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1、ERCP诊疗技术:适用于(1)疑有胆管结石、肿瘤、炎症、寄生虫或梗阻性黄疸者;(2)胆囊切除或胆道手术后复发者;(3)疑有胰腺肿瘤、慢性胰腺炎或复发性胰腺炎者;(4)上腹痛而疑有胰、胆疾病者;(5)胰胆疾患需内镜下治疗者;(6)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石性急性胰腺炎需紧急治疗者。其特点是这种诊疗技术为胆、胰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在国际上已成为上述疾病的标准治疗方式,避免剖腹之痛,微创、安全、恢复快、费用相对低廉。

2. 高频电及氩气刀息肉切除术:适应于消化道息肉的治疗。其特点是完全替代传统外科手术,微创、安全、恢复快、费用低。

3.食管狭窄扩张及食管支架置入术:适应于(1)食管炎性狭窄;(2)食管术后吻合口狭窄或肿瘤复发;(3)贲门失弛缓症;(4)晚期食管癌或贲门癌。其特点是微创、安全、恢复快、费用低。

4.肝、脾脏及胰腺疾病介入治疗技术:适用于(1)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2)肝血管瘤;(3)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4)脾大及脾功能亢进等。其特点是微创、安全、恢复快、费用相对低廉,对于无手术切除机会的肝癌为目前公认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5.HP-14C呼气试验幽门螺杆菌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可导致消化性溃疡、胃炎、胃癌、MALT淋巴瘤、消化不良、特发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缺铁性贫血、冠心病、脑血管病、慢性荨麻疹、某些口腔疾病等胃肠道和全身性疾病。本实验特点是为幽门螺杆菌(HP)检查的“金标准”。

科研成果:

电凝电切和氩气刀技术治疗消化道息肉;幽门螺杆菌C-14呼气实验在诊疗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ERCP技术在诊治胰胆管疾病中的应用;无痛胃肠镜技术在电子胃肠镜诊疗中的应用;电子染色技术在胃肠道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科室设备:

1.电子染色胃镜、肠镜:除进行常规诊疗外,本设备的染色功能对于消化道早期肿瘤的识别、炎症和血管等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2.电子十二指肠镜;

3.HP-14C呼气试验检测仪;

4.内镜治疗用先进设备:氩气刀等。

科室文化:

用我们最先进的技术和仁爱之心为病人的健康保驾护航,努力把科室建设成为区域性消化内科专业诊疗中心。

咨询电话:0536-5228093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分泌性中耳炎该如何预防
李延忠
回答: 分泌性中耳炎可通过保持鼻腔通畅、避免病原体感染、调节气压平衡、增强免疫力、及时治疗上呼吸道疾病等方式预防。该病多因咽鼓管功能障碍、病原体感染、过敏反应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 1、保持鼻腔通畅 定期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减少分泌物堆积,降低咽鼓管阻塞风险。感冒或鼻炎发作时可使用盐酸赛洛唑啉鼻用喷雾剂等减充血剂缓解鼻塞,但需遵医嘱控制使用周期。擤鼻涕时应单侧交替进行,避免用力过猛导致病原体逆行感染。 2、避免病原体感染 流感季节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洗手。儿童群体需按时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等,降低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体引发的继发性中耳炎概率。哺乳期婴儿宜采用半竖立位喂奶,防止乳汁反流至咽鼓管。 3、调节气压平衡 乘坐飞机或潜水时可通过咀嚼口香糖、做吞咽动作促进咽鼓管开放。急性鼻窦炎期间避免高空飞行或深潜,必要时使用伪麻黄碱片等药物帮助维持中耳压力平衡。游泳时佩戴专业耳塞,防止污水进入外耳道引发炎症扩散。 4、增强免疫力 保证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以及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猕猴桃等食物。规律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长期熬夜或压力过大会降低黏膜防御功能,建议保持7-8小时睡眠并适当进行正念减压训练。 5、治疗上呼吸道疾病 过敏性鼻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控制炎症,慢性鼻窦炎需配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排出。腺样体肥大儿童若出现夜间打鼾、张口呼吸等症状,需评估是否需行腺样体切除术以解除咽鼓管压迫。 日常需避免频繁掏耳损伤鼓膜,洗澡后及时擦干耳廓积水。出现持续耳闷、耳鸣或听力减退超过两周时,应进行声导抗测试和耳内镜检查。哺乳期母亲需注意喂养姿势,学龄前儿童建议每半年接受一次耳科保健筛查。急性期可局部热敷促进积液吸收,但禁止自行穿刺鼓室或使用偏方滴耳。 李延忠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