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儿童保健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儿童保健成立于1958年,原来负责医院周边社区居民及儿童的保健工作。2005年以后社区居民保健交给社区医院,目前主要工作是儿童保健和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人员4人:主任医师 1人,主治医师1人,主管护师2人。主要承担全市各个区县自愿来我院保健的儿童。实行会员制儿童保健工作。

一、主要医疗工作

1、儿童保健

1)儿童健康系统管理:从满月后的新生儿一直到入托前,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进行监测,随时掌握小儿的健康状况,并对小儿生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对家长进行儿童营养咨询和科学育儿宣传。对体检查出的体弱儿(佝偻病、贫血、生长发育迟缓及反复感染的小儿)进行特殊管理。对小儿进行智力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矫治。

2)疾病儿童的预防保健:早产、低出生体重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儿童(如发育落后、脑瘫等)等。对这些疾病儿童给予个性化管理,根据儿童病情及生长发育情况制定相应的保健计划和疫苗接种计划等。

3)就医指导: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指导治疗。特殊疾病推荐相应专家诊治。

2、 计划免疫工作

1)计划免疫门诊按照北京市计划免疫程序,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疫苗接种,还开展对儿童计划免疫外的有尝疫苗接种, 如:水痘疫苗、甲肝疫苗、轮状病毒疫苗、HIB疫苗等。

2)各种疫苗的冷链化和规范化的管理。

3)随着近年疫苗品种的增多,许多疫苗对成人的的健康具有保护作用,近年我们还开展了成人乙肝疫苗、甲肝疫苗、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的门诊接种工作。

4) 先心病预防接种、极低出生体重儿预防接种、神经系统疾病儿童预防接种、脑瘫儿童预防接种等。

二、教学工作

承担医疗系、护理系学生的儿童预防保健、计划免疫等课程的讲课和实习任务。

三、科研工作

1)80-90年代,曾与北京市儿童保健所合作,参与北京地区修订《丹怫发育筛查法在北京地区正常儿童中标准化》、《Gesell量表0—3岁智力发育诊断量表》、《Gesell发展诊断量表3.5—6岁北京修正本的制定》。

2)参加“北京西城区厂桥地区0—14岁儿童智力低下流行病学调查”。

3)与香港大学合作进行《汉语沟通发展量表(普通话版)》的标准化工作。

4)与 北京师范大学合作进行“儿童早期语言发展和后期阅读能力的研究“。

5)与美国密西根大学合作进行“儿童早期运动发育研究”。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举行第二届研究生学术论坛

8月27、28日,我院举行了第二届研究生学术论坛,本次学术论坛共有37名科研型研究生参加,他们分别来自内科、外科、儿科、影像、检验、感染等多个学科专业。杜军保、袁云、王素霞、戚豫、龚侃、陈?、吕继成、周应芳、席志军、杨勇、周炜、李雪迎等多位具有丰富科研经验的导师参加了论坛活动,并对参赛研究生点评、提问和评分。 李海潮副院长致开幕词:“学术论坛是展示和锻炼,也是交流和学习。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同学可以参与到论坛中来,这也是我们团队意识的一种体现。研究生期间,我们不仅要培养科研的能力,也要培养对科研工作的热情和喜爱。带着这份激情,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也会终身受益。” 通过同学们的演讲,可以看出大家平时非常努力,而且为了这次论坛做了精心准备。各位导师从科研能力、PPT制作、演讲技巧、英语口语展示等方面进行考查,发现不少同学都有精彩表现,内科和儿科的多位同学在这届论坛上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在这次论坛上,有两位同学进行了全英文演讲,他们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在场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在论坛接近尾声的时候,导师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爱才之心:“这次论坛让我们发现了很多优秀的学生,这让我们非常地欣慰。学生时期是最有创造力的阶段,医院里很多的SCI文章都出自我们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后会鼓励和督促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论坛中来,在大家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寻找差距,从而更好地提升科研能力、表达能力。” 研究生党总支书记于岩岩教授做了总结发言:“今年的学术论坛是第二届。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看到参与的同学更多了,演讲更精彩了,论坛的内容更丰富了。论坛可以让老师更全面地了解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同时增进研究生之间的沟通。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学术论坛活动,并且不断完善,争取让更多的老师和同学参与进来,并进一步提高论坛的学术水平。”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排卵期同房后小腹发胀怎么回事
冷启刚
回答: 排卵期同房后小腹发胀可能与生理性排卵反应、盆腔充血、泌尿系统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疾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观察休息、抗感染治疗、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1. 生理性排卵反应 排卵过程中卵泡破裂释放卵子可能刺激腹膜,导致短暂性小腹坠胀感。部分女性对前列腺素敏感性增高,可能引发子宫收缩性疼痛。这种情况通常伴随透明拉丝状白带增多,体温轻微升高,症状多在1-2天内自行缓解。建议避免剧烈运动,使用热水袋热敷下腹部帮助缓解不适。 2. 盆腔充血 同房时盆腔器官血流加速可能加重排卵期原有的充血状态。表现为下腹双侧对称性胀痛,可能放射至腰骶部,体位改变时症状明显。这与激素水平变化导致的血管扩张有关,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保持半卧位休息可减轻症状,避免频繁按压腹部。 3. 泌尿系统感染 同房后细菌逆行感染可能引发膀胱炎或尿道炎,出现下腹坠胀伴尿频尿急。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等。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菌药物。治疗期间需多饮水,每日保持1500-2000毫升饮水量。 4. 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组织在卵巢或直肠子宫陷凹处种植时,排卵期激素波动可能加重病灶充血。典型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深部性交痛,可能伴随排便疼痛。确诊需依靠腹腔镜检查,药物治疗可选择地诺孕素片、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散结镇痛胶囊等。建议记录疼痛周期与月经关系供医生参考。 5. 盆腔炎性疾病 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感染可能引发输卵管炎,表现为同房后持续下腹痛伴异常阴道分泌物。急性期可能出现发热,妇科检查可见宫颈举痛。需规范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多西环素片治疗,慢性期可配合康妇炎胶囊改善盆腔微循环。治疗期间应禁止同房,性伴侣需同步检查。 日常应注意观察症状变化,记录疼痛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适量增加南瓜、山药等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若胀痛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异常出血等情况,建议尽早就诊妇科进行超声检查与分泌物检测。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内分泌平衡,减少排卵期不适发生概率。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