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人民医院

新生儿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亳州市人民医院儿科是亳州市首批重点学科,分为新生儿重症监护、小儿消化、小儿呼吸、小儿脑瘫康复及PICU、留观输液室五个病区,是皖西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设备最先进、功能最齐全、技术项目开展最广泛的科室。拥有进口小儿专用呼吸机9台,CPAP呼吸机2台;小儿高压氧舱3台;早产儿培养箱52台;进口长颈鹿早产儿培养箱2台,血气分析仪1台;听力筛查仪1台;除颤仪1台;小儿肺功能仪1台等先进设备。科室现有医护人员84名,其中医生27名,护士57名。研究生2名、在职研究生4名;正高1名、副高6名,中级职称6名,初级职称71名。其中4人次在省级学会担任常委职务、有7人次分别在省儿科各专业组(血液、消化、心血管、呼吸、神内、新生儿、脑瘫康复)中担任委员,有4人在市儿科专委会中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等职。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左脸面肌痉挛怎么治疗?
邵自强
回答: 左脸面肌痉挛可通过药物治疗、肉毒素注射、物理治疗、针灸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面肌痉挛可能与血管压迫、神经损伤、精神紧张、面神经炎、肿瘤压迫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单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眼睑跳动、口角歪斜等症状。 1、药物治疗 卡马西平片可抑制神经异常放电,缓解轻度面肌痉挛,但可能出现头晕或嗜睡副作用。氯硝西泮片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减轻肌肉痉挛,长期使用需监测肝功能。加巴喷丁胶囊适用于神经性疼痛伴随的痉挛,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乏力或视物模糊。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2、肉毒素注射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能阻断神经肌肉接头信号传导,效果可持续3-6个月。需每季度重复注射,可能出现短暂性面部僵硬或眼睑下垂。适用于中重度痉挛且药物控制不佳者,注射后24小时内避免按摩治疗区域。 3、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通过热效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水肿。红外线照射有助于放松痉挛肌肉,每次15-20分钟。低频脉冲电刺激可调节神经兴奋性,10次为一疗程。治疗期间配合面部肌肉放松训练效果更佳。 4、针灸治疗 选取地仓、颊车、翳风等穴位行平补平泻手法,配合电针刺激可调节面部气血运行。隔日治疗1次,10次后评估效果。需注意避免针刺过深损伤面神经分支,治疗后局部热敷缓解针孔不适。 5、手术治疗 微血管减压术适用于明确血管压迫病例,需开颅放置减压垫片,术后可能有短暂听力下降。面神经梳理术通过纵向切开神经鞘膜解除异常传导,适合顽固性痉挛。手术存在脑脊液漏或感染风险,需严格评估适应证。 面肌痉挛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冷风直吹或过度疲劳。饮食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如燕麦、瘦肉、绿叶蔬菜等。急性发作期可用温热毛巾敷患侧,每日2-3次。记录痉挛发作频率和诱因有助于医生调整方案,若出现持续加重或双侧症状需及时复查头颅影像学检查。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