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

创建青年文明号,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时间:2014-04-02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依靠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这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多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党,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才能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作为医疗服务行业,我们要坚定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基层群众的健康服务,提高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自身素质。我们不仅要深入学习业务知识,用专业知识武装头脑,并贯彻落实到平时工作中,提高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的本领。近年来,急诊科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积极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以“爱心传递生命”作为创号主题;以“您的生命,我们的使命!”作为口号;以“管理一流,服务一流,业绩一流,人才一流。”为创建目标;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为核心”作为我们的服务承诺,以实际行动传递爱心,延续生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优化就医环境。一是为方便患者就医,设立了独立的挂号收费处,科室诊室、抢救区独立分开,病床之间有挂帘隔开,保护病人的隐私。二是在急诊科内显眼处张贴健康宣传知识和图片,入口处设置就诊流程指引图,方便病人就诊。三是实行一站式服务,每天派护士佩戴“为您服务”彩条在门诊大厅接受咨询和导医服务。四是制作文明号服务卡,健教宣传手册,公布服务和投诉电话;服务承诺,便民措施上墙,接受群众监督。

  二、科室内设立布告栏,公布各种医院文件和学习资料,并把医院下传的文件和学习资料通过局域网传到科室内的每一台工作电脑桌面,方便各位医护人员学习,做到信息公开,传达到位。

  三、完善内部管理体系,定期在科内组织民主生活会,在活跃的气氛中,大家畅所欲言,通过倾听群众的声音,听取意见和建议,改进我们工作,化解医患矛盾。

  四、强化团组织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还开展了“心要让你听见,爱要让你看见”主题征文活动,制订“文明服务”用语,人手一册,组织学习,提高服务水平。

  五、加强队伍自身建设,组织团员青年参加各类技能竞赛,业务培训,提高整体综合素质,在院内多次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六、积极参与送医送药、义医义诊、健康保健服务活动,为各种大型活动做好保健任务,例如:海湾龙舟赛,自行车赛、侨博会都有我科医护人员的身影,并获得极好的社会各界评价。

  七、关心弱势,奉献爱心。我院是汕头市红十字医院,经常接诊患病的“三无”人员、孤寡老人、弃婴、弃童,无论出处和对象,我们都一视同仁,及时对他们进行救治,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关心、照料他们的日常生活起居,直到他们得到安置。2013年有一位自闭症患者在急诊科治疗、生活了一个星期,我们医护人员在照料他的同时还通过电视媒体、微信、微博多方积极寻找他的家人。同年8月份有一对被遗弃的双胞胎姐妹被警察送到急诊科,我们给予了一如既往的精心照料,通过多方协调,最终联系送市福利院收养。

  八、抢救病人,不轻言放弃。抢救病人向来是急诊科的重头戏,对于每一位危重病人,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从不轻言放弃,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2013年下半年先后有一位60多岁老人和一位13岁的儿童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经过将近两个小时的努力抢救,终于使病人恢复心跳,转危为安。我们相信:不轻言放弃总会有奇迹出现!

  九、重大抢救,施展技能。每次在抢救重大交通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最能体现我们的总动员能力和急救水平, 我们始终把病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尽可能地减少伤亡,全科上下通力协作,全力以赴开通绿色通道,与死神赛跑,争取抢救时间,减少伤亡。无论是在抢救南滨路“4.6”重大交通事故和“12.4”的受伤群众,整个过程有条不紊、措施到位,展现了我院急诊应急、急救能力和技术水平,受到了市政府和部队官兵的高度赞扬。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乘着“创先争优”活动的势头和东风,通过系列办法举措,让党员干部深刻剖析在贯彻群众路线中存在的问题,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知道“我是谁”;借助鲜活有效的活动载体,让党员干部走基层、接地气、转作风,始终与群众站在一起,明确“依靠谁”;加强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将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固化为党员干部的常态行为,一切为了群众着想,弄懂“为了谁”。我们充分认识到我们的服务对象是饱受疾病折磨的患者,他们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热诚,通过创建青年文明号,树立热情服务的宗旨,用我们的专业知识为他们解除疾苦。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实在性,不断提高疾病诊疗水平。提高自律能力,进一步增强医疗工作者的形象。践行我们医务工作者“治病救人,医者父母心”的良好职业道德。

医院动态

更多 >

毒海无涯,回头是岸

——记市二医院成功抢救自残毒瘾患者 近日,关于明星吸毒被捕的新闻铺天盖地,大家关注的重点似乎更多的是吸毒的明星,而不是吸毒带来的危害。一旦沾染毒品,不仅身体日渐消瘦,精神也变得日趋颓废。即使是选择戒毒,戒断反应带来的痛苦和暴力性危险倾向、复吸的挫败感也使戒毒人员自残甚至是自杀。近日,我院耳鼻喉科就遇上了这样一个特殊的病人。 2014年8月21日晚上23时,一名正在接受戒毒的女子在意识完全清醒、毫无征兆的状态下,突然到卫生间,卸下卫生间水龙头手柄,并迅速将其吞下,寻求自杀。 该名女子送及我院时,情绪激动,水龙头手柄已经卡在咽喉处达半小时之久,已出现无法吞咽,呼吸困难等症状,情况危急,随时可能导致窒息死亡。 经耳鼻喉科当班医师陈锐坤初步检查,患者在咽喉处可见水龙头手柄的一端1cm,X光下显示异物长约5cm,直径约1.5cm,患者气道部分被堵塞。水龙手柄的质地坚硬,形状不规则,表面光滑,用钳子夹住的着力点不好把握,且异物刚好卡在软腭和喉腔之间,取出异物的难度较大。并且患者情况特殊,正处于戒毒期间,情绪起伏较大,治疗过程很不配合,一直处于大力挣扎和尖叫的状态,在取出的过程中稍有偏差,会造成喉壁出血或者咽喉部水肿,导致窒息死亡。 在明确了异物存留部位后,陈锐坤医师当机立断决定行表面麻醉下喉咽部异物取出术,在林旭周医师的协助下,用钳子夹取异物一端,用压舌板调整后,迅速将异物取出,患者气道恢复通畅。整个手术过程不到5分钟,患者咽壁没有出现大出血回水肿等症状,没有后遗症,目前已经出院。 该患者在医务工作者的妙手之下得到新生,希望她能够珍惜这个机会,下定决心,坚持戒毒,再塑新生。 “远离毒品,关爱未来”不能仅仅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也要我们有具体的行动,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沾染毒品的路,坚决不能走! (院办公室)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