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人民医院

小儿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小儿一科注重新技术新项目开展,1994年开展小儿白血病的化疗,应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早幼粒白血病M3型;小儿头皮针代替骨穿针做小儿骨穿术;2000年积极开展雾化吸入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喘憋性肺炎;2006年开展咽拭子PCR技术检测呼吸道病毒,减少了抗生素的应用;2007年进一步推广小儿哮喘病的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推广患儿家长参与小儿哮喘病的综合治疗,提高了哮喘缓解率,减少了激素不良反应;加强小儿肺炎的呼吸道管理,强化拍背吸痰技术;开展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婴儿重症肺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综合防治小儿手足口病;协同ICU抢救成功多例心肺复苏病儿;2012年科室又开展了快速试纸法检测轮状病毒肠炎对糖吸收障碍的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

科研成果:

小儿一科科研、教学力量雄厚,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得省市奖励,其中,《一次性婴幼儿腰穿测压针》、《胸腔闭式引流器》获得国家专利;《胸腔闭式引流器》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使用新型专利证书;《先天性心脏病教学课件》获潍坊医学院临床教学优秀课件二等奖;《不同胎龄早期新生儿血中新铁铜及铁蛋白变化与出生体重的相关研究》通过潍坊市科技局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2012年开展的《快速试纸法检测轮状病毒肠炎对糖吸收障碍的诊断价值》已通过潍坊市卫生局局立项鉴定。

小儿科全体医护人员不断学习,积极进取,近几年发表省、国家级论文60余篇,主编儿科专著3部,副主编3部,参编10余部,发明专利3项。

科室设备:

小儿一科拥有小儿有创呼吸机、CPAP、远红外新生儿抢救台、新生儿培养箱、冷光源蓝光治疗仪、吸氧浓度监测仪、负压吸引装置、微量注射泵、输液泵、无痛快速过敏皮试仪、多功能监护仪、血氧脉搏监测仪、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末梢血糖仪、氧气泵雾化吸入仪、吸痰器、吸氧面罩、复苏气囊、气管插管等先进医疗及科研设备30余台套,为科室抢救重症病人,开展科研、教学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科室文化:

科室口号:

尊重病人、团结协作、技术创新、服务一流。

服务理念:

注重细节、精心服务。

质量理念:

认真严谨、精益求精、与时俱进。

科室目标及远景:

熟练开展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积极培养儿科专业人才,三年内建立三级学科。

联系电话:0536-5261677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马晓斌
回答: 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症状主要有发热、干咳、呼吸困难、乏力、肝脾肿大等。巨细胞病毒肺炎是由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1、发热 发热是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常见症状,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持续时间较长。发热通常伴随寒战和全身不适,使用退热药物效果可能不明显。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能出现持续高热,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抗病毒治疗。 2、干咳 干咳是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典型表现,咳嗽通常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粘液痰。咳嗽可能逐渐加重,尤其在夜间或平卧时更为明显。严重时可出现胸痛或胸闷感,影响正常呼吸功能。 3、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多出现在疾病进展期,表现为活动后气促或静息时呼吸费力。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双肺弥漫性间质性改变。严重者可出现低氧血症,需要氧疗支持。 4、乏力 乏力症状较为突出,患者常感到极度疲倦和体力下降。这与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和缺氧有关。乏力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即使其他症状缓解后仍可能存在。 5、肝脾肿大 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脾肿大,表现为右上腹或左上腹不适。实验室检查可见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这种情况提示可能存在全身性巨细胞病毒感染,需要全面评估和治疗。 巨细胞病毒肺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以防继发感染。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定期复查,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更昔洛韦注射液、缬更昔洛韦片等进行预防或治疗。出现持续发热、呼吸困难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