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患者如何退药

时间:2012-06-04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无特殊情况,离院药品一概不予退还。如患者服用后发生有不良反应,则请接诊医生填写《药物不良反应单》,确定取消用药后,门诊主任签字,由门诊护士协助完成退药和退费手续。

医院动态

更多 >

亚心医院暑期系列活动教护心

夏日“心”体验,呵护心健康。为了给广大市民提供健康、有益的社区文化休闲娱乐活动,积极传播心脏健康知识及心肺复苏术(CPR),从本周起,亚心医院开展“暑期电影进社区”及“中学生CPR夏令营”系列活动。 亚心医院专家介绍,夏季天气闷热,人体出汗较多,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很容易出现血液浓度上升。高温使人焦躁不安,且夏季昼长夜短,睡眠质量不高,缺乏休息等,这些都会成为心脏病的诱因。夏季也是心脏病患者突发心梗的高危季节,如果我们身边有心脏病患者,掌握一些基本的心脏病疾病知识和抢救知识,对挽救心脏病患者生命显得尤为必要。 “暑期电影进社区”活动,除了每周在我市社区播放精彩的大片外,亚心专家还将走进社区,为市民面对面进行健康义诊和咨询,传播科普和急救知识。 为了让更多的中学生能够掌握心肺复苏术,亚心医院暑期将于每周六上午在医院开展“中学生CPR夏令营”活动,邀请初高中生走进亚心医院,医护人员将一对一地手把手传授心肺复苏操作技术。 需要参与“暑期电影进社区”及“中学生CPR夏令营”的社区及中学生,请与亚心医院联系报名,电话:4008884027 社会服务部,也欢迎学校组织学生参与。 亚心医院为参与活动的社区市民准备了科普知识手册和精美礼品,并为参加夏令营的中学生提供心脏模型、CPR培训合格证书等礼品。 图为亚心医院医生教市民做心肺复苏术。 中学生都应掌握心肺复苏“救命技术” 武汉亚心医院推出“中学生CPR夏令营”活动,将于周六上午开营,让中学生都能掌握心肺复苏这一目前为止最为廉价、简单有效的“救命技术”。 心肺复苏(简称CPR),亦称基本生命支持,是针对由于心脏病突发、溺水、窒息或其他意外事件等原因导致的心搏骤停,在4-6分钟内所必须采取的急救措施之一,其目的在于尽快挽救脑细胞在缺氧状态下坏死(4分钟以上开始造成脑损伤,10分钟以上即造成脑部不可逆之伤害)。 心肺复苏从20世纪60年代实施以来,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在人群中大力普及CPR,可以提高院外急救水平,提高急救成功率,降低心搏骤停患者的院外死亡率。心肺复苏的普及直接关系到心肺出现异常情况下的成活率,美国成活率为56%,日本为35%,我国只有0.7%,我国每年因心脏猝死人数达54.4万人。 在2000年国际指南会议上,专家强烈建议在学校推广基本生命支持(BLS)技术作为基础教育战略。 亚心医院专家介绍,美国规定大中学校师生都必须接受心肺复苏等急救培训。德国联邦政府规定10-16岁的青少年要接受1.5天的急救课程学习(主要为心肺复苏知识)。在荷兰,10岁以下就开始接受急救知识教育。 据国内一项调查显示,91.6%的高中生都愿意学习急救知识,同时绝大多数人愿意为他人进行急救,也愿意把急救知识传授给家人,能够起到蝉联效应。 亚心医院负责人表示,“中学生CPR夏令营”活动,将有力推动CPR技术的普及。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射血分数低怎么能提高
龚新宇
回答: 射血分数低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心脏康复训练、手术干预及定期监测等方式改善。射血分数降低通常与心肌损伤、心力衰竭、冠心病等疾病相关,需结合具体病因制定干预方案。 1、生活方式调整 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减少加工食品摄入。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2升,避免快速大量饮水。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步行或骑自行车,每次20-30分钟,每周3-5次。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限制酒精摄入每日不超过15克。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4之间,腹围男性不超过90厘米,女性不超过85厘米。 2、药物治疗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片可减轻心脏负荷,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能降低心肌耗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片可减少水钠潴留,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片有助于控制血糖和减轻心脏负担。利尿剂如呋塞米片能缓解水肿症状,使用需监测电解质平衡。 3、心脏康复训练 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心肺运动试验评估后制定个体化方案。初期采用间歇训练模式,运动与休息时间比为1:2,逐步过渡到持续训练。结合抗阻训练提高肌肉耐力,使用弹力带或轻量器械每周2-3次。通过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包括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练习。定期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评估功能改善情况。 4、手术干预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适用于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可改善心肌供血。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QRS波增宽的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显著。左心室辅助装置作为过渡治疗或终点治疗选择,适用于终末期患者。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能减轻瓣膜反流,改善血流动力学。心脏移植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心力衰竭。 5、定期监测 每3-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评估射血分数变化。每日晨起空腹称重,3天内体重增加超过2公斤需就医。记录24小时尿量及出入量平衡,保持尿量在1000-2000毫升。监测静息心率维持在55-70次/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定期检测BNP或NT-proBNP水平,评估心力衰竭严重程度。 射血分数改善需要长期综合管理,建议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午休不超过30分钟。饮食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增加深海鱼类和坚果摄入,每周食用2-3次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每坐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保持环境温度在20-24摄氏度,湿度40%-60%。学习压力管理技巧如正念冥想,每日练习10-15分钟有助于减轻心脏负荷。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下肢水肿明显时应及时就诊。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心血管内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