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第六届编委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编委会全体会议成功召开

时间:2014-07-10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第六届编委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编委会全体会议于2014年7月6日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召开。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罗玲女士、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姜永茂先生、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助理兼办公室主任王旌女士、蚌埠医学院党委书记齐玉龙教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陈余清教授、《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总编辑周建生教授及第六届编辑委员会顾问、名誉总编辑、编委、通讯编委、特约编委等14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金世洋同志主持。

  蚌埠医学院党委书记齐玉龙教授代表学校致辞,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陈余清院长代表承办单位致辞,向出席会议的领导、嘉宾和全体新老编委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杂志发展的各位编委、专家表示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并介绍了蚌埠医学院及第一附属医院。希望在中华医学会的指导下,在新一届编委会和编辑部的努力下,杂志要注重质量、不断创新、搭好平台,编委要充分发挥职能,把杂志办成中华医学会的品牌杂志,为促进医学事业发展和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理论和业务技术水平,推动医学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华医学会罗玲副秘书长代表医学会作了重要讲话。19年来,在国家卫计会、中国医师协会、蚌埠医学院和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正确领导下,在苗华老主编的带领下,在历届编委会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解剖与临床》杂志取得了一定的影响,但也面临更多的挑战。希望新一届《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的编委能够履行好编委职责,积极投稿,组织本领域专题稿件,宣传杂志,早日把《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打造成精品期刊,促进临床医师的水平不断提高。

  姜永茂社长宣读了第六届编委会成员名单,并和罗玲副秘书长一起为名誉总编苗华教授、总编周建生教授及七位副总编辑颁发聘书。

  会上,《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总编辑周建生教授代表第五届编委会作工作报告。在报告中,周建生总编辑回顾了杂志历史沿革,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第五届编委会任期内的办刊情况,指出存在的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介绍申请变更的缘由、编委会的换届工作、新一届编委的构成情况,还就第六届编委会的工作做了具体规划。

  会议还进行了分组讨论,各组主持人将编委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并向大会就编委会的工作方法、本届编委的职责和义务、组约专题稿件的要求,以及提高杂志学术水平的措施、杂志宣传的方式等作了总结发言。

  名誉总编苗华教授对本次大会作总结性发言。

  当日下午,罗玲副秘书长、姜永茂社长兼总编辑、王旌主任还到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编辑部进行考察,与陈余清院长、何先弟副院长、科研处胡建国副处长、总编周建生教授、编辑部章新生主任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陈余清院长就编辑部的建设作了介绍,编辑部章新生主任就杂志更名后编辑部的近期工作作了汇报。中华医学会领导对办刊条件予以充分地肯定,并希望医院加强编辑部的建设,稳定发展编辑队伍,使杂志取得更大的成绩。

  (章新生/审 郑昭/文 韩骁/图)

医院动态

更多 >

八一建军节我院职工无偿献血3.5万毫升

8月1日上午7:30分,我院近两百名医护人员冒着高温酷暑,在团委和蚌埠市中心血站的精心安排下,有序地参加了以“弘扬人道博爱,尽献一片爱心”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集中献血达3.5万毫升。我院职工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白衣天使“人道、博爱、奉献”的传统核心价值理念,用滴滴热血向社会传递着正能量。 为了方便职工无偿献血,院团委与中心血站联系在院区内设立了3个采血点,对献血人员进行分流。即便如此,充满热情的献血职工仍然排起了小长队。献血队伍中有些是下了夜班还没休息的护士,有些是提前上班还未吃早餐的医生,有些是忙了一夜后勤维修没来得及合眼的工勤人员。 在献血队伍里还活跃着不少“老面孔”,翻开他们的献血记录本,许多人累计献血已超过3000毫升。骨科牛国旗主任在刚刚完成一台手术后就立即赶来参加献血,随后又匆匆赶往外地参加学术会议;医患关系科周育夫科长在献血前早早打来电话“预定”,而且是每年必献;肿瘤外三科孙彩霞护士长每次献血后都会出现暂时的身体不适,但也是每次献血都坚持参加;宣传科韩骁每次献血都是400毫升,献血记录本已经记得满满当当……每当问起他们对献血为何如此热情时,他们的回答既朴实又温暖:我们是医院职工,干的就是救死扶伤的活,无偿献血一样能挽救病人的生命。 无偿献血活动开展以来,我院无偿献血人数每年都有所增加。我院医护员工以自己的爱心行动,将救死扶伤、服务人民健康的工作进一步拓展延伸,唱响了白衣天使们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乐于奉献的时代主旋律。也希望越来越多的职工参与到无偿献血工作中来,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蚌医附院人的贡献。 (郑志方/审 程洁/文 张静然/图)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孕晚期腰疼是入盆吗
冷启刚
回答: 孕晚期腰疼可能是胎儿入盆的表现,但也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胎儿入盆通常发生在孕36周后,可能伴随腰骶部压迫感、尿频等症状,但腰疼还可能与缺钙、姿势不当、腰肌劳损或泌尿系统感染等因素相关。 胎儿入盆时,胎头下降至骨盆会对腰骶神经产生压迫,导致腰疼呈钝痛或酸胀感,疼痛位置偏下且可能放射至大腿。此时孕妇会感到腹部形状改变、呼吸轻松但盆腔压力增加。这种腰疼通常呈间歇性,活动后可能加重,休息后缓解。缺钙引发的腰疼多伴随夜间小腿抽筋、骨骼酸痛,与激素变化导致钙流失加速有关。长期保持错误坐姿或站姿会使腰部肌肉持续紧张,引发局部酸痛甚至僵硬感,疼痛区域集中在腰椎两侧。 妊娠期肾盂肾炎等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引起单侧腰痛伴发热尿痛,需警惕细菌逆行感染风险。腰肌劳损者疼痛具有明显体位相关性,久坐或翻身时加重,与孕期韧带松弛使腰椎稳定性下降有关。若腰疼持续不缓解或出现规律宫缩、见红等产兆,需考虑临产可能。 建议孕妇使用托腹带分担腰部压力,睡眠时采取左侧卧位并在膝间垫枕。每日补充600毫克钙剂,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可进行骨盆倾斜运动或温水浴缓解肌肉紧张,但禁止腰部按摩或使用止痛药物。出现剧烈腰痛伴阴道流血、破水或胎动异常时,应立即就医排除胎盘早剥等急症。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