需配合治疗师制定个性化方案。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小儿脑瘫伴随的症状,如肌张力增高、癫痫等。常用药物包括盐酸替扎尼定片、巴氯芬片等肌松药,可降低肌张力改善运动功能。对于合并癫痫的患儿,可遵医嘱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左乙拉西坦片等抗癫痫药物。神经营养药物如胞磷胆碱钠胶囊、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可能有助于神经修复。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家长需观察患儿用药后的反应。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常见术式包括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肌腱延长术、骨关节矫形术等。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通过切断部分神经根降低肌张力,改善痉挛状态。肌腱延长术可纠正关节畸形,提高运动功能。骨关节矫形术用于矫正严重的骨骼畸形。手术需由专业团队评估,术后仍需配合康复训练,家长需做好术后护理工作。 4、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小儿脑瘫可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头针疗法刺激头部特定穴位,可能促进脑功能恢复。体针疗法通过针刺肢体穴位改善运动功能。推拿按摩可放松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中药治疗以活血化瘀、补肾益髓为原则,常用方剂如补阳还五汤、六味地黄丸等。中医治疗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治疗反应。 5、辅助器具使用 辅助器具可帮助小儿脑瘫患儿改善功能,包括矫形器、站立架、助行器等。踝足矫形器可矫正足下垂,改善步态。手部矫形器帮助保持功能位,便于进行日常活动。站立架辅助无法独站的患儿进行站立训练,预防骨质疏松。助行器如步行架、拐杖等帮助移动。辅助器具需根据患儿情况个性化配置,家长需定期检查器具适配性。 小儿脑瘫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早期干预效果较好。家长保持耐心,与医疗团队密切配合,定期评估治疗效果。日常生活中注意营养均衡,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适当进行水疗、马术治疗等趣味性康复活动。避免过度保护,鼓励患儿参与力所能及的活动。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关注患儿心理健康,营造积极康复环境。 顾倩副主任医师池州市人民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