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人民医院

骨二科成功完成颈前路四个节段颈椎病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

时间:2014-08-1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近日,亳州市人民医院骨二科成功完成一例颈前路四个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此手术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该患者为一老年女性患者,年龄约60岁,系四个节段颈椎间盘突出脊髓型颈椎病,其中颈3/4单个阶段压迫超过80%。传统颈椎前路手术不能超过三个节段,只能选择颈椎后路单开门减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此手术方式需前后路两次手术,时间长,创伤大,花费高,恢复慢。考虑患者为老年女性,压迫主要为软性椎间盘,且无后纵韧带骨化及发育性椎管狭窄,经仔细研究,精心讨论,打破常规手术方式,采用前路四个节段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见脊髓压迫及椎间隙狭窄严重,历时三个半小时,减压彻底,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此举不但为我市颈椎病患者带来了福音,同时填补了我市此项技术的空白,又为我院脊柱外科技术攻关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左脸面肌痉挛怎么治疗?
邵自强
回答: 左脸面肌痉挛可通过药物治疗、肉毒素注射、物理治疗、针灸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面肌痉挛可能与血管压迫、神经损伤、精神紧张、面神经炎、肿瘤压迫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单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眼睑跳动、口角歪斜等症状。 1、药物治疗 卡马西平片可抑制神经异常放电,缓解轻度面肌痉挛,但可能出现头晕或嗜睡副作用。氯硝西泮片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减轻肌肉痉挛,长期使用需监测肝功能。加巴喷丁胶囊适用于神经性疼痛伴随的痉挛,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乏力或视物模糊。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2、肉毒素注射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能阻断神经肌肉接头信号传导,效果可持续3-6个月。需每季度重复注射,可能出现短暂性面部僵硬或眼睑下垂。适用于中重度痉挛且药物控制不佳者,注射后24小时内避免按摩治疗区域。 3、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通过热效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水肿。红外线照射有助于放松痉挛肌肉,每次15-20分钟。低频脉冲电刺激可调节神经兴奋性,10次为一疗程。治疗期间配合面部肌肉放松训练效果更佳。 4、针灸治疗 选取地仓、颊车、翳风等穴位行平补平泻手法,配合电针刺激可调节面部气血运行。隔日治疗1次,10次后评估效果。需注意避免针刺过深损伤面神经分支,治疗后局部热敷缓解针孔不适。 5、手术治疗 微血管减压术适用于明确血管压迫病例,需开颅放置减压垫片,术后可能有短暂听力下降。面神经梳理术通过纵向切开神经鞘膜解除异常传导,适合顽固性痉挛。手术存在脑脊液漏或感染风险,需严格评估适应证。 面肌痉挛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冷风直吹或过度疲劳。饮食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如燕麦、瘦肉、绿叶蔬菜等。急性发作期可用温热毛巾敷患侧,每日2-3次。记录痉挛发作频率和诱因有助于医生调整方案,若出现持续加重或双侧症状需及时复查头颅影像学检查。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