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华侨医院

 我院举办防范医疗纠纷讲座   ??邀请中山大学胡正路副教授授课

时间:2008-08-30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普宁华侨医院一贯高度重视医疗质量管理和做好防范医疗纠纷工作,树立“质量是生命线,安全是底线”的理念,把质量安全作为医疗工作的重中之重,狠抓医疗工作制度,督查落实,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使医疗质量不断提高,在揭阳市医疗质量评比中名列前茅,受到上级领导和同级的充分肯定。针对当前医疗纠纷频发,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闹”愈演愈烈的实际情况,该院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于4月18日举行别开生面的以“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切实防范医疗纠纷”为主题的专题讲座,邀请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管理学系副主任、中山大学卫生管理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卫生部卫生管理岗位培训专家委员会成员胡正路副教授来院为全院医务人员和来自全市卫生系统各兄弟单位的领导讲授了《医疗纠纷现状与综合防治对策》和《医疗投诉管理实务》两个专题。这次学习讲座规模大、规格高,在全市尚属首次,是我院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的创新之举。据介绍,这次学习讲座是由市卫生局牵头组织的,旨在进一步强化医务人员对医疗纠纷的防范、处理等方面的再认识,提高医务人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增强防范、处理医疗纠纷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构建和谐医患。

  近几年来,医患冲突没有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而好转,愈演愈烈。医患冲突缘何紧张?如何防范医疗纠纷?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怎么办?这些都是医院和广大医务人员迫切需要解惑的问题。在当天的专题讲座上,胡正路副教授结合典型个案,声情并茂,深入浅出,为他们“把脉开方”。他着重讲授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分析近几年国内医院医疗纠纷上升情况。二是深刻分析中国医患关系从合作到冲突的演变、医患关系冲突的危害、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三是医务人员、医院、患者、政府在共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努力方向。关于医务人员和医院的努力方向,他认为要换位思考、依法行医、培养人际关系沟通技巧、提供个性化服务、加强自身职业道德教育、开展战略管理、打造优秀团体、完善现代管理规范和诊疗技术规范、把患者纳入医院管理范畴、制订防范医疗纠纷预案、深化医院内部改革等。关于患方的努力方向,他认为要明确自身责任、理性客观宽容换位思考、加强“患德患风”教育等。关于政府的努力方向,他则认为要建立健全医患纠纷调解处理制度等。四是医疗投诉管理实务,主要包括如何看待投诉、医疗投诉的原因、医疗投诉处理流程及相关要求、改进医疗投诉管理的相关建议、服务质量管理基本理论等。在讲座上,还安排了“互动问答”环节,胡正路副教授热情、耐心解答学习培训人员提出的有关问题。

  大多数学习培训者认为,这次专题讲座针对性、实用性强,使他们深受教育,受益匪浅,有利于促进法制观念,防范医疗纠纷能力、自我保护意识、执行医疗技术操作防范得到进一步增强,有利于促进医疗执业行为和诊疗服务行为,进一步规范,医疗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切实保障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构建和谐医患。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测中心静脉压的方法
高云
回答: 测量中心静脉压的方法主要有经颈内静脉置管法、经锁骨下静脉置管法、经股静脉置管法、超声引导下穿刺法和无创估测法。中心静脉压是评估循环血容量及心功能的重要指标,临床常用于危重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1、经颈内静脉置管法 经颈内静脉置管是临床最常用的方法,穿刺点位于胸锁乳突肌三角区。患者取头低脚高位使静脉充盈,消毒后以穿刺针向同侧乳头方向进针,回抽见暗红色血液后置入导丝,再沿导丝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导管尖端应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连接压力传感器即可测量。该方法操作相对简单,并发症较少,但需注意避免误穿颈动脉或导致气胸。 2、经锁骨下静脉置管法 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点位于锁骨中点下方1厘米处,针尖指向胸骨上窝。该方法导管固定性好,感染率较低,适合长期留置。但穿刺难度较大,可能损伤胸膜导致气胸,或误穿锁骨下动脉。置管后需通过X线确认导管位置,测量时需保持传感器与右心房同一水平。 3、经股静脉置管法 经股静脉穿刺点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2-3厘米处,针尖向脐部方向进针。该方法在紧急情况下操作便捷,但导管相关感染风险较高,且可能发生深静脉血栓。测量时需注意腹腔压力对数值的影响,患者需平卧放松腹部肌肉。通常不作为首选方法,仅在颈部和胸部穿刺受限时使用。 4、超声引导下穿刺法 超声引导可实时显示血管位置和穿刺针轨迹,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操作时先用超声定位目标静脉,确认无血栓后,在动态监测下完成穿刺。该方法特别适用于解剖变异、肥胖或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但需要专业设备和操作培训。 5、无创估测法 通过超声测量下腔静脉直径及呼吸变异率,或分析动脉波形轮廓可间接估测中心静脉压。这些方法无需置管,适用于不宜行有创监测的患者。但准确性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能完全替代有创测量。常用设备包括床旁超声机和脉搏轮廓分析仪,需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 测量中心静脉压需严格无菌操作,定期冲洗导管保持通畅。监测期间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感染迹象,避免导管扭曲或脱出。数值解读需结合患者整体临床情况,动态变化趋势比单次测量值更有意义。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建议持续监测并记录波形,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操作前应评估凝血功能,选择合适穿刺路径,必要时在影像引导下完成。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