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皮肤性病科 (共1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北京地坛医院皮肤性病科是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诊治为专科特色,同时诊疗各种皮肤疾病特别是感染性相关皮肤病。目前已经成为北京地区最大的治疗性传播疾病的医疗机构,目前已开设有性病及生殖道感染相关疾病诊疗门诊、艾滋病专科门诊、皮肤病门诊以及性病艾滋病心里咨询门诊,并配有性病实验室。其中艾滋病专业是北京市重点学科,国家级艾滋病药物验证基地。在性病艾滋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同时还承担着国内艾滋病专科医师的培训工作。
  该专业聘请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性传播疾病专家Mrose教授为技术顾问,并与英国著名的St.Marry 医院和Chelsea and Westminster Hospital 性病艾滋病中心有长期的学术交流。拥有如徐克沂、伦文辉、杨民和刘彦春等性病艾滋病专家,并有吴焱、闫会文、宋映雪等治疗性病、艾滋病和皮肤病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在普通门诊为病人诊治。门诊还设有艾滋病、性病心理咨询门诊,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存在心理问题的广大患者服务,进行心理治疗。
  性病门诊专治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生殖器念珠菌病、阴道毛滴虫病、细菌性阴道病、阴虱、疥疮等各种性传播疾病以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梅毒的母婴传播阻断治疗及婚前检查。承担着北京市各大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以及出入境检疫机构性病艾滋病相关的会诊工作。门诊配有皮肤性病治疗的激光、微波、冷冻等物理治疗设备,设有皮肤、性病的专门药方和实验室,多年来对一些难治性性传播疾病的诊治形成了一套治疗经验,如反复发作的尖锐湿疣,特别是肛门和尿道内尖锐湿疣以及神经性梅毒、先天梅毒、反复发作的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治疗都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同时,严守性病规范化治疗准则,合理收费,得到在该院就诊的患者的认可。并可进行性传播疾病和其他生殖道感染性疾病方面的健康体检。
  除治疗性传播疾病外,还可治疗各种常见的皮肤疾病,慢性感染性疾病易患的皮肤疾病如慢性肝炎,艾滋病相关的皮肤表现等。特别是对诊断不明确皮肤病的感染相关性因素病因的检查和治疗在不断积累经验和重点研究。
  性病艾滋病门诊还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HIV感染和艾滋病的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对有过高危行为的人群进行性病艾滋病方面的咨询和检测。
  地坛医院会以一流的技术,优雅的环境,认真负责的精神,向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为方便患者就医,每天均开放门诊,为患者提供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药物及先进仪器治疗的“一条龙”式优质服务。医生、护士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可以匿名检测;对北京的艾滋病患者可实行国产抗艾滋病药物的免费治疗;对外地来京诊治者可以邮寄检测结果;外地患者在经过医生诊治,病情稳定后,可通过电话邮购治疗药物。
  医院配备有专门进行皮肤-性病、艾滋病检测的快速诊断,免疫酶标,免疫萤光,PCR,定量PCR,流式细胞仪,病毒载量仪,激光,微波等先进设备,可进行与艾滋病诊断和治疗相关的所有检测。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实行分时段就诊

“以后看病不用起大早,只需按照挂号条上的建议的就诊时间来看病,患者不用在拥挤的环境中着急等了。”据我院门诊部主任孙静媛介绍,从9 月1 日起,我院已经推行分时段就诊,患者现场挂号后,会发现在挂号平条下方有一行“建议就诊时间”的提示。例如挂的是上午第26号,建议就诊时间提示是上午10—11点,那么您可以先安排一些其他事情,按参考时间提示来看病,减少等候时间。如果您是通过114电话或者网络预约挂号,预约成功后,也会有一个“建议就诊时间”的提示。例如挂的是上午第30号,建议就诊时间提示是上午11—12点,那么就不需要一大早来医院,可以按参考时间提示取号看病。下一步,医院将在医生工作站及门诊服务台的预约窗口设置打印预约条功能,注明预约的日期、第几号和建议就诊时间。这样,患者在本次看完病后,现场预约下次看病时就可以按照建议时间来院,这对于肝病、心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来说,看病变得方便多了。 当然,分时段划分号源,也不一定十分精确,“建议就诊时间”只是提供了一个就诊时间的参考,有可能略早于或略晚于这个时间段,因为每个患者就诊时所花费的时间有时存在着不确定性,如果医生遇到一位病情很复杂耗费时间较长的患者,可能就会拖延时间,这样后面患者的就诊的时间段也将往后顺延;另外如果前面预约的患者爽约而没来就诊,那么后面的号源就有可能提前就诊。所以希望患者能够充分理解此项工作,配合医生和分诊护士做好诊疗工作。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医院也将逐步改进,最终的目的是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口腔颌面部畸形有哪些
冷启刚
回答: 口腔颌面部畸形主要包括先天性发育异常和后天获得性畸形,常见类型有唇腭裂、下颌后缩、上颌前突、偏颌畸形、牙槽突裂等。这些畸形可能影响咀嚼、语言、呼吸等功能,部分伴随外貌改变。 1、唇腭裂 唇腭裂是胚胎期面部融合障碍导致的先天性畸形,表现为上唇或腭部组织裂开。可能与遗传因素、孕期维生素A缺乏或药物暴露有关。典型症状包括喂养困难、发音不清和中耳炎反复发作。治疗需分阶段进行,新生儿期可采用特殊奶瓶喂养,3-6个月行唇裂修复术,9-18个月完成腭裂修补,后期可能需语音训练和正畸治疗。 2、下颌后缩 下颌后缩指下颌骨发育不足导致后缩畸形,多与遗传性颌骨发育异常或儿童期外伤有关。特征为小下巴、鸟嘴样面容,严重者可出现睡眠呼吸暂停。轻度可通过正畸治疗改善,重度需成年后行下颌骨矢状劈开术,配合术前术后正畸。儿童期发现应尽早干预,避免影响气道发育。 3、上颌前突 上颌前突表现为上颌骨过度前突或下颌相对后缩,形成凸面型面容。常见病因包括口呼吸习惯、异常吞咽方式和遗传因素。可能伴随开唇露齿、前牙深覆盖。青少年期可通过功能矫治器矫正,成人需正颌手术联合正畸治疗,术后需保持咬合稳定。 4、偏颌畸形 偏颌畸形指上下颌骨横向不对称,多由单侧髁突发育异常、外伤或肿瘤导致。典型表现为下巴偏斜、咬合平面倾斜及面部不对称。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方案,生长活跃期可用矫形器引导发育,骨性畸形需正颌手术矫正,术后需长期随访防止复发。 5、牙槽突裂 牙槽突裂常与唇腭裂伴发,表现为牙槽骨连续性中断。可导致恒牙萌出异常、牙弓塌陷和鼻底塌陷。治疗需在混合牙列期进行骨移植修复裂隙,术前需正畸扩展牙弓,术后需维护口腔卫生避免移植骨感染。部分患者成年后需种植修复缺失牙。 口腔颌面部畸形患者应定期进行专科检查,儿童每3-6个月评估生长发育情况。保持口腔清洁,使用含氟牙膏预防龋齿。避免过硬食物防止修复体损坏。术后患者需遵医嘱进行张口训练和咬合功能锻炼。备孕女性应补充叶酸,孕期避免接触致畸因素。发现异常尽早就诊,多数畸形通过序列治疗可获得良好功能与外观。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