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人民医院

科室访谈全追踪---妇科篇

时间:2014-08-13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8月12日下午,在郝树立副院长的带领下,由质控中心组织,我院质控体系的质量评价专家和职能科室负责人前往妇科开展科室访谈工作。

  访谈会上,访谈组成员首先对妇科的各类管理档案和运行台账进行了现场查看,分别与专责医护人员进行了交流和询问,了解科室的管理情况和运行状态。各位专家对检查结果和交流情况进行了现场反馈,针对业务学习情况、不良事件报告管理、制度方案的制定、轮转生的管理、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危急值管理、疑难危重病例讨论、院感培训资料、人员梯队建设等情况发表了看法,对好的方面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了一些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得到了妇科医务人员的认可,并表示将认真整改、不断完善。

  最后,郝树立副院长针对本次访谈,从规范执行、业务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教学等4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做了现场指导。他要求:一是注重基础质量,强化素质培养,确保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的有效执行;二是注重业务发展,找准差距,从微创、腔镜方面取得突破,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三是注重梯队建设,形成“上带下”、“传帮带”机制,提高科室的核心竞争力;四是注重科研建设,克服客观因素和人为原因,用发展的眼光抓科研,用长远的眼光求发展。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左脸面肌痉挛怎么治疗?
邵自强
回答: 左脸面肌痉挛可通过药物治疗、肉毒素注射、物理治疗、针灸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面肌痉挛可能与血管压迫、神经损伤、精神紧张、面神经炎、肿瘤压迫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单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眼睑跳动、口角歪斜等症状。 1、药物治疗 卡马西平片可抑制神经异常放电,缓解轻度面肌痉挛,但可能出现头晕或嗜睡副作用。氯硝西泮片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减轻肌肉痉挛,长期使用需监测肝功能。加巴喷丁胶囊适用于神经性疼痛伴随的痉挛,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乏力或视物模糊。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2、肉毒素注射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能阻断神经肌肉接头信号传导,效果可持续3-6个月。需每季度重复注射,可能出现短暂性面部僵硬或眼睑下垂。适用于中重度痉挛且药物控制不佳者,注射后24小时内避免按摩治疗区域。 3、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通过热效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水肿。红外线照射有助于放松痉挛肌肉,每次15-20分钟。低频脉冲电刺激可调节神经兴奋性,10次为一疗程。治疗期间配合面部肌肉放松训练效果更佳。 4、针灸治疗 选取地仓、颊车、翳风等穴位行平补平泻手法,配合电针刺激可调节面部气血运行。隔日治疗1次,10次后评估效果。需注意避免针刺过深损伤面神经分支,治疗后局部热敷缓解针孔不适。 5、手术治疗 微血管减压术适用于明确血管压迫病例,需开颅放置减压垫片,术后可能有短暂听力下降。面神经梳理术通过纵向切开神经鞘膜解除异常传导,适合顽固性痉挛。手术存在脑脊液漏或感染风险,需严格评估适应证。 面肌痉挛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冷风直吹或过度疲劳。饮食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如燕麦、瘦肉、绿叶蔬菜等。急性发作期可用温热毛巾敷患侧,每日2-3次。记录痉挛发作频率和诱因有助于医生调整方案,若出现持续加重或双侧症状需及时复查头颅影像学检查。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