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我院举办2014年科技工作大会
时间:2014-02-26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时间:2014-02-26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迎新送往,2月21日下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4年科技工作大会在 门诊多功能厅召开。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大学科研部、北京大学医学部科研处及北京大学各附属医院的多位主管院领导和科研处领导莅临会议。我院学术委 员会及顾问委员会的部分专家、刘玉村院长和丁洁副院长等院领导、临床医技科室和职能处室的领导、科研项目负责人等近300人参加了大会。会议由我院科研处 副处长龚侃主持。
本次大会特邀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做专题报告。马长生重点介绍了其课题组 在心血管临床研究中的思考与实践。他首先介绍了心血管疾病研究的国际发展趋势、疾病管理模式和医疗管理模式的转变;随后重点强调了临床科室人才团队建设、 临床研究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和自己的经验与体会,提出要进行长期规划,使临床科研能够可持续发展,从而使临床科室不断健康发展。
接下来,肾脏内科吕继成副教授作为我院第一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 获得者进行了主题报告,介绍他在科研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他首先提出开展临床研究要沉下心来,每个人都要为临床资源的积累贡献力量,只有建设好有效的临床 资源库,才能在以后的科研工作中更好地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其次要敢于用批判的眼光审视现有的研究成果,提出好的科研问题以便开展高水平的临床研究;最 后还要提高研究设计水平,实现数据积累、分析和研究产出的良性循环。
在两位嘉宾的精彩发言后,科研处处长赵明辉对我院2013年度的科研工作进 行了总结,分别从学科建设、基金、论文、成果、专利等方面进行介绍。我院2013年度的科研工作稳中有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相对其他发展迅速的兄弟医 院,前进的步伐仍显迟缓。赵明辉还对我院科研绩效评估系统进行了简单地解析,展示了2013年科室绩效评估结果,对临床医技科室个人绩效分数进行细化分 析。2013年,科研处对个人绩效方案进行了细化和调整,使得参评人数更加广泛。但是,低分(0至5分)人数较多,占全部有分人员的51.07%,如何挖 掘这部分人员的科研潜力是科研处日后工作的重点。最后,他代表科研处感谢我院科研工作者的辛勤努力,预祝2014年取得更好的成绩。
随后,大会进行颁奖,对在2013年度取得优异科研成绩的个人和科室进行表彰。共颁发八个奖项,分别 为:2013年度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科研“希望之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奖、2013年度SCI论文引用奖、优秀SCI论文奖以及2013年度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科研进 步奖、科研先进奖和科研先进特等奖(表彰名单见附件)。伴随着掌声和欢笑,获奖者和获奖科室代表一一登台,与会领导及专家为获奖者颁奖。
龚侃随后公布了2013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十大科技新闻及其评选方式,新闻 内容涵盖了课题、成果、人才、科研管理等多个方面,是我院2013年科研工作的缩影。他介绍了2013年科研管理工作的举措,如科研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系 统验收并投入使用;细化个人科研绩效考核奖励细则,覆盖职能处室和护理人员;加强科研项目过程管理,改进经费审批流程;临床科研平台搭成初步框架等。另 外,他还介绍了2014年科研工作月历,最后提出了2014年科研管理工作的重点。
丁洁副院长做总结发言,首先,她对所有辛勤工作的临床研究人员表示理解和感 谢,鼓励各个科室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好科室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做好科室人才布局和梯队建设。其次,医院将继续支持各科室做好科研工作,配合人事处做好 人才培养工作。最后,我院的科研工作在2013年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依旧任重而道远。如何跟上临床研究大发展的步伐,并走在医疗系统的前列,成为科 研管理部门思考并践行的当务之急。科研处将专门举办科研工作发展研讨会,详细讨论和布置未来科研工作的发展方向、方式和重点。
最后,北京大学医学部科研处处长沈如群发表讲话,他代表学校向医院在2013年度取得的丰硕科研成绩表 示衷心祝贺,希望医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临床优势,建设好研究型医院。他提醒医疗科研人员注重科研伦理、诚信建设,并指出临床医学是转化医学的重要环 节,学校启动的“一个平台、一个体系、一批项目”的临床研究战略,是将平台、体系和医学项目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帮助临床医院整合资源,发展临床研究,培养 人才队伍,促进医院发展。
我们相信,在上级部门的悉心呵护下,在医院领导的全力支持下,北大医院临床科研人员齐心协力,秉承“厚德尚道”的行为、道德准则,辛勤耕耘,厚积薄发,必将使得我院科研工作迈上更高的台阶! (科研处 向宇、陈佳)
医院动态
健康问答
专家科普
医生答疑
第 12 名
第 3 名
第 3 名
第 4 名
第 5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