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

医院类型:综合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神经内科、老年病科、肾脏内科、普外科、骨科、眼科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蚌埠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是集医疗、科研、教学、急救、预防、保健、康复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是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国家爱婴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的教学医院,蚌埠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先后获得“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省级“诚信医院”、“医德医风示范医院”以及“淮南市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

医院技术力量雄厚,综合实力强,设置床位1115张,职工1550余人,其中高级卫技人员120多人,设置40个临床医技科室。医院拥有“120”急救中心、影像中心、碎石治疗中心、肿瘤放射治疗中心、心脏中心、显微外科治疗中心、眼科疾病研究所以及设备先进的ICU、CCU。眼科是安徽省重点特色专科;神经内科是安徽省市级重点学科;骨科、心血管内科、普外科、神经外科、内分泌科、医学影像中心、儿科、重症医学科、妇产科、感染病科、烧伤整形外科、风湿病科等17个学科是淮南市重点学科及特色专科。

医院拥有SIEMENS64排128层螺旋CT、10M直线加速器、GE1.5T核磁共振、KODAKDR系统、SIEMENSARTISF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PHILIPSIE33彩超、GEVV7Pro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骨密度仪、体外循环机、后段玻璃体切割机等一大批先进的医疗设备,为临床检查诊断准确、快速、高效提供了有力保障。

医院新病房大楼是淮南市重点建设的一项民生工程,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楼高21层,设置床位760张,配有15个洁净层流手术间和设施先进的消毒供应中心、输液配置中心等,中心吸引、中心供氧、中央空调、床头传呼系统以及数字智能化系统一应俱全。医院还特别免费为每个床位配备了多功能陪护椅,极大方便了患者家属陪护。新病房大楼的启用将显著提升医院的总体实力、医疗服务水平和科教研能力,掀开了医院规模发展、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崭新一页。

医院数字化建设成绩显著。新HIS系统全面上线,通过电子病历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缩短了患者住院日,降低了医疗费用,提升了信息化水平。

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是淮南市最大的公立医院,具有60年的建院历史、优良创业传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伴随着新一轮医改的号角,市一院人将继续坚持公益性质,弘扬“诚信、求实、创新、奉献”的医院精神,秉承“诚信立院、质量建院、科技兴院、依法治院、勤俭办院”的办院方针,立足新起点,追求更高目标,着力打造医疗技术精湛、专科特色鲜明、医疗环境优美、管理人性化,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诊治为主,以创伤、微创、介入为特色的现代化三级甲等医院,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注重质量 不断深入医疗援藏工作

我省第12批援藏医疗队自2014年3于25日入藏以来,在冯希武队长的精心组织下,每位队员都积极开展工作,注重对口支援工作质量,不断将医疗援藏工作引向深入。 近期,援藏医疗队按照山南地区卫生局领导的要求,积极调研山南地区卫生实际情况,充分分析近年国家、西藏自治区和山南地区地委、行署下发的有关文件,初步制定了山南地区《等级医院评审实施方案》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年工作实施方案(2014-2015)》,以创建等级医院为载体,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以及监管体制等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推进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探索公立医院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完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医疗质量,推进绩效考核,打造县域医疗卫生中心,带动乡、村共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满足藏区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入藏后,召开了2次医疗队工作会议,每位队员汇报工作进展情况,队长组织学习援藏有关政策和要求,布置医疗队工作计划和安排,会上队员充分沟通交流,解决援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推进各项援藏工作。截止到2014年7月底,门急诊接诊病人765人次,成功抢救危急重症5例,重症病人转运监护2人次,参加院内会诊14人次,手术32例(其中急诊手术9例),专题讲座13次(培训人数400余人),开展新技术7项,建立超声工作站1个,各种检查检验2945人次,三下乡8次,外出现场采血32次195人份(采集全血52300ml),参与群体性发热调查2次,宣传栏2期,参与管理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被采纳16次,参与主持大型活动6次,打破多项援藏记录,得到地区卫生局和各受援单位的赞许。 医务科 冯希武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血压低压高是什么回事
邵自强
回答: 血压低压高可能由遗传因素、高盐饮食、肥胖、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更容易出现低压偏高。这类患者可能伴随血管弹性降低或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异常。日常需定期监测血压,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适当增加钾含量高的蔬菜水果如香蕉、菠菜等。若确诊为遗传性高血压,需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药物控制。 2、高盐饮食 长期摄入过量钠盐会导致血容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上升。患者可能出现晨起头晕、午后乏力等症状。建议逐步减少腌制食品、加工肉制品摄入,改用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烹饪时可使用柠檬汁、香草等天然调味料替代部分盐分,同时配合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3、肥胖 体重指数超过28时,脂肪组织分泌的炎症因子可能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典型表现为夜间打鼾、活动后气促。需要通过饮食控制将每日热量摄入减少500千卡,优先选择全谷物、优质蛋白如鸡胸肉、豆腐等。肥胖相关高血压可遵医嘱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氢氯噻嗪片等药物,但需注意监测电解质。 4、肾动脉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可能导致肾脏血流灌注不足,引发肾素大量分泌。这类患者往往伴有单侧腰痛、突发性血压波动。确诊需进行肾动脉造影或CT血管成像,轻度狭窄可使用培哚普利叔丁胺片改善,重度狭窄需考虑血管支架植入术。 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肿瘤或增生会导致醛固酮过度分泌,典型表现为顽固性低血钾伴肌无力。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增高。确诊后可通过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根治,术前需使用螺内酯片控制血压和血钾水平。 低压偏高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每日早晚各测量一次血压并记录,注意选择静息状态下测量。饮食上增加芹菜、海带等含钾丰富的食物,限制酒精摄入每日不超过25克。若调整生活方式后血压仍未达标,或出现视物模糊、胸痛等症状时,需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长期未控制的低压升高可能增加脑卒中、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风险。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