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

医院类型:综合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心血管内科、骨外科、妇科、产科、普外科、儿科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始建于1949年,地处良乡卫星城中心地段,承担着房山区近百万人口及周边地区的医疗服务任务,是房山区内最大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北京市医保A类医院、北京120急救分中心。2004年,良乡医院率先推行并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2009年成为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附属医院。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房山区文明单位标兵、房山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房山区明码标实价规范单位及北京市药品安全监测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良乡医院现占地50.76亩,总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开放床位850张;现有职工173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481人,高级技术职称人员125人,博士生5人,硕士生51人;年门诊量149万人次,年住院病人数2.42万人次。

良乡医院适应不同层次群众需求,注重突出专业特色,加强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使心内科、儿科、妇产科、骨科、普外科等重点专业学科在介入治疗、腔镜技术、神经外科显微手术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先后开展了心血管介入、冠脉搭桥、心脏临时与永久起搏器植入、外周介入、全脑血管造影以及腹腔镜、胆道镜、胰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技术治疗肝胆胰疾病,腹腔镜、宫腔镜下子宫全切术,食道癌、肺癌、宫颈癌、喉癌等根治术,肝癌经皮穿刺射频治疗术,显微微创椎间盘术,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套扎及硬化治疗术,非脱垂性子宫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切除垂体腺瘤,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及经皮肾超声气压弹道碎石等多项新技术。

良乡医院拥有64排螺旋CT、直线加速器、彩超、核磁、中央监护仪、内窥镜、腹腔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大C型臂、数字胃肠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400余台(件),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和技术支持。同时不断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的门急诊综合病房楼可承担日门诊量4000余人次,为广大群众创造了良好的就医环境。

2011年,配合三级医院创建工作启动“规范管理年”活动,按照“注重内涵、科学管理、提高绩效”的发展思路,严格规范管理,强化全院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力求实现管理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健全、工作流程科学、医疗质量持续提高、服务水平明显进步、医患关系更加和谐的工作目标。

如今的良乡医院,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全院干部职工正以全力打造三级医院标准的现代化区域医疗中心为发展目标,聚精会神抓质量,持之以恒抓提升,打造医院品牌,树立良好形象,努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加快医院功能升级,向设备精良、技术精湛、服务一流、环境优美、管理高效的现代化医院迈进!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良乡医院药剂科开展“送药到病区”服务

为全面贯彻医院“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全方位服务临床”的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同时配合我院的“优质护理服务”,根据院领导的安排部署,自2014年6月15日开始,药剂科正式在全院开展“送药到病区”服务。 一直以来,住院病人所需药物是由病区护士自行到病区药房领取,因为每日医嘱下达时间较为集中,她们往往在药房需要排队等候一段时间才可轮到取药,浪费了很多宝贵时间。新的运行模式是药房收到病区下达的医嘱后,口服药由全自动摆药机、核对机调配完成,针剂等其他品种药品由药师调配核发,随后有专职送药人员根据时间先后、科室位置等条件统筹安排后送达相应病区。 为做好“送药到病区”工作,医院于2014年5月底为药剂科引进了全自动摆药机,配备了专职送药人员,药剂科病区药房发药工作增加了核对环节,所有发放药品双人核对、双人签字、装箱、标注,使发药质量和速度得到有效改善,从而更好地为病区患者服务。 “送药到病区”服务新模式的开展,既保证了用药安全,又提高了调剂准确率,同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节约了人力资源,让护士把更多的时间用于专业护理工作,用于与患者进行沟通并进行健康宣教,全力保障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血栓是如何形成的
邵自强
回答: 脑血栓形成通常是由于血管内皮损伤、血流缓慢或血液高凝状态导致局部血栓堵塞脑动脉。主要诱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及长期吸烟等,临床表现为突发偏瘫、言语障碍或意识模糊。 1、动脉粥样硬化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栓最常见的病因。脂质沉积在血管壁形成斑块,斑块破裂后激活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患者常合并高血压或高脂血症,可能出现头晕、短暂性肢体无力等先兆症状。治疗需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降脂,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抗血小板聚集,必要时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2、心源性栓塞 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内易形成附壁血栓,脱落后随血流阻塞脑动脉。此类血栓体积较大,多堵塞大脑中动脉主干,导致突发意识丧失或大面积脑梗死。需长期服用利伐沙班片抗凝,对于持续性房颤可考虑左心耳封堵术。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是确诊关键检查。 3、血液高凝状态 遗传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恶性肿瘤等存在血液凝固功能异常,血小板过度活化促使血栓形成。患者可能有反复流产或静脉血栓病史,血液检查显示D-二聚体升高。治疗需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联合华法林钠片长期抗凝,同时针对原发病进行控制。 4、血管炎性病变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大动脉炎可引发血管壁炎症反应,内皮细胞损伤后诱发血栓形成。多见于年轻女性,伴有发热、血沉增快等全身症状。需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抑制免疫反应,配合阿司匹林肠溶片防止血栓扩展,严重时需血管介入治疗。 5、血流动力学改变 严重脱水或休克时血液浓缩,血流速度减缓易致血栓形成。常见于老年人饮水不足或腹泻后,表现为嗜睡合并局灶神经体征。需快速补液改善循环,使用注射用阿替普酶溶栓,同时纠正电解质紊乱。监测中心静脉压可评估补液效果。 预防脑血栓需控制血压血糖在理想范围,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饮食采用地中海模式增加深海鱼类摄入。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房颤患者严格遵医嘱抗凝治疗。出现言语含糊或肢体麻木等预警症状时,需在4.5小时内就医评估静脉溶栓指征。康复期患者应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训练,结合针灸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