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气道管理培训基地”在我院挂牌成立

时间:2013-10-29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2013年10月25日,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气道管理培训基地在我院挂牌成立,这也是华南地区首家全国气道培训基地。我院院长樊粤光教授,全国气道管理学组组长田鸣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魏华锋教授,广东省麻醉学分会名誉主委、中山大学陈秉学教授,广东省麻醉学分会副主委肖金仿教授和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秘书白雪老师参加了挂牌仪式。感谢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刘进教授、前任主委于布为教授和吴新民教授和学会全体专家的支持。

  迄今为止,全国已经建立了东(南京)南(广州)北(北京)中(郑州)四个全国气道管理培训基地。可以为全国的麻醉医生、急诊科医生、各地急救中心、ICU医生等相关需要进行气道管理的医护人员提供规范化的培训服务。

  要感谢多年来医院领导和各个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感谢麻醉科全体员工的长期不懈的努力。

  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气道管理培训基地(广中医一院培训基地)简介

  1.本基地是美国气道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气道管理学组》副组长单位和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分会《困难气道管理学组》组长单位。

  2.设计了具有特色的《困难气道处理ABS流程》

  科内多位专家应邀在国内外40多个城市、十几个大学主办的会议上进行演讲(包括全国五大麻醉会议),从北京到台湾,从中国到美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流程简单、易记、安全、快捷和有效。并得到了国内外数位著名专家的支持、鼓励和肯定。

  3.2010年举办了 《2010广州--国际困难气道研讨会》

  会议邀请了国内外顶尖的困难气道处理专家进行演讲和演示培训。来自全国20个省市的麻醉科、急诊科、ICU的专家、医生共240多人参加了这次培训班和研讨会。

  4.2011年举办了《2011广州中医药大学--耶鲁大学麻醉与气道论坛》

  论坛邀请了国内外著名大学的专家进行演讲。来自全国各地共200多位专家和医生参加了这次论坛。

  5 2013年举办了《2013广州中医药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气道管理论坛》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四位著名气道专家和国内著名气道专家进行演讲。来自全国各地19个省市(含北京上海新疆青海甘肃)共200多位专家和医生参加了这次论坛。

  6.因要求为全国11个省举办了六届具有特色的《麻醉科主任困难气道处理交流研讨班》

  每次10-15人,一对一为主任们提供服务。现在已经举办了六届,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各大学附属医院的麻醉科主任前来交流。

  7.举办了六届国家级和省级《困难气道处理实用新技术培训班》

  来自全国各地20多个省市(包含了十几所重点大学)的麻醉科主任、ICU主任和急诊科医生们600多人参加了我院培训班。

  8.接受了全国各级医院医生为期1周到2月的困难气道处理短期培训。

  我们根据各地医生的要求,随时接收短期的培训,既可针对某一项技术,如纤支镜的使用,逆行插管、喉罩的使用,急救技术的培训等……,也可以针对所有的工具进行相应的讲解,满足每一个人的需要。

  9.举办了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青年沙龙暨困难气道病例讨论会

  10. 为全国250多家医院免费进行困难气道处理培训

  11.下基层为各个医院进行系统讲座和培训

  12.接受国内外各地专家来我院就困难气道进行参观交流 ,已经接受了60多批国内外180多位主任,专家来我院交流,扩大了我院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13.在国内建成了首个《气道工具展览室》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在医院的支持以及国内外著名大学、医院的捐赠下,我们收集了国内外各种不同的气道工具,共11大系列500多件,有些工具是首次在中国大陆出现,有些工具还没有上市,希望给各位专家和学员做一个参考,在丰富多样的气道工具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器械来解决在各自医院碰到的气道问题,以造福于病人。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长江学者刘进教授参观后题词:“广中医一院(建立的)气道工具展览室是中国第一,中国最好,集中了麻醉科医生的智慧,代表了气道管理的方向。”中国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会长协和医院副院长姚尚龙教授参观后题词:“困难气道(工具)荟萃,气道管理领先。”感谢国内外许多著名教授的鼓励。

  14.在中华麻醉在线、新青年麻醉论坛和开通微博http://weibo.com/u/2758209677普及困难气道的技术和理念671229

  15.获得相关的科研资助

  《广东省医疗机构困难气道处理现状及发展策略》课题获得2011广东省科技厅资助,课题完成后可为学会制订相关指南提供部分参考

  《针刺介导Notch信号调节气道高反应性大鼠FOXP3/ROrt失衡的表达机制研究》2013年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16.发表了十几篇关于困难气道研究的论文。

  17.专著和参编

  ①独著《困难气道处理ABS流程和实践》即将出版

  ②参编《2009麻醉学新进展》编写工作,撰写《困难气道处理进展》

  ③参编《2013麻醉学新进展》编写工作,撰写《困难气道处理ABS安全快捷流程》

  主译困难气道专著2部即将出版。

  18.做插管器械的验证工作

  2009年,我院负责困难插管喉镜Airtraq视频喉镜的临床验证工作,现已通过国家注册并已在国内销售。

  19. 我院设计的相关气道产品获得国家12项专利

  20.气道工具研发获得的奖励

  《 困难气道处理ABS急救箱》获得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驼人医疗器械科技创新奖三等奖。

  《二氧化碳监测式光棒》获得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驼人医疗器械科技创新奖二等奖。

  《可视喉罩》以第2名的成绩获得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驼人医疗器械科技创新奖二等奖。

  21. 开展国内外交流:

  分别和美国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南加州大学、威斯康辛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布鲁塞尔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台湾和西班牙等几十个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22. 成立了《气道与中医药研究室》,走临床、教学、培训、科研和工具研发一体化的道路。

  23.获得政府部门支持

  我们申报的《困难气道处理适宜卫生技术推广项目》被广东省卫生厅遴选为向全省推广的30个适宜卫生技术推广项目之一,这也是麻醉学科唯一的一项。

  24.得到国内外著名专家的支持

  国内外许多著名专家先后来我院进行演讲、交流。包括美国气道管理学会前主席、耶鲁大学的Rosenblatt教授,耶鲁大学temple medical center主任Gary博士,耶鲁大学著名气道培训专家Dr.Kurup,N式喉罩研发者、耶鲁大学Dr. Vadiveli,耶鲁大学 Dr. Dabu-Bondoc、Dr. Qingbing Zhu,宾夕法尼亚大学终身教授、著名气道专家HuafengWei教授,宾大Joshua H.Atkins教授,宾大Jeff Mandel教授,宾大著名气道专家耳鼻喉科主任Natasha Mirza教授,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医学院、切尔西与威斯敏斯特医院麻醉药物、疼痛治疗与重症医学中心主任马大青教授,困难喉镜Airtraq的发明者、西班牙的Pedro博士,宾夕法尼亚大学Joshua H.Atkins 博士,南加州大学Martin Saiwong Mok教授,香港大学的Jacobus KF Ng教授,香港中文大学陈德威教授,英国皇家麻醉学院名誉院士、台湾大学范守仁教授、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第九届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吴新民教授,《英国麻醉学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第十届主任委员于布为教授,现任主任委员刘进教授,候任主委熊利泽教授,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会长姚尚龙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杨拔贤教授,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委薛张刚教授、米卫东教授,常委岳云教授、郭向阳教授、郭曲练教授、黄文起教授,全国高等麻醉学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邓小明教授,全国《气道管理学组》组长田鸣教授,副组长、卫生部北京医院左明章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医院邓晓明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徐军美教授,复旦大学李文献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王英伟教授、浙江省麻醉学会主委、浙江大学一院祝胜美教授、浙江大学钟泰迪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鲍红光教授以及国内著名的麻醉专家古妙宁教授、陈秉学教授、徐世元教授、赵国栋教授、佘守章教授、彭书?教授等。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