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中心医院

97岁抗战老兵在我院口腔科顺利手术

时间:2014-05-2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最近,口腔科迎来了一位特别的患者,他的年龄已高达97岁,更难得的是,这位老人是新四军的退伍军人,虽然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风采依旧。据老人的女儿介绍,前年开始,一向身体硬朗的父亲总是咬到舌头,最初也不怎么在意,以为是不小心,谁知道过了一年后,老人家开始觉得舌根疼痛不适,照镜子看到右舌缘肿物,表面还有溃疡,进食时疼痛明显。这次入院,就是因为这个毛病。

  “老人家上了年纪,吃饭或说话时有时不小心咬伤自己舌头很常见的。”口腔科主任叶文成表示,“如果经常不经意咬伤舌头,就要格外小心,因为有可能是舌头、口腔有肿物或者脑部疾患所导致。长期吸烟、经常有口腔溃疡或者长期戴有假牙的人更要注意。”我院口腔颌面外科自从1999年开展首例“前臂游离皮瓣舌再造术”治疗舌癌以来,积累了数百例手术经验,对该类疾病诊治以及术后护理已经有一套成功的经验模式。长期以来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紧密合作,以及去年与浙江大学学科对接让我们在这一治疗领域走在浙南地区最前沿。经验告诉我们:该类疾病发病之初,其症状不是太明显,若老人经常咬伤舌头,反复溃疡等症状则要引起重视。

  经过术前检查后,我们惊讶的发现,老人不但没有高血压,高血脂,而且心脏、肝脏等主要脏器检查均正常。后来我们才了解到,老人每天晨练,风雨无阻。老人的手术已于近日顺利进行,目前已康复出院。老人在住院期间常说,再过三年,就百岁了,我们的所有医护人员也由衷的希望这位曾经亲历战场的抗战老兵能够长命百岁,继续弘扬红色正能量。

  小贴士

  舌癌等口腔肿物常见于不注意口腔卫生、长期吸烟、酗酒、嗜好咀嚼槟榔者,也可见于金属牙托、义齿修复不良、长期刺激舌黏膜产生溃疡,经久不愈者。叶主任指出,口腔区域的癌症,常常会有很多先兆症状,常见症状有下面几点:

  1.口腔内的溃疡,2周以上未愈合。

  2.口腔粘膜有白色、红色、或发暗的斑。

  3.口腔与颊部有不正常的肿胀盒淋巴结肿大。

  4.口腔反复出血,出血原因不明。

  5.面部、口腔、咽部和颈部有不明原因的麻木与淋巴结肿大。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