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我院完善服务流程 方便患者就医

时间:2014-03-27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春天里,随着绿意萌生、花朵渐绽,温暖一点点走进人们的生活。而带给更多的患者春天般的温暖,也是我院全体员工的坚定信念。看春光乍泄观人间冷暖,且让我们听一听我院门诊部带给患者的温暖之举。

  温暖之举一:挂号难 我帮你

  随着我院官方微信的开通,预约渠道在原有12580、114、挂号网等基础上又多了一条更便捷的途径,同时也意味着预约挂号的号源有了更多分享的渠道。因此有人戏称,患者挂号难问题已经转移到预约难上来了,尤其是一些不习惯用新媒体的中老年人及新温州人,常常抱怨挂不上号;同样,对于不少习惯到现场进行挂号的市民来说,也因不少号源被提前预约而导致在现场无法挂到号。

  为解决这些患者的实际困难,我院门诊部日前推出新举措。在8幢1楼服务台预约处专门设立了预约登记申请处,只要患者需要预约又无号源时,经预约人员确认身份后进行登记,在有预约号源时就能由工作人员为其优先安排。据统计短短几天,门诊部已经累计登记了200多人,日均有50多名患者因无号可约而进行登记,所有申请者均可在1周内得到免费登记预约,该项举措受到了患者的欢迎和感谢。同时该举措的另外一个积极意义是,这对屡禁不止的号贩子也是一个有力打击。据悉,下一步门诊部将继续推进预约申请登记工作,以方便更多患者。

  温暖之举二:看病繁 我助你

  在儿童门诊现场,有心人会发现,不少患者不是急匆匆地先去挂号,而是先去门诊服务台开化验单。据悉,这是为缩减速儿童门诊就诊时间,我院门诊部推出的诊前开单模式,现已被越来越多的患儿家长认可。所谓诊前开单,即是将开单的流程从医生诊间前移至护士站。直接省却了到医生那边就诊时开单、等候出报告单的环节,既解除了患儿家长反复排队的麻烦,也腾出了更多的时间给门诊医生用于判断患儿病情。

  据笔者了解,一般儿童检验科的高峰期从上午10点多开始,检验窗口前往往会排起长龙。而上午8:00-9:30则相对较空,诊前开单模式则缓解了检验科的高峰压力,对病人来说,则节约了近一个小时的就诊时间。据悉,从去年7月开始,门诊部日均为200余名患儿进行诊前开单,至今护士开单总量已达到两万人次左右,深受患者的好评。

  温暖之举三: 病情急 我护你

  为减少患者突发事件,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对医院的认同感,体现医院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在儿童门诊、妇科、骨科、外科、内科、五官科、眼科、磁共振、CT室候诊区等患者比较密集的等候区域, 门诊部护士主动加强巡视管理,护士们每隔1小时巡视候诊区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主动问询和了解,并给予简单扼要的健康宣教,如遇病情有变化的,则予以及时处理。最近在儿童候诊区,就因护士们在巡视中及时识别出了起病情突变的患儿,既挽救了儿童生命,也及时消除了医疗隐患。如护士长陈敏有一次在门诊巡视中发现,一位母亲怀中的新生儿脸色乌青,陈敏马上判断病情危急,立即让护士护送其至抢救室;另外还有一位患儿则因高烧导致抽搐也在送到抢救室后病情得到及时缓解。

  我院对群众路线中收集梳理出的意见正逐步进行整改落实,每一点改进每一次完善,都凝聚着附二医人的点点用心。春天,是人们寻觅美丽风光的好时节;温暖,也是附二医人服务患者的不懈追求!

医院动态

更多 >

D06ICU举行“不抱怨,改善自我,提振团队”紫手环启动仪式

我院团委于4月2日正式启动了“不抱怨的世界——紫手环”活动,目前活动已在D08骨科、门诊、成人呼吸内科、急诊科、儿童感染科、脑外科等科室试点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月14日,“紫手环”活动也走进了D06重症医学科。督导员张小鸥护士长、黄朝霞护士长与D06闵小彦护士长、黄凡护士长共同主持了D06“紫手环”活动的启动仪式,并为科室成员授环。活动以“不抱怨,改善自我,提振团队”为精神,采取游戏竞赛的形式,第一个完成“21天不抱怨”的挑战者便为胜出者,将获得科室准备的丰厚奖品,并为其举行摘环仪式。 D06重症医学科是典型的工作强度大、压力大的科室代表之一。此次借“紫手环”活动的机会,在科室中宣传“不抱怨”的精神,积极传播更多的正能量。希望科室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能在活动中消化抱怨的情绪,获得更多的快乐。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胸口中间有灼热感是怎么回事
龚新宇
回答: 胸口中间有灼热感可能与胃食管反流、心绞痛、食管炎、胸膜炎、焦虑症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等方式缓解。 1、胃食管反流 胃酸反流刺激食管黏膜是常见原因,常伴随反酸、嗳气。发病与高脂饮食、腹压增高等有关。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莫沙必利片等药物。避免饱餐后平卧,睡前3小时禁食。 2、心绞痛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可能出现胸骨后烧灼感,多伴压榨性疼痛。与动脉硬化、情绪激动相关。需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或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发作时保持静息,定期监测血压血脂。 3、食管炎 食管黏膜损伤后产生炎症反应,常见于长期饮酒或感染人群。表现为吞咽疼痛伴灼热感。可选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硫糖铝混悬凝胶、康复新液治疗。饮食需避免辛辣刺激,采用少食多餐原则。 4、胸膜炎 胸膜炎症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灼痛,呼吸时加重。多由肺炎、结核等继发。需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利福平胶囊抗感染,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止痛。保持半卧位减轻呼吸牵拉,注意观察体温变化。 5、焦虑症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导致非器质性胸痛,常伴心悸、出汗。与长期压力有关。建议心理疏导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劳拉西泮片治疗。每日进行深呼吸训练,保证7-8小时睡眠。 出现持续性胸痛需立即就医排查心脏问题。日常应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在BMI18.5-24范围,避免穿紧身衣物增加腹压。可记录疼痛发作时间与诱因,就诊时提供详细病史。建议每年进行心电图和胃肠镜检查,40岁以上人群增加冠脉CT筛查。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