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预约挂号须知

  1.实名制预约挂号   ①请在预约时提供就诊者本人的相关信息(身份证、护照等有效证件)。   ②一经预约成功,医院不再受理更改就诊者姓名的要求。2...

2014-03-18 00:00

中英细菌耐药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耐药菌感染日益威胁人类健康,已受到全球高度重视。为加强国际合作,应对细菌耐药,受国家卫生计生委委托,3月10日,我院与英国驻华大使馆联合举办的2014年中英细菌...

2014-03-14 00:00

肾脏内科召开国际肾脏病学会“AKF 0 by 25”中国地区临床研究研究者培训会

急性肾损伤(AKI)/急性肾衰竭(AKF)是一个全球性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013年,国际肾脏病学会(ISN)号召全球肾脏科医生要高度重视AKF,倡议各国医生...

2014-03-10 00:00

北大医院姜勇、何志嵩先后受命赴滇救治伤员

“3.01昆明暴力恐怖案”发生后,国家卫生计生委迅速组建了国家医疗队赴滇驰援。3月2日中午和3月3日下午,我院普通外科姜勇副主任医师、泌...

2014-03-04 00:00

第二届北京罕见病学术大会召开

3月1日,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主办的北京市罕见病学术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学术大会主题为“罕见病·多一分关注·增一些关爱&...

2014-03-04 00:00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妇产科举办中青年科研工作总结交流会

伴着早晨的阳光,2月24日,妇产科举办了2013年度中青年科研工作总结交流会。科研处处长、肾脏内科主任赵明辉教授应邀参加了会议并发言。妇产科核心组和管理骨干参会...

2014-03-04 00:00

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我院举办2014年科技工作大会

迎新送往,2月21日下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4年科技工作大会在门诊多功能厅召开。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大学科研部、北京大学医学部科研处及北京大学各附属医...

2014-02-26 00:00

我院被评为2013年度优秀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日前,在一年一度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年度考核工作中,我院继2012年后,再度被评为2013年度优秀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年度考核工作...

2014-02-26 00:00

走向卓越--我院举办2014年度管理工作研讨会

 带着对马年新春的期盼,2月15日,我院在多功能厅举办了2014年度管理工作研讨会,全体院领导出席研讨会,各临床、医技科室正副主任、职能处室正副主任...

2014-02-20 00:00

儿科PICU病房春节期间全力抢救危重病人

每逢长假,作为儿科收治危重病人的ICU病房都会做好随时抢救的准备。此次春节前,儿科PICU病房依然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紧急状况准备了充分的预案,细致到每日的医护备班...

2014-02-20 00:00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什么是阳虚和阴虚,怎么区分
马晓斌
回答: 阳虚和阴虚是中医对机体阴阳失衡的两种病理状态,阳虚指阳气不足,阴虚指阴液亏虚,两者可通过症状表现、舌象脉象等区分。阳虚主要表现为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小便清长等;阴虚则以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咽燥为特征。中医辨证需结合具体症状、体质及舌脉综合判断。 一、阳虚 阳虚是人体阳气虚弱导致温煦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多因先天不足、久病耗损或过食生冷所致,典型症状包括畏寒喜暖、四肢不温、精神萎靡、夜尿频多,严重者可出现水肿或腹泻。舌象多表现为舌淡胖嫩、苔白滑,脉象沉迟无力。治疗需温补阳气,常用右归丸、金匮肾气丸等中成药,配合艾灸关元、命门等穴位。日常应避免生冷饮食,适当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温和运动。 二、阴虚 阴虚是体内阴液不足无法制约阳热的表现。常见于热病后期、长期熬夜或房劳过度者,典型症状有午后潮热、颧红盗汗、咽干口燥、大便干结,可能伴随失眠多梦、头晕耳鸣。舌象可见舌红少津、苔少或剥苔,脉象细数。治疗宜滋阴降火,常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中成药,可配合针刺三阴交、太溪等穴位。日常需避免辛辣燥热食物,保持规律作息,可食用银耳、百合等滋阴食材。 三、症状对比 阳虚与阴虚在寒热表现上截然相反:阳虚者怕冷喜热饮,阴虚者怕热喜冷饮;阳虚者面色㿠白,阴虚者两颧潮红;阳虚者小便清长,阴虚者小便短黄。阳虚多出现功能低下症状如性欲减退,阴虚则多见虚性亢奋如烦躁易怒。二者可能同时存在形成阴阳两虚,表现为既怕冷又手足心热等复杂证候。 四、舌脉差异 阳虚舌象以淡胖有齿痕为主,舌苔白滑或水润;阴虚舌体偏瘦小,舌质红而少津,苔少或光剥。阳虚脉象多沉迟微弱,反映机体推动力不足;阴虚脉象多细数,提示阴不制阳的虚热状态。舌脉结合症状观察是中医鉴别二者的重要依据,临床需注意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舌脉与症状不完全相符的复杂情况。 五、调理要点 阳虚体质者冬季需特别注意保暖,可适量食用羊肉、桂圆等温补食物,避免长期处于潮湿环境。阴虚体质者应减少熬夜,控制辛辣煎炸食品摄入,夏季避免暴晒,适宜选择鸭肉、梨子等凉润食材。两者均需保持情绪平稳,阳虚忌过度忧思伤脾,阴虚忌大怒伤肝。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明显器质性疾病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中西医结合诊治。 区分阳虚与阴虚需综合多方面表现,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体质辨识。日常调理应遵循"阳虚者温补,阴虚者清补"原则,避免盲目进补加重阴阳失衡。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及情绪调节对维持阴阳平衡至关重要,症状明显者可定期进行中医体质评估并调整调理方案。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