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槐荫人民医院

白领上班族成痔疮“红人”

时间:2012-06-16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以车代步、饮食精细、吃香喝辣、久坐办公及娱乐……这些看似舒适的“享受”,都为痔疮等肛肠疾病入侵身体提供了“良机”。教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是痔疮的高发人群,其久坐的职业特性更令痔疮患后难以治愈。

  俗话说“十人九痔”,患病人群之多使不少人认为痔疮是“小病”、未引起重视,实际上痔疮看似小,却易导致贫血、感染、皮肤湿疹等,严重影响日常活动,若不及时治疗,病灶不仅会不断加重还会引发肛周疾病,女性痔疮患者还可引发妇科炎症等并发症。

  上班族很容易患上痔疮,痔疮会影响人们的上班情绪。痔疮的疼痛也会折磨着人们,需要预防痔疮的人群该怎么“下手”呢?

  第一:预防便秘正常人每日大便1次,大便时间有早、中、晚饭后的不同习惯。正常排出的大便是成形软便,不干不稀,排便时不感到排便困难,便后有轻松舒适的感觉,这表明胃肠功能良好。如果大便秘结坚硬,不仅排便困难,而且由于粪便堆积肠腔,肛门直肠血管内压力增高,血液回流障碍而使痔静脉丛曲张形成痔疮。

  第二:注意孕期保健妇女妊娠后可致腹压增高,特别是妊娠后期,下腔静脉受日益膨大的子宫压迫,直接影响痔静脉的回流,容易诱发痔疮,此种情况在胎位不正时尤为明显。因此怀孕期间应定时去医院复查,遇到胎位不正时,应及时纠正,不仅有益于孕期保健,对于预防痔疮及其他肛门疾病,也有一定的益处。

  第三:保持肛门周围清洁女性阴道与肛门相邻,阴道分泌物较多,可刺激肛门皮肤,诱发痔疮。因此,应经常保持肛门周围的清洁,每日温水熏洗,勤换内裤,可起到预防痔疮的作用。

医院动态

更多 >

充满活力的槐荫人民医院特检科

槐荫人民医院医院特检科包括B超室、心电图室及动态心电图室三个部门,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壮大,在人员配备,机器设备,工作环境等各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该科现有五名工作人员,其中本科学历三人,大专学历一人,中专学历一人,中级职称三人,科室常年聘请省级医院主任专家坐诊,指导工作,极大的提高了科室的专业水平,方便了患者就医。 B超室从原有的便携式黑白机器到现在的以心血管为主的GE Vivid7 Pro及以腹部为主的ALOKA a10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系统,心电图室从原有的单导心电图机到现在的十二导全自动分析心电图机,2010年,医院又为科室更换了目前较为先进的动态心电图系统,至此,特检科在设备方面已经超过同级医院甚至达到省级医院的设备水平,为临床提供了更有力的技术支持。 科室现配有中央空调及集中供暖设备,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的就医条件。 目前特检科可提供腹部、妇科、胎儿、小器官、心血管及直肠腔内等各部位常规检查,与以往相比诊断更加严谨,特别是作为一所有肛肠特色专业医院的直肠腔内B超检查等更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科室人员一直钻研技术,以期为临床提供更有力的专业保障。 “给患者提供最大限度的服务”,这是特检科全体医务人员的宗旨。以病人为根本,以患者的利益为最高标准。尽管该科人员比较年轻,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但也正是因为年轻,使得整个更加富有活力、更加充满热情去钻研业务,提高技术水平。 “不管是“两好一满意”还是“三好一满意 ”,都是让我们提高技术,给病人解决问题。”在特检科,科室主任牟海萍这样定义医护人员的职责。 这个只有5个人的科室,在医院门诊楼二层西面,用“小而精”来形容十分恰当。虽然科室小,人少,但是科室人员干劲却不小。 由于专业的特点,刚毕业进科室的年轻人员光会看图像,缺少实际操作能力。而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特检人员,得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为了能尽快、尽早熟悉业务,练就一双火眼金精,给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特检科人员个个精神饱满,热情十足,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除了医院组织、科室组织的定期学习外,他们主要是自主学习,随时随地学,遇到不明白不懂的地方及时查阅资料,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和专家请教。 而由于占地面积小,门诊病房都在一座楼上,医院反而具有了人员集中,便于沟通协调的便利条件。平时特检科来了患者,可以根据患者的病因病理情况,随时和各科大夫或坐下来探讨,或打电话沟通。 由于医院地处省城,离省级大医院近,医院也接待了不少去过或想去省立医院的病人。这些患者很多是“揣着疑虑而来,带着满意回家”。“在槐荫医院做检查,技术不比大医院差,费用还低!”。来自患者的赞誉不正是医护人员孜孜以求的吗! 常规检查丝毫不差,不用等,不用靠,不用坐冷板凳,检查看病不用来回跑。既节约人力、物力,又节省费用。这样的服务不正是患者所需要的嘛!而就在这样的忙碌中,特检科的人们始终不忘夯实自身的根基,以求用更加过硬的技术和优质服务让患者受益。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反复鼻出血有哪些原因
王利一
回答: 反复鼻出血可能与鼻腔干燥、外伤、鼻炎、鼻中隔偏曲、血液疾病等因素有关。鼻腔黏膜受损、炎症刺激、血管异常或凝血功能障碍均可导致该症状,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处理。 1、鼻腔干燥 长期处于干燥环境或频繁挖鼻可能导致鼻腔黏膜水分流失,黏膜脆性增加易破裂出血。表现为少量鲜红色血液渗出,多发生于鼻中隔前下方。建议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避免用力擤鼻或揉搓鼻部。室内可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 2、外伤性因素 鼻部撞击或异物插入可直接损伤鼻腔血管,儿童常见因玩具或手指抠挖导致黏膜撕裂。出血量较大且突发,可能伴有局部疼痛。需立即压迫鼻翼止血,若异物残留需由医生专业取出。反复外伤可能形成鼻腔溃疡加重出血。 3、鼻炎发作 过敏性鼻炎或感染性鼻炎会引起黏膜充血水肿,频繁打喷嚏、擤鼻涕可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常伴随鼻痒、流涕等症状。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片等药物控制炎症,慢性患者需避免接触过敏原。 4、鼻中隔偏曲 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外伤导致的鼻中隔偏曲,会使凸起侧黏膜长期受气流冲击变薄,血管丛暴露易出血。多表现为单侧反复出血,可能伴有鼻塞。轻度可通过生理海水冲洗缓解,严重偏曲需考虑鼻中隔矫正术。 5、血液系统疾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或白血病等疾病会引发出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全身多部位自发性出血,鼻出血多为喷射状且难止血。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确诊后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输注血小板、注射重组人凝血因子等。 日常应保持鼻腔湿润,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鼻孔。出血时可坐位前倾,用手指紧捏鼻翼10分钟冷敷鼻梁。若每周出血超过3次、单次出血量超过50毫升或伴头晕乏力,需及时排查血液疾病。高血压患者需规律监测血压,儿童反复出血建议检查鼻腔是否有血管瘤等病变。冬季干燥季节可每日使用凡士林涂抹鼻腔前庭预防皲裂。 王利一主任医师北京医院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