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人民医院

小儿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小儿一科注重新技术新项目开展,1994年开展小儿白血病的化疗,应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早幼粒白血病M3型;小儿头皮针代替骨穿针做小儿骨穿术;2000年积极开展雾化吸入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喘憋性肺炎;2006年开展咽拭子PCR技术检测呼吸道病毒,减少了抗生素的应用;2007年进一步推广小儿哮喘病的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推广患儿家长参与小儿哮喘病的综合治疗,提高了哮喘缓解率,减少了激素不良反应;加强小儿肺炎的呼吸道管理,强化拍背吸痰技术;开展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婴儿重症肺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综合防治小儿手足口病;协同ICU抢救成功多例心肺复苏病儿;2012年科室又开展了快速试纸法检测轮状病毒肠炎对糖吸收障碍的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

科研成果:

小儿一科科研、教学力量雄厚,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得省市奖励,其中,《一次性婴幼儿腰穿测压针》、《胸腔闭式引流器》获得国家专利;《胸腔闭式引流器》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使用新型专利证书;《先天性心脏病教学课件》获潍坊医学院临床教学优秀课件二等奖;《不同胎龄早期新生儿血中新铁铜及铁蛋白变化与出生体重的相关研究》通过潍坊市科技局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2012年开展的《快速试纸法检测轮状病毒肠炎对糖吸收障碍的诊断价值》已通过潍坊市卫生局局立项鉴定。

小儿科全体医护人员不断学习,积极进取,近几年发表省、国家级论文60余篇,主编儿科专著3部,副主编3部,参编10余部,发明专利3项。

科室设备:

小儿一科拥有小儿有创呼吸机、CPAP、远红外新生儿抢救台、新生儿培养箱、冷光源蓝光治疗仪、吸氧浓度监测仪、负压吸引装置、微量注射泵、输液泵、无痛快速过敏皮试仪、多功能监护仪、血氧脉搏监测仪、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末梢血糖仪、氧气泵雾化吸入仪、吸痰器、吸氧面罩、复苏气囊、气管插管等先进医疗及科研设备30余台套,为科室抢救重症病人,开展科研、教学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科室文化:

科室口号:

尊重病人、团结协作、技术创新、服务一流。

服务理念:

注重细节、精心服务。

质量理念:

认真严谨、精益求精、与时俱进。

科室目标及远景:

熟练开展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积极培养儿科专业人才,三年内建立三级学科。

联系电话:0536-5261677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乙流病毒感染怎么回事,怎么办
何洁
回答: 乙流病毒感染可能由免疫力低下、接触感染者、环境密闭、慢性基础疾病、病毒变异等原因引起,乙流病毒感染可通过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中医治疗、预防接种等方式治疗。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1、免疫力低下 免疫力低下可能导致乙流病毒感染,通常表现为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免疫力低下可能与营养不良、睡眠不足、压力过大等因素有关。建议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若症状严重,可遵医嘱使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病毒药物。 2、接触感染者 接触感染者可能导致乙流病毒感染,通常表现为咽痛、肌肉酸痛、头痛等症状。接触感染者可能与家庭聚集、公共场所暴露、未做好防护等因素有关。建议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若症状明显,可遵医嘱使用连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疏风解毒胶囊等中成药。 3、环境密闭 环境密闭可能导致乙流病毒感染,通常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环境密闭可能与通风不良、人群密集、空气干燥等因素有关。建议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加湿器,定期消毒。若症状持续,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复方氨酚烷胺片等对症药物。 4、慢性基础疾病 慢性基础疾病可能导致乙流病毒感染,通常表现为气促、胸闷、心悸等症状。慢性基础疾病可能与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因素有关。建议控制基础疾病,定期复查,避免劳累。若病情加重,可遵医嘱使用阿比多尔片、法匹拉韦片、玛巴洛沙韦片等抗病毒药物。 5、病毒变异 病毒变异可能导致乙流病毒感染,通常表现为高热不退、病情反复、并发症增多等症状。病毒变异可能与基因重组、抗原漂移、选择压力等因素有关。建议关注疫情动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前往高风险地区。若出现并发症,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炎琥宁、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 乙流病毒感染期间应注意休息,多饮水,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蒸蛋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的食物。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受凉。适当进行深呼吸、散步等轻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监测体温变化,如持续高热不退或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乙流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建议高危人群每年接种。 何洁副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