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

血管介入:超声引导崭露头角

时间:2014-03-18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医学超声成像技术就和X线、CT、MRA及核医学成像技术一起被公认为现代四大医学影像技术,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包括腹部、小器官、妇科、产科和心脑血管及外周血管的检查。由于该技术属于无创检查,而且灵活便捷,结果可靠并具有动态观察等优点,已经成为发展最快的成像技术。

  X线引导经皮穿刺血管内介入技术,是血管外科手术治疗有效的替代方法,其应用于血管闭塞及扩张性疾病的成型和假体植入及预防性滤器植入。但X线有放射性污染,造影剂对肝肾有损害,因此不适于肝肾功能不良和过敏的患者,同时由于非直接监视对靶血管的介入操作,致使并发症增加和成功率下降,而且也不适合床旁操作。

  超声引导下的血管内介入术兼具术前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术中引导和术后评估等优势,目前在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下腔静脉血管成型和支架置入、肢体动脉血管成型和支架置入术经过数年的临床实践,被证实是安全、可靠的新技术,该技术避免了X线的放射污染和造影剂的使用,同时在操作过程中通过超声定位和实时监测,可以有效避免X线引导下的误穿动脉或同时贯穿动静脉,导致血肿、动静脉瘘和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在手术过程中超声波可以清晰显现血管内导丝、导管、监测支架放置或滤器放置位置。尤其是其床边操作功能,为重症患者提供了可能。因此有效拓展了临床应用范围并大幅度降低了医疗成本和费用。

  我科与相关临床科室合作,把超声引导血管内介入技术应用于血管闭塞性疾病的治疗和肺栓塞的预防,形成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大特色。不过,这项新技术目前尚未被广大超声科医生所掌握。

医院动态

更多 >

落实 “品质服务” 护理部在行动

9月3日下午,护理部在综合楼十一层大会议室召开了关于“品质服务年”的护理服务措施汇报会。此次会议由护理部主任刘雪晶主持,共32个科室参加。 自年初我院开展以“提升医疗服务品质,创建群众满意医院”为主题的品质服务年活动以来,护理部第一时间响应医院号召,积极组织各科室筹备相关事宜,并统一制定了包含“落实三前、四有、五心、六声服务理念”、“护士站前移,加强健康宣教深度和广度”以及“推动全面疼痛管理”在内的三个重点服务措施内容,并要求护士长根据本科室特点制定切合实际的具体方案及措施目标,进一步推动医院整体护理服务水平的提升。 此次汇报会围绕措施内容、实施方案、预期目标以及效果评价等方面,针对上半年各科室落实情况进行检验。各科室十分重视此次汇报工作,护士长们准备充足,PPT课件图文并茂、制作精美,熟练运用数据分析、PDCA等手段,充分展示了“品质服务年”护理服务措施所带来的成效。刘雪晶主任针对汇报内容一一给予点评,并提出下一步整改意见。 阶段性汇报虽已结束,“品质服务”仍在继续,护理部已将此项工作作为常态机制,不断推动医院“卓越品质 信任服务”的发展。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要注意事项有哪些
高云
回答: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药物管理、康复锻炼、饮食调整及定期复查等事项。术后恢复期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感染风险,逐步恢复心肺功能,并预防血管再狭窄。 1、伤口护理 术后需保持胸骨切口及腿部取血管处伤口清洁干燥,每日观察有无红肿、渗液或发热等感染迹象。拆线前避免沾水,可遵医嘱使用碘伏消毒。若使用乳内动脉作为桥血管,上肢活动需限制幅度,防止牵拉伤口。伤口愈合期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防止切口裂开。 2、药物管理 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预防血栓,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控制血脂。部分患者需联合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降低心肌耗氧量。所有药物须严格按剂量和时间服用,不可擅自停药或调整用量,定期监测肝功能及凝血功能。 3、康复锻炼 术后早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床边踝泵运动、呼吸训练等低强度活动,逐步过渡到步行、爬楼梯等有氧运动。6周内避免驾驶或上肢负重,3个月内禁止游泳、高尔夫等胸肌剧烈收缩的运动。康复期间需监测心率,运动时保持心率不超过静息状态20次/分。 4、饮食调整 采用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2000毫克,避免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每日保证300克深色蔬菜。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类、豆制品,控制红肉摄入。戒烟限酒,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维持适度体重。 5、定期复查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需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及血脂指标,评估桥血管通畅度。每年进行运动负荷试验或冠脉CT检查。如出现胸痛、下肢水肿、不明原因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就诊。同时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及血压值。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寒冷刺激诱发心绞痛。睡眠时可抬高床头15度减轻心脏负荷,午休时间不超过30分钟。家属应协助记录每日血压、用药及症状变化,参与心脏康复计划。术后3-6个月可逐渐恢复轻工作,但需避免熬夜及高强度脑力劳动,定期与主刀医生沟通恢复情况。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