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全国爱肝日:肝胆相照 合理用药----肝病专家朱礼尧为您解读药物性肝损伤

时间:2014-03-17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3月18日,迎来了第十四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肝胆相照 合理用药。每年的宣传主题都会侧重于某一个领域,今年侧重于“药物肝”。“药物肝”顾名思义就是药物导致的肝脏损伤。

  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肝病三区科主任、主任医师、南医大兼职副教授朱礼尧介绍,近年来,由于新药品种的逐年增加和药物的滥用导致药物性肝损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此刻,大家脑中一定会冒出许多问题,比如:我们平时感冒不适到药店去买些药服用安全吗?哪些药物属于损肝药?药物性肝损伤会出现哪些症状?药物性肝损伤会有多严重呢?别急,请朱礼尧主任为我们一一解答。

  朱礼尧主任介绍,头痛感冒药是各大药店里的常见药,也是品种最多的药物。人们熟知的如康必得、快克、康泰克、泰诺、感冒冲剂等等,这些感冒药几乎都含有解热镇痛的成份,最多的就是对乙酰氨基酚,而对乙酰氨基酚对肝脏损伤非常大,因此,如果过量或者是长期服用的话,就会引起肝损伤。

  临床常见的几类药物,如果服用不规范可引起“药物肝”,主要包括抗结核药、降血脂药、抗生素、免疫抑制剂、肿瘤化疗药、解热镇痛药、安眠药等。另

  外,最近有研究显示,中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已占临床药物性肝损伤的4.8%-32.6%,还有就是一些保健品及减肥药也常常可引起肝脏损伤,大家切不可忽视。

  药物性肝损伤中一部分病人不出现临床症状,多因体检发现转氨酶升高而就医。还有一部分病人可出现皮疹、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胀、皮肤巩膜黄染、尿黄等不适症状而就医。

  药物性肝损害对人体的危害可轻可重,轻者停药后可自行恢复,严重者则可导致肝脏衰竭而危及生命,需要积极救治。一般来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如能及时诊断,及时停药,及时治疗,预后良好。经积极治疗后,大多数1-3个月内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少数发生急性重症肝炎、急性脂肪肝者,则需要人工肝支持或肝移植治疗,病死率较高。慢性药物性肝损伤,常常因不能及时诊断或治疗不规范而预后不佳。

  朱礼尧主任提醒广大市民,是药三分毒,用药需合理。如果生病最好到医院按照医嘱接受正规治疗,不可随意增加剂量、延长疗程或不规则用药。此外,服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肝功能,一旦出现乏力、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尽快到正规专科医院就诊,并告医生用药史。

  专家热线:13813344888 0517-83782753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专家走进电台直播间为群众送上健康知识

日前,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组织医疗专家坐堂淮安市广播电台直播间《健康导医台》栏目,为广大市民朋友送上实用的健康保健知识。 据悉,市四院此次医疗专家坐堂电台活动自5月份开始,将持续进行到今年年底,每周一下午4:30左右将安排医院肝病科、外科、内科、呼吸结核科、妇产科、皮肤性病科、肝癌微创等临床科室的专家讲解专业医疗知识以及健康保健知识,并与听众朋友进行“零距离”互动,对听众朋友提出的健康问题进行解疑答惑。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四院多次组织医疗专家深入社区广场、走进乡镇企业、深入养老福利院,服务百姓,为广大群众送去免费体检、健康咨询、健康讲座、发放健康手册等健康服务,深受市民朋友的欢迎。此次,市四院组织专家走进电台普及健康知识,是该院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深入基层,服务百姓的又一项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的健康意识,引导大家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健康生活习惯,不断提升广大市民的健康素养。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幽门螺杆菌从何而来
高云
回答: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由共用餐具、生食摄入、母婴传播、医源性感染、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引起。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微需氧菌,可定植于胃黏膜,引发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 1、共用餐具 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唾液传播,共用餐具、水杯或亲吻等密切接触行为可能造成交叉感染。感染者口腔分泌物中的细菌可附着于餐具表面,若未彻底消毒,他人使用后可能被传染。建议家庭分餐制,定期煮沸消毒餐具,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 2、生食摄入 食用未彻底加热的肉类、生鱼片或受污染的生蔬菜水果可能感染幽门螺杆菌。细菌可在低温环境中存活,生食加工过程中若接触污染水源或带菌砧板,易导致病原体经口摄入。日常应避免生食,肉类需加热至75摄氏度以上,蔬菜水果需流水冲洗后去皮食用。 3、母婴传播 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孕妇可能通过产道分泌物或哺乳将细菌传染给新生儿。婴幼儿胃酸分泌较少,胃内环境更适宜细菌定植。家长需避免咀嚼食物喂哺婴儿,哺乳前应清洁双手及乳头,婴儿奶瓶需每日高温消毒。 4、医源性感染 胃镜检查等侵入性操作中,若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可能将幽门螺杆菌直接带入胃部。内镜活检钳、牙科器械等重复使用设备需严格执行灭菌流程。接受检查时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术后出现上腹疼痛、恶心等症状需及时复查。 5、免疫力低下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艾滋病患者或老年人等免疫力较低人群更易感染幽门螺杆菌。胃黏膜防御功能减弱时,细菌可突破黏液层黏附于上皮细胞。此类人群需定期进行碳13呼气试验筛查,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联合治疗。 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街头摊贩的凉拌菜,外出就餐使用公筷公勺。家庭成员确诊后应共同筛查,感染者需完成14天四联疗法并复查。日常可适量食用西蓝花、大蒜等具有抗菌作用的食物,但出现上腹痛、腹胀等症状时须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