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中医院

预防颈椎病,从小做起

时间:2014-03-2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3月15日下午,医院多功能厅内座无虚席,来自萧山日报的160余名小记者及家长团一起聆听了由我院儿童骨科副主任庄伟和推拿科主任周东辉主讲的关于《认识和预防儿童颈椎病》和《颈椎病的自我按摩保健法》的讲座。

  认识颈椎病,学做颈椎操

  庄伟医生运用模型向大家介绍了颈椎的结构,并分析了引起儿童颈椎病的四大原因:学习姿势不良、书包过重、缺少体育锻炼以及长时间的学习和看电视、玩手机游戏等。同时,他提醒同学们:写字、读书时保持正确学习姿势,不驼背,坚持“头离桌一尺,胸离桌一拳,手离笔尖一寸”;三、四年级的学生书包重量不能超过5公斤,平时少用单肩斜挎书包,最好用双肩书包;多参加户外体育锻炼,避免剧烈运动;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在结束讲座后,庄医生现场教大家做了一套颈椎保健操,主要是通过保健操改善颈部的血液循环,松解粘连和痉挛的软组织,从而减轻颈椎的疲劳。因动作简单易学,并且可以在教室或家里等不同地点随时进行锻炼,颈椎操得到了大家的欢迎。

  认识颈肩穴位,学习按摩技巧

  周东辉医生告诉大家,颈椎是人体结构中最重要的交通枢纽,颈椎病的治疗关键在于预防。他精心准备了图文并茂的PPT课件,向大家详细地介绍了颈肩按摩的两大手法——揉法和拿法,让大家认识了肩颈部的经络穴位,并了解了自我按摩方法:揉颈后三线、揉风池穴、揉阿是穴(即压痛点)、拿肩井。随后,周医生给小记者和家长们现场演示了肩颈痛按摩如何取穴、如何运用按摩手法,大家学得很投入。演示结束后,小记者们迫不及待地“现学现卖”,纷纷上阵为家长按摩练习,家长们一边享受,一边心理乐开了花,连声说:“真舒服!”

  颈椎病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虽然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居多,但是近年来发病呈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长期不正确的学习姿势和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孩子患病的重要原因,因此,预防颈椎病要从中小学生抓起。通过这次活动,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得到了诠释,小记者和家长们在学到了颈椎病的自我预防保健方法的同时也体验了中医文化的神奇魅力。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针灸治疗小儿抽动症显奇效

小儿抽动症即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期,以快速、不自主、突发、重复、非节律性、刻板、单一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抽动或(和)发声抽动为特点的一种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疾病。该疾病是以进行性发展的多部位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为主要特征。表现为眨眼、挤眉、呲牙、做怪相、耸肩、转颈、点头、摇头、转动躯体、甩动手臂等运动性抽动,也可为类似咳嗽声、清嗓声等发声性抽动,一般情绪紧张时加剧,精神集中时减少,睡眠时消失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范围逐渐扩大,会产生一些高级的情感体验,如荣誉感、责任感等,如早期不采取适当的治疗,耽误抽动症的最佳治疗时机,势必给孩子带来无尽的伤害。如会产生自卑感、社会退缩、社交障碍、口吃以及品行纪律等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 我院针灸科近两年来通过临床实践,采用经整脊和针灸治疗,对治疗小儿抽动症有明显的疗效。儿李某,7岁,于一年前因不停地眨眼、脸上时常扭曲、歪向一侧并不停摇头,被确诊为小儿抽动症。曾多次到上海、省级医院进行治疗,效果不佳。后到我院针灸科检查,发现颈椎有明显压痛感,经过2次针灸治疗后,抽动症状有明显减轻,后又连续治疗了10多次,抽动症状已经基本消失。患儿张某某,8岁,一年前喉部发出类似咳嗽的声音,无痰,以为是咳嗽多次到儿科治疗均不见效果,到省级医院确诊为抽动症后,经过药物治疗也均无效,后到我院针灸科治疗,经2次针灸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再经10多次治疗,症状基本消失。 据针灸科主任徐宓宓介绍,目前学龄儿童由于课业压力较重,接触电子产品较多,姿势不良造成颈椎神经压迫而引起小儿抽动症者居多,我院针灸治疗小儿抽动症主要是通过针刺风池、供血、天柱、四神聪、运动区等穴位来改善神经压迫症状。一般患儿每周治疗2次,2-3次均可见效,病情稳定后每周治疗1次,一般经过10次治疗,抽动症状基本消失。 专家咨询电话:15257169896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