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中医科 (共22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中医科现有正式人员编制1l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1人,医师助理2人,另有3名退休返聘专家具有博士学位的有7人,硕士学位的有3人目前日门诊量400-500人次,年门诊量超过10万人次,居全院各科室前三位,在北京市综合医院中医科中也名列前茅2011年中医科被批准成为北京地区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建设单位。
在中药治疗不孕症、消化、呼吸、甲亢、心脑血管疾病、风湿病、乳腺病、皮肤病、颈腰椎病、运动损伤、痛证、中风后遗症等领域形成特色,并设立诊疗专台。
科室医师积极到基层进行中医药防病、保健方面的健康教育,每年举力、多次健康咨询和义诊活动201。年共有10余人次到基层开展中医诊疗服务,义务诊治患者600余人次。
2007年以来,科室深化8年制医学生的中医教学改革,建立起中医多维式教学模式和多站式考试模式加强了医学生对中医药理论的理解和兴趣,促进了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
中医科拥有较强的对外教学实力,已有来自美国、德国、日本、西班牙、巴西等许多国家的进修生、留学生数800余人次在中医科接受过培训。1997年起与西班牙塞维亚黄帝针灸协会建立合作,定期举办交流活动至今已办了9届。
近年来中医科医师负责国家级项目(《基于生物信息学和代谢组学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寒热证的标记物网络研究》)一项,参与并负责973课题子课题一项,负责首都科学发展基金项目一项,首都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课题一项,院级课题7项近三年来发表SCI论文5篇,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中医科是个团结、奋进、力求创新发展的集体,是有着良好医德医风传统的科室将尽一切可能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专业组建设
中医门诊在全面完成常见病种基础上,创立5-6个优势病种,重点发展以下几个专科:
1.中医中药介入辅助生殖技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辅助生殖技术全国领先,中医针灸在调节内分泌方面有确切效果,在辅助生殖前后介入,对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有益,在这方面配合生殖中心,形成新的创新点,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医疗和科研小团队,提高辅助生殖知名度的同时,逐步涉及不孕不育全领域,争取形成不育不孕治疗专项优势项目。
2.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医药可以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可以借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的先进的检查手段来评价中医中药的疗效。
3.中医中药在治疗皮肤病:目前西医皮科专家也使用中草药来保证临床疗效。这就提示我们经过专门而系统的中医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应该能取得比他们西医单纯辨病使用中药更好的临床效果。
4.中药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临床证实针灸、推拿、穴位贴敷、中药熏洗、刺血、穴位注射、牵引、内服中药、针刀等单一疗法对于各种骨伤和运动系统疾病有确切疗效,中医科可以依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和运动医学优势,发展综合上述单一疗法治疗无需手术的颈肩腰腿痛如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关节炎、肩周炎、网球肘、运动损伤等,形成专项治疗小组,如条件允许,争取成立颈肩腰腿痛保守治疗中心,形成特色。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召开2014年教学工作会暨教师节表彰会

9月11日下午,在第30个教师节之际,我院召开2014教学工作会暨教师节表彰大会。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宪,我院院长乔杰,副院长刘晓光、高炜,纪委书记刘东明等出席,医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教学管理委员会委员、招生工作组专家、医院教学评估专家、各科室教学主任、教学秘书、班主任、教育处工作人员、获表彰的教师等共10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教育处处长曾辉主持。 乔杰院长首先致辞。乔院长代表医院党政领导祝医院所有教师节日快乐,并对教师们为医院人才培养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乔院长从今年北医迎新会谈到了到自己刚入医学院时的情景,联想到自己学习工作中老师的培养和教育。她说朴实的行为承载着“厚道”的精神,从学生成长为教师,我们要继续传承。她通过运动医学科杨渝平获得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第一名,集体和个人付出与收获为例,指出北医三院精神正是融化在类似的一件件事情中。同时,乔院长也强调了住院医师基地培养的重要性,并强调教学是医院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正是有大家的无私奉献,三院才取得今天的好成绩。 随后,进行了教师节表彰及颁奖典礼。高炜副院长宣读了各类获表彰人员名单,与会领导和专家为获奖集体和教师颁奖。 接着,毛节明教授作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问题及建议”的报告,获得“2014年度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学团队奖”的骨科副主任宋纯理作了“培养优秀人才 建设一流学科”报告。毛节明教授通过分析北京市住院医师培训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指出在住院医师培养方面,老师要带好作风,认真负责,以身作则,注意细节;抓好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抓好各级查房同,使学生能够变被动为主动;要关心住院医师的成长。宋纯理介绍了骨科在医师培养中的经验和做法。 王宪副主任作总结发言。她肯定了此次颁奖、邀请老专家分析问题、优秀科室介绍经验相结合的会议形式,肯定了我院在教学工作中踏实的作风及取得的成绩。她说,医疗、教学、科研相互促进,北医三院多年来重视质量监督,重视转科学生的细节教育,难能可贵,相信这些做法会给北医的教育和三院发展带来很好的效果。王宪还就北医五年教改及北大教学政策进行了简要说明。最后她代表医学部领导感谢我院老师发扬北医“严谨、求实、厚道”的传统,把学生们培养成优秀的医疗人才。 附:北医三院2014年教师节表彰院内获奖名单 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3年度教学优秀科室 一等奖:心血管内科 二等奖:运动医学研究所、普通外科、骨科 三等奖:放射科、消化科、妇产科、麻醉科、呼吸科 二、北医三院2014年度青年教师授课比赛 一等奖:盖晓燕(呼吸内科) 二等奖:杜兰芳(急诊科)、张娟(儿科) 三等奖:胡凯(血液内科)、吴奉梁(骨科)、李磊(普通外科)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心梗心脏衰竭能治好吗
郝盼盼
回答: 心梗导致的心脏衰竭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并延缓病情进展,但难以完全治愈。心脏衰竭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器械植入、心脏康复训练、生活方式调整、手术治疗等。心肌梗死后的心肌细胞损伤不可逆,治疗目标以控制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为主。 1、药物治疗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片可减轻心脏负荷,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能降低心肌耗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片有助于延缓心室重构。利尿剂如呋塞米片可缓解水肿,地高辛片适用于合并快速房颤的患者。需定期监测电解质和肾功能。 2、器械植入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适用于心室收缩不同步的患者,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能预防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的猝死。这些器械通过电刺激改善心脏泵血效率,但需定期随访调整参数,电池耗尽时需更换装置。 3、心脏康复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氧训练和抗阻运动,能增强心肺功能储备。康复计划包含运动强度评估、呼吸训练、营养指导及心理疏导,需持续3-6个月。训练时需监测心率血压,避免诱发心绞痛。 4、生活方式干预 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控制液体量预防容量负荷过重。戒烟并避免二手烟,酒精摄入每日不超过15克。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4之间,睡眠时抬高床头可减轻夜间呼吸困难。 5、手术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适用于多支血管病变,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能改善瓣膜反流。终末期患者可考虑心脏移植,但供体稀缺且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心室辅助装置可作为过渡治疗或终点治疗。 患者应每日监测体重变化,3天内增长2公斤以上需就医调整利尿剂。遵循低脂低盐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预防感染。每3个月复查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下肢水肿加重时需及时就诊。长期规范管理可显著降低再住院率和死亡率。 郝盼盼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