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母乳喂养指导师培训班”在保健院顺利开班

时间:2014-04-0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3月31日由上海市护理学会举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协办,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母乳喂养专项基金资助的“母乳喂养指导师培训班”顺利开班了。此次学习班的开设一方面是为了培养能从事母乳喂养知识培训、技能指导、解决母乳喂养过程中各种问题的专业护理人才,通过这次培训建立母乳喂养师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是探索建立一套我国母乳喂养领域中专业人员的规范的培训体制,更重要的是逐步推动建立我国的母乳喂养支持体系。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证培训质量,学习班邀请了联合国促母乳喂养基本课程首席培训师日本母乳顾问协会(JALC)创始人兼理事、代表、董事会成员本乡宽子老师;日本母乳顾问协会代表、国际母乳哺育协会委员、日本儿科学会代表奥起久子老师,国际哺乳顾问协会会员,为IBCLC认可的课程提供者任钰雯老师以及国内很多在母乳喂养领域中知名的教授和顶尖专家前来授课,所讲的内容也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母乳喂养知识,绝对是一次“含金量”非常高的专业培训。学习班为期一个月,分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训两个模块,共有40名来自省内外的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保健院副院长程蔚蔚、上海市护理学会理事长翁素贞、保健院护理部主任黄群、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王靖等出席了开学典礼。

  程蔚蔚副院长讲述了我院在推广母乳喂养上的悠久历史,坚定了大家从事母乳喂养领域的信念。翁素贞理事长则勉励学员们通过学习提升护理队伍,开拓护理新领域,积极成为母乳喂养宣传的志愿者,将学到的知识奉献给社会,为提升我国的母乳喂养率做出贡献。简短的开班典礼落幕了,为的是将更多的时间留给我们的专家和学员,相信在整个学习班结束之后,我们的学员将成为国内母乳喂养领域中具有专业水平的护理人才,成为推动母乳喂养这一领域的核心力量。

医院动态

更多 >

保健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取得历史性突破

步入八月,捷报频传。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全院的齐心努力,本年度我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共获得项目13项,其中面上项目4项、青年项目9项,获得立项经费464万元。立项数达到了近四年来立项数的总和,总的申报成功率达44.8%。无论是立项数还是经费总量均创历史最好成绩,且立项数量位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五家专科医院之首。 随着医院学科发展氛围的不断加强,以及人才引进工作的不断推进,全院上下对于科研的投入热情在不断提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正式申报前,黄荷凤院长、林羿副院长就进行了多次动员和辅导,鼓励和督促相关人员基金参与申报,根据已有基础整合力量,并积极组织专家进行多渠道、多方位的指导和修改,职能部门认真做好形式审核,以确保了申报质量。 “同为国际人、共铸强院梦”。正如黄院长在入职时做的全院性报告时强调的,“作为一家大学的附属医院,学科建设是立院之本,其目的是促进特色和优势学科的发展;加快学科带头人成长、建设学术梯队;改善实验基地;提升医护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在不断诠释和深化“实验性、示范性、加强科学研究”的办院方针思想的引导下,今年全院参与科研项目申报的热情越来越高涨,已申报各类各级项目101项,截至目前已获得局级以上项目29项。除了1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之外,还包括市科委8项、市卫计委7项、申康医院发展中心项目1项,获得立项经费687万元。为了锻炼和提高申报者综合能力,贯彻“择优推报”的原则,每次项目申报院部均组织专家进行院内评审,及时向申报者反馈修改建议,以争取尽可能高的申报成功率。其中,市科委自然基金项目、市卫计委项目的申报成功率均超过了同类医院水平。这些成绩让全体员工振奋不已,看到了医院临床及基础科研实力正在大步提高的发展态势。 但是正如黄院长强调的那样,成绩永远属于过去。在全院上下鼓足干劲、齐心向前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学科发展中的短板和不足,我们面上项目的立项数还亟待全面的提升,还要冲击重点项目。因此,需要各学科带头人、科主任不断重视人才梯队的建设,对科室重点人员进行挖掘和培养,带头并带动更多的青年人员加入临床及科研队伍中来。同时,医院也将提前启动明年自然基金项目申报的准备工作,继续加大培育的力度,营造更好的学科建设环境,带领“国际人”向着更高的学科发展目标前进!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