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

春节科学饮食“五注意”

时间:2014-05-20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过年了,喜洋洋、乐融融,常邀上三五个好友,或者一家人热热闹闹、轻松、开心地吃几顿团圆饭,但如何吃得好,吃得科学?这里面大有讲究!不妨听听专家们的建议吧。

  一、节日主食要做到“三化”-- 简单化、定量化和杂粮化

  今年元月15日颁布的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一般人群膳食第一条就提出了“食物多样、谷物为主、粗细搭配”的原则。结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专家提醒说,过年品尝美味一饱口福的同时,还要注意主食的摄入,尤其要做到“三化”,即简单化、定量化和杂粮化。

  所谓主食,主要是指粮食,包括米、面、杂粮、豆类、薯类等。然而在节日里,人们常常把主食范围扩大了,将饭后的点心如春卷、奶黄包、蛋黄酥、奶油蛋糕、烧卖、油条等都被当成了主食对待。事实上,这类食物脂肪、热量等含量较高,多吃对健康无益,还会导致体重增加。节日饮食中,菜肴已经非常丰盛,蛋白质不会缺乏,质量也不差,此时最需要的是以淀粉为主的米、面食品,而非各种制作精细、营养丰富的点心。此外,节日期间人们还喜欢吃各种各样的零食,一些人甚至将零食当成了主食,无疑是本末倒置。一般来说,在就餐前2-3小时就不要随意吃零食,以免影响正常的食欲。

  另外,应避免无限量地吃菜,将一部分胃口留给主食,健康成人每天吃的主食至少要在300克以上。

  杂粮化讲营养就是提倡吃点儿粗粮。燕麦、大麦、荞麦、粟米、玉米、高粱米等杂粮中,都含有白米、白面中所缺乏的营养素,并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对节日里的饮食能起到很好的补充和调剂。

  二、喝酒时更应多吃饭

  “感情深一口焖,感情浅舔一舔”,在亲朋相聚、气氛融洽的餐桌上,常常会遇到盛情难却的劝酒。如何做到不伤害身体又能尽兴而欢,专家建议,喝酒时别忘多吃饭。

  人们在饮酒尤其是大量饮酒时,常常会产生饱涨感,所以喝完酒后就不想再吃饭了,其实这是非常有害的。科学研究发现,在喝酒的同时多吃饭,补充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减少乙醇性脂肪肝的发生。在正常情况下,饮入的酒经过胃肠道吸收后,在肝脏中经乙醇脱氢酶的作用转变为乙醛,而后生成乙酸,最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除体外。在大量饮酒时,体内的乙醛来不及转化为乙酸,会生成大量的超氧阳离子自由基,导致人体内氧化和抗氧化平衡的失调。此时如果还能够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微量元素哂等重要的抗氧化剂,可减少酒精对人体的伤害。

  三、新鲜蔬菜可以缓解顿顿鱼肉荤腥造成的胃肠胀气疲劳倦怠

  家庭餐桌上越来越丰盛,到了春节更是顿顿离不开鱼肉荤腥。然而,人们却常感觉到疲劳倦怠、胃肠胀气。其实,人们不妨多吃一些蔬菜,便可以缓解这些身体危机。

  新鲜蔬菜是一种碱性食物,不仅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而且能够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其中,蔬菜中的纤维素可解油腻、维持胃肠正常蠕动、预防便秘。比如:萝卜,芹菜,辣椒等。当然,蔬菜种类还有好多,每一种都有去油腻、助消化的作用,所以,人们应尽可能吃全面一点,不要有偏爱。

  向大家推荐一些节后可以多食用的蔬菜:

  香菇、金针菇、榛蘑、松蘑、猴头、竹荪、木耳、银耳之类,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丰富,能够提高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

  海藻类蔬菜如海带、紫菜、裙带菜等具有排除食物中致癌污染物的功效,而且有利降血糖、降血脂,还能调节酸碱平衡,减肥美容,是节后不可忘记的选择。

  新品种蔬菜如四棱豆、紫背天葵、紫菜花、绿萝卜、莴苣、牛蒡、芦荟、仙人掌等,都是营养价值高或保健作用显著的蔬菜。

  四、享受美味最好有水果相伴

  春节里享受美味时却不能忽略身边的水果。它能够调节改善人体的代谢机能,预防各种疾病、增进身体健康。

  苹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具有生津止渴、补脑助血、安眠养神,治疗慢性腹泻、减肥等功效。梨子富含糖分、维生素、矿物质及果胶等。性寒凉,具有降压化痰、润燥和津的功效。咳嗽、痰多的老年人更应多吃。

  山楂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B、尼克酸、铁等成分,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尤其有较好的疗效。

  春节饮食杂乱,更容易使人上火、便秘,此时不妨多吃些香蕉,因为香蕉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润肠等功效。

医院动态

更多 >

护理部举行2014年护理质量安全交流会

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的永恒的主题,护理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为在全院护理人员中,尤其是在护理管理层面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观念,达到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目的,护理部于2014年8月28日,在医技楼检验科会议室举行2014年护理质量安全交流会,主管院长王桂云副院长、梁秀文院长助理、感控科单银波科长、质控科孔磊科长、医患沟通办刘长勋主任、护理部主任、副主任及全体护士长43人参加了交流会,会议由护理部主任包秀荣主持。 本次交流会主要围绕上半年临床护理质量、护理安全及优质护理深入推进过程中的疑问、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将自己的管理心得与大家一起分享。从责任制护理的实施、专科护理特色的建设、护理制度流程管理、临床护理管理、护理安全管理、抢救物品药品和仪器管理、病情观察、医嘱执行、护理文书写、消毒隔离、护士行为礼仪、护理技术操作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给患者带来的不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 护士长们敢于暴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敢于剖析自己,反思不足。资深护士长毫无保留地传授了多年的管理经验,年轻护士长则把更新理念,大胆创新的思维展现无遗。 护理部各分管副主任对所分管的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根因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 单银波科长、孔磊科长、刘长勋主任就感控、质控、沟通等方面的管理经验与护士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分管副院长王桂云充分肯定了此次交流会的重要意义,王桂云副院长强调护理工作“源于用心,精于技术”,护理人员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用专业的技术去服务,才能保证护理质量安全有效。希望护理部对护理质量安全交流会中提出的经验、困惑、建议分类总结,推广经验,解答困惑,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领导汇报,进行协调、解决。 护理部包秀荣主任做了总结发言,护理部旨在通过本次交流会在全院护理人员中“引起触动、引发思考、引导行动”,护理部将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召开此类交流会,为护士长架起一座沟通与学习的桥梁,提高护理管理者角色适应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护理部将不断加速护理队伍的建设,打造一支理念先进,积极向上、高效能的护理管理队伍,形成人人重视护理质量安全的氛围,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护理部 曲凌云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