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

Q 维生素d对于治疗糖尿病有帮助吗

A 维生素D对于治疗糖尿病可能有一定帮助,主要通过调节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少炎症反应、促进骨骼健康...

咨询专家

Q 小儿慢性支气管炎检查方法有哪些

A 小儿慢性支气管炎可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法诊断。 体格检查主要通过听诊器判断肺部...

咨询专家

Q 糖尿病吸烟有多大危害

A 糖尿病吸烟的危害可通过戒烟、血糖监测、药物调整等方式降低。吸烟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损伤、增加心血管...

咨询专家

Q 晚上睡觉时牙痛是怎么回事

A 晚上睡觉时牙痛可能由龋齿、牙髓炎、牙周炎、牙齿磨损、牙龈脓肿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根管治疗、牙...

咨询专家

Q 成人37.1度算发烧吗

A 成人37.1度通常不属于发烧范畴,体温在36.1-37.2度之间被视为正常范围。体温受多种因素影响,...

咨询专家

Q 电脚盆泡脚按摩的好处

A 电脚盆泡脚按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改善睡眠质量、增强免疫力、辅助治疗慢性疾病。 1、促进血液...

咨询专家

Q 大脑缺氧怎么回事 揭秘引起大脑缺氧4个原因

A 大脑缺氧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病理因素有关。 大脑缺氧的遗传因素包括先天性心脏病、血...

咨询专家

Q 喉咙疼头疼怎么办

A 喉咙疼头疼可通过多喝水、休息、服用药物、局部护理、就医等方式治疗。喉咙疼头疼通常由感冒、扁桃体炎、鼻...

咨询专家

Q 去除黄褐斑的中药配方

A 去除黄褐斑可通过中药内服、外敷等方式治疗,黄褐斑通常由内分泌失调、紫外线照射、遗传因素、情绪波动、药...

咨询专家

Q 化脓性扁桃体炎要做切除手术吗

A 化脓性扁桃体炎通常无须切除手术,多数可通过药物治疗控制。 化脓性扁桃体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症...

咨询专家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启动“医德医风年活动”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从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塑造我院医疗事业和广大卫生工作者良好的社会形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我院积极响应市卫生局的号召,开展“医德医风年”活动。 2014年8月20日下午14时30分在我院多功能厅召开“医德医风年”动员大会,动员会由党委书记李建宁同志主持,戴尊孝副院长传达了市卫生局的文件精神,吴强驹院长作重要讲话,“医德医风年”活动时间从2014年8月10日至2015年7月31日,持续一年时间。吴院长指出医德医风的建设是医院永恒的主题,要把医德医风的建设工作始终摆在突出位置,强化以“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深入推进“三好一满意”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优化行业作风建设,规范医疗行为,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此次“医德医风年”活动中,我院将按照卫生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通过开展政策法规、医疗规范的再学习,进行一系列人文医学的教育和研讨,推出我院德医双馨的典型人物等活动为主体,以医院网站、医疗通讯、微信平台等各种现代化数字媒介为支撑平台,形成一套长远的长效保障机制,从严管理,奖罚并重,以此为契机,使医院各项工作得到整体推进。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反应性淋巴结是什么
张英泽
回答: 反应性淋巴结是指淋巴结因感染、炎症或免疫刺激出现的良性增生性病变,属于免疫系统正常应答反应。主要有感染性因素、免疫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疫苗接种反应、其他因素等原因引起。 1、感染性因素 细菌或病毒感染是导致反应性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链球菌性咽炎可引发颈部淋巴结肿大,表现为局部压痛和发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能引起纵隔淋巴结钙化,伴随低热和盗汗。EB病毒感染常导致全身多发性淋巴结肿大,需通过血清学检测确诊。治疗需针对病原体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利福平胶囊等药物,并配合休息和营养支持。 2、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可刺激淋巴结免疫活性增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能出现腋窝淋巴结持续肿大,伴随关节疼痛和蝶形红斑。干燥综合征可引发腮腺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需通过自身抗体检测辅助诊断。治疗需使用甲氨蝶呤片、泼尼松龙片等免疫调节药物,同时监测肝肾功能。 3、肿瘤性疾病 淋巴瘤或转移癌可导致淋巴结病理性增大。霍奇金淋巴瘤典型表现为无痛性颈部淋巴结肿大,伴随B症状如夜间盗汗;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可出现硬质固定包块。诊断需依靠淋巴结活检病理检查,治疗需根据肿瘤类型选择化疗方案如环磷酰胺注射液联合放疗。 4、疫苗接种反应 疫苗抗原刺激可能引起局部引流淋巴结短暂肿大。破伤风疫苗接种后常见腋窝淋巴结反应,表现为接种侧轻度肿痛;卡介苗接种可导致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这种反应通常2-3周自行消退,无须特殊处理,但需与感染性淋巴结炎鉴别。 5、其他因素 药物超敏反应或不明原因刺激也可引发淋巴结反应性改变。苯妥英钠等药物可能引起全身淋巴结肿大伴药疹;部分患者出现持续性淋巴结增生但无明确病因。这类情况需停用可疑药物,进行淋巴结超声随访观察,必要时行病理检查排除恶性病变。 发现淋巴结肿大时应避免反复触摸刺激,观察是否伴随发热、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调节,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可增强机体抵抗力。若淋巴结持续增大超过2周、质地变硬或固定粘连,应及时进行血常规、超声或病理检查明确性质。日常注意口腔卫生和皮肤清洁,减少感染风险,接种疫苗后出现淋巴结反应可局部热敷缓解不适。 张英泽副主任医师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内分泌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