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多学科协同病例讨论例会制,给患者最全面的治疗方案
时间:2014-05-20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时间:2014-05-20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宣传科陈莹)“患者的大致情况就是这样,从目前来看,是否可以考虑进行靶向治疗?”近日,在人民医院门诊医学会诊中心,一位医生正在介绍患者病情,来自宁波的李先生认真听着医生们的分析。“患者的病理切片提示食道鳞癌,我觉得首先可以进行诱导化疗,促使肿块局限、淋巴结缩小。”甲状腺、乳腺、胃肠外科主任黄小娥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李先生的老父亲近期出现吞咽困难,做胃镜检查时发现了食道肿块,最终被诊断为食道癌,这可把一家人愁坏了。李先生得知余姚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有上海胸科医院专家常驻,便慕名前来求医,谁知正好碰上了这一场病例讨论会。
这场病例讨论会对患者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学科协同会诊,当天的讨论会云集了肿瘤内科、肿瘤外科、心胸外科、呼吸内科、放射科、介入治疗科及病理科的主任,此外还有各学科的骨干力量,这些学科可以说是全面覆盖了心胸领域肿瘤及疑难杂症治疗的各个环节,通过各学科专家对病例的分析,最终为患者“量身定制”一个最佳治疗方案。
“对于食道癌患者来说,诱导化疗的有效率在30%左右。这个患者虽是中晚期癌变,但还是有手术机会的,且绝对不能放疗,一旦放疗,将彻底失去手术机会,我建议对这位患者进行一到两次的诱导化疗,再根据情况进行根治手术。”心胸外科主任施建新仔细分析着,施主任是上海胸科医院知名专家,现接受人民医院的聘请,带领医疗组常驻余姚。
李先生在听了各位专家的分析和建议以后,表示将把医生们的意见转告家人,让老父亲尽快入住人民医院接受系统性的治疗。“说实话父亲生病后我们家人都非常担心,也跑了不少医院,其中有家医院就认为我父亲已经丧失了手术机会,只能放疗。今天亲耳听了这么多专家的分析,才知道父亲还有手术机会,若一旦放疗,就真的不能手术了。今天各位专家的分析让我吃了一颗定心丸,不论是设备和技术,我们这里都具备了比较高的水准,我们一定会全力配合医生,我相信父亲的病也一定会好起来的。”
当天的讨论会上,专家们对9个病例进行了分析讨论,并给出了不同的治疗意见。据了解,如无特殊情况,像这样的多学科协同病例讨论会将在每周一下午进行,有需要的患者可在周一至周五至人民医院门诊医学会诊中心进行预约,住院病人则由主管医生提出申请。
传统的肿瘤治疗模式中,首诊医生在给予一定的检查后拟诊为肿瘤,这时往往建议患者看肿瘤专科医生,比如肿瘤外科,医生会根据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来明确是否有外科治疗的指征。如果不具备外科治疗指征,患者会转至其他专科,如肿瘤放射治疗或肿瘤内科。如此反复,直到找到适合患者治疗的专科后,才能获得治疗方案并接受治疗。这个过程中可能因为不同学科间的意见不一致,使得患者对治疗的选择无所适从,而多学科协同治疗则为患者提供了最优化的选择,让患者不用再疲于奔波,就能得到最全面、专业、个性化的诊疗服务。
医院动态
健康问答
专家科普
医生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