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类型:综合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肛肠外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前身为1918年1月成立的直隶公立医学专门学校附设诊所,1920年扩建为医院,1958年迁至石家庄市,2013年开设东院区,2017年开设北院区,西山院区、正定新区医院正在建设中。在香港艾力彼《中国医院竞争力报告(2017-2018)》中,医院在中国顶级医院100强榜单中位列第63位。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为亚洲国际救援会员单位、国家级爱婴医院、首批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卫生部腔镜培训基地,卫生部冠心病介入治疗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腹腔镜内镜学培训基地等,是河北省急诊、护理、高压氧舱、病案、麻醉、医学影像、核医学、神经内科、妇产科、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眼科、血管外科等12个省级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所在单位。医院目前开设医疗专业科室56个,医技专业科室7个。医院编制床位2816张;2017年门急诊总量256万人次;年出院病人16万人次;完成各类手术7万台。医院人才济济,技术力量雄厚。现有职工5516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897名(含返聘专家),其中正高416名,副高481名。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河北省高端人才1人,博士生导师6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17人,省管专家、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8人。医院科室专业齐全,综合实力雄厚,心血管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神经内科、眼科、呼吸内科、急诊科、麻醉科和临床护理专业8个学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内科学为河北省教育厅所属的强势特色学科(群);内科学、外科学、神经内科学3个学科为河北省教育厅所属的省级重点学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消化内科、血液内科、眼科、小儿外科、病理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生殖健康与不孕症专业12个学科为河北省卫计委所属的省级医学重点学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风湿免疫科、普通外科、胸外科5个学科为省级医学重点发展学科。医院多数临床科室为省内学术牵头单位,每年主办、承办国际、国内、省内等大型高层次学术会议交流近100多次。医院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引进先进技术,其中器官移植技术,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神经血管介入治疗技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心脏冠脉搭桥技术、各专业腔镜技术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新开展的TAVI技术、CAR-T技术等为疑难患者带来福音。医院高度重视医学科技研究。拥有河北省心脑血管病研究所、呼吸病研究所、消化病研究所、血液病研究所等21个医学研究所、中心、室。临床神经病学实验室为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血管稳态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血液病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神经病学实验室、河北省消化病实验室4个为河北省科技厅所属省级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心脑血管病协同防治中心是省内医疗系统仅有的一家建设于医院的中心。2017年度医院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10项、省自然基金项目、科技厅、卫生厅、中医局项目199项,各类横向课题25项。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2017年度河北医学科技进步奖64项。以独立完成单位发表的论文被SCI(E)收录121篇论著,影响因子在5.0以上12篇。在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中,我院综合排名第95位。19个专业位列前100名,其中神经病学位列第9名;眼科学位列第31名;心血管外科学第38名;心血管病学第39名;护理学第39名。医院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16个专业为博士学位培养点,34个专业为硕士学位培养点;拥有6项省级精品课程;年均培养博士研究生22人,硕士研究生374人。医院以严控基础质量为立院之本,实现了全程、全员医疗质量控制管理。积极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在省内率先开通一站式预约诊疗中心、肿瘤诊疗会诊中心、院内会诊系统等,全年365天开诊、急诊24小时接待患者,良好的行业作风、优秀的人才队伍、精湛的医疗技术、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及人性化服务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消防安全培训进科室

按照消防“四个能力”工作建设要求和我院2014年消防安全工作计划安排,7月22日,保卫处聘请“石家庄五进消防知识宣传培训中心”专家,走进腺体外科教室开展了“消防知识培训进科室”宣教活动。 宣教中,主讲教官章波通过近年来重大火灾案例,讲解了预防火灾的重要性、消防法、防火基本观念、火灾的种类、浓烟的危害、高楼防火、逃生方法、灭火器的类型和正确使用方法等。课上,大家认真听讲,详细记录笔记。课后护士长还针对以前遇到的消防问题与教官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培训,科内人员基本了解了消防知识,增强了消防安全意识,掌握了消防自救方法。 今后,保卫处将对全院开展“消防知识培训进科室”活动,增强职工消防安全意识,提高火灾应急处置能力,熟练掌握初起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引导的处置程序等,真正做到“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 文:保卫处 李围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排卵期同房后小腹发胀怎么回事
冷启刚
回答: 排卵期同房后小腹发胀可能与生理性排卵反应、盆腔充血、泌尿系统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疾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观察休息、抗感染治疗、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1. 生理性排卵反应 排卵过程中卵泡破裂释放卵子可能刺激腹膜,导致短暂性小腹坠胀感。部分女性对前列腺素敏感性增高,可能引发子宫收缩性疼痛。这种情况通常伴随透明拉丝状白带增多,体温轻微升高,症状多在1-2天内自行缓解。建议避免剧烈运动,使用热水袋热敷下腹部帮助缓解不适。 2. 盆腔充血 同房时盆腔器官血流加速可能加重排卵期原有的充血状态。表现为下腹双侧对称性胀痛,可能放射至腰骶部,体位改变时症状明显。这与激素水平变化导致的血管扩张有关,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保持半卧位休息可减轻症状,避免频繁按压腹部。 3. 泌尿系统感染 同房后细菌逆行感染可能引发膀胱炎或尿道炎,出现下腹坠胀伴尿频尿急。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等。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菌药物。治疗期间需多饮水,每日保持1500-2000毫升饮水量。 4. 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组织在卵巢或直肠子宫陷凹处种植时,排卵期激素波动可能加重病灶充血。典型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深部性交痛,可能伴随排便疼痛。确诊需依靠腹腔镜检查,药物治疗可选择地诺孕素片、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散结镇痛胶囊等。建议记录疼痛周期与月经关系供医生参考。 5. 盆腔炎性疾病 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感染可能引发输卵管炎,表现为同房后持续下腹痛伴异常阴道分泌物。急性期可能出现发热,妇科检查可见宫颈举痛。需规范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多西环素片治疗,慢性期可配合康妇炎胶囊改善盆腔微循环。治疗期间应禁止同房,性伴侣需同步检查。 日常应注意观察症状变化,记录疼痛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适量增加南瓜、山药等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若胀痛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异常出血等情况,建议尽早就诊妇科进行超声检查与分泌物检测。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内分泌平衡,减少排卵期不适发生概率。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