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成功开展市内首例POEM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时间:2013-08-22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时间:2013-08-22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时间:2013年08月22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点击:52次
日前,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成功开展了市内首例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作为一种全新的内镜微创技术,POEM手术是由日本学者井上晴洋教授于2008年应用于临床,2010年上海中山医院在国内率先开展此项技术。
两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48与63岁,多年来反复出现进食梗阻,且症状不断加重,拍片检查发现食管腔明显扩张,诊断贲门失弛缓症,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当务之急,唯有进行手术切开食管下端周围肌肉才能解除梗阻,解决进食困难。然而,患者体质较差,迫切希望能够接受一种创伤小、效果好的治疗。经介绍,患者来到我院消化内科,在仔细研究了患者的病情和影像学资料后,消化内科果断决定,采用目前国际最先进的POEM手术对患者进行内镜微创治疗。入院后以杨力,向阳,方军医师为主的团队认真查阅文献,多次术前沟通和讨论,进行了充足的内镜术前准备。
作为一项技术水平要求很高的手术,确保医疗安全尤为重要。为此,医院王学民院长,俞成叙副院长高度重视,由医务科余镇北科长协调,外科朱跃光主任医师、查承志副主任医师、麻醉科刘丹梅副主任医师、消化科赵赛菊主任医师等在技术细节、风险防控、多学科协作等方面给予了具体的指导与建议。
2013年8月3日上午,市三院消化内科精心准备,运用最新微创切除器械,胃镜下在食管中段表层(黏膜)开窗后,沿食管夹层(黏膜下层)开辟了一条长约10cm黏膜下“隧道”,然后在胃镜直视下切开了食管下段及贲门周围的环行肌肉,再用金属夹缝合表层切口,不到两小时内为两例患者实施了POEM手术。手术进行得很顺利,术后第3天患者进食全流,5天后能进食稀饭,原先的梗阻感也消失了,7天后均康复出院,多年疾苦终于摆脱,患者和家人都十分感谢医护人员。
以往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包括口服药物、内镜下注射药物、球囊扩张和支架治疗等方法,但都不能最终解除食管下端括约肌梗阻,疗效不肯定,复发率较高,外科手术切开食管下端括约肌疗效确切,但手术创伤大,恢复慢,住院时间长,手术费用也较高。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贲门失弛缓症的手术治疗也迈入了微创时代,而POEM手术的开展,不仅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等微创优势,而且经由人体自然腔道进行手术,充分体现了“无疤痕外科”的优越性,为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崭新的选择。我院消化内科在医院领导关心下,与外科、麻醉科等科室密切协作,不断创新,勇于开展高新内镜技术,近年来开展了近50余例ESD手术,使一批原先需要外科手术的患者免受了“开膛破肚”之苦,也使我院内镜水平达到了省内先进行列。
医院动态
健康问答
专家科普
医生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