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病理科 (共11位医生)

科室简介

病理科成立于1976年,是全院建科最早的科室之一。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取自人体的组织(手术切除,活检)和脱落细胞进行大体和镜下病理学检查,特别是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和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必要时辅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殊染色以及分子检测来对疾病特别是肿瘤做出诊断,确定疾病的性质,明确肿瘤的分类,提供预后和预测指标,为病人的治疗提供依据。肿瘤的正确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前提,病理诊断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对肿瘤的分类除了临床特点外,更主要的是依据肿瘤的病理学形态和分子分型。病理医生虽然和病人直接接触的机会不多,但是每一个肿瘤病人的正确诊断都凝聚了病理医生的知识和辛勤劳动,病理医生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人员编制:病理科现有工作人员32名,临床和研究系列17名,其中高级职称8名(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2名),中级4名,初级4名,具有博士学位者10名,硕士学位3名;技术系列共15名,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9人,另有技术辅助人员3人。现任科主任曹登峰教授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附属约翰霍普金斯医院(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The Johns Hopkins Hospital) 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巴恩斯-犹太人医院 (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in Saint Louis, Barnes-Jewish Hospital) 从事临床病理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11年,2011年8月作为优秀人才(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引进到北京大学肿瘤&北京肿瘤医院病理科,他把世界一流医院在病理诊断、医疗教学和科研的先进理念引入到了病理科的日常工作和建设中。

临床工作:病理科实行一专多能的工作方式,各个亚专科病理都有专家提供权威的诊断意见,科内每天举行疑难病理讨论会。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患者至上,质量第一,严谨细致,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理念和作风,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病理诊断服务。病理科除承担本院每年门诊、住院患者各类标本的组织和细胞学病理检查诊断外,还为外院病人提供疑难病理的会诊服务。2011年外检量27000余例(其中8000例为外院会诊病例),细胞学8000余例,冰冻2600余例,免疫组织化学近10000例,分子病理1300余例(包括EBV病毒的检测,Her2基因扩增的检测,K-RAS/EGFR/BRAF等基因的分子检测等等)。

科研工作: 病理科目前拥有3位博士生导师,1位硕士生导师。科研方向包括肿瘤病理的形态学,发病机理和肿瘤标志物等。承担了多项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北京市重大项目课题,北京市回国留学人员启动项目等。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发表SCI论文29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获得北京市、卫生部多项科技进步奖。

教学工作:参加研究生、进修生和轮转医师的教学,已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博士研究生16名,博士后1名。全年定期参加多学科查房和教学活动,有经常性的临床病理讨论。每年举办2期病理进修医生培训班(6个月,12个月),每年培养6-12名病理进修医生。病理科实行和贯彻世界先进的病理教学理念,欢迎全国各地的病理医生来病理科进修。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9月健康大讲堂

主题:远离淋巴瘤困扰 日期:2014年9月13日(星期六) 时间:9:00-11:00 地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门诊三楼会议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2号 讲座题目1:如何读懂淋巴瘤病理诊断报告 内容简介:明确的病理诊断是实施科学规范治疗的前提,初诊为淋巴瘤的患者一定不要着急,您的首要任务是进一步明确诊断及病理分类和亚型。面对专业的病理诊断报告您是否感到一头雾水?您是否希望更详细地了解自己的疾病以配合治疗?来,战胜疾病从了解疾病开始,病理科专家带您读懂病理诊断报告。 主讲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 李向红 教授 李向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特聘专家,中国抗癌协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病理学分会委员。从事病理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外科病理及与之相关的分子病理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在淋巴瘤、肺癌和胃肠道肿瘤病理诊断领域经验丰富。 讲座题目2:怎样远离淋巴瘤 内容简介:告诉您淋巴瘤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如果被诊断为淋巴瘤,应如何与医生配合,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主讲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肿瘤内科 刘卫平 主治医师 刘卫平,主治医师 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目前工作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肿瘤内科。获得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内基金资助1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论着2部,参译论着1部。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优秀教师。 现场互动活动: 1. 邀请曾在我院治疗并已康复多年的淋巴瘤患者进行经验分享,帮助新诊断为淋巴瘤的患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2. 现场咨询问答(5个提问机会) 3. 现场有奖问答(5个答题机会)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北京癌症康复会 咨询电话:88121122 欢迎关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官方网站www.bjcancer.org 和官方微信获取最新科普讲座信息。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是什么
顾倩
回答: 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主要有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辅助器具使用等。小儿脑瘫通常由产前感染、早产、缺氧缺血性脑病、遗传代谢异常、新生儿黄疸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等症状。 1、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小儿脑瘫的基础治疗方法,通过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训练等方式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运动疗法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帮助患儿提高肌肉力量和协调性。作业疗法侧重于手部精细动作训练,如抓握、书写等。语言训练针对存在言语障碍的患儿,通过发音练习和语言理解训练改善沟通能力。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家长需配合治疗师制定个性化方案。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小儿脑瘫伴随的症状,如肌张力增高、癫痫等。常用药物包括盐酸替扎尼定片、巴氯芬片等肌松药,可降低肌张力改善运动功能。对于合并癫痫的患儿,可遵医嘱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左乙拉西坦片等抗癫痫药物。神经营养药物如胞磷胆碱钠胶囊、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可能有助于神经修复。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家长需观察患儿用药后的反应。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常见术式包括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肌腱延长术、骨关节矫形术等。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通过切断部分神经根降低肌张力,改善痉挛状态。肌腱延长术可纠正关节畸形,提高运动功能。骨关节矫形术用于矫正严重的骨骼畸形。手术需由专业团队评估,术后仍需配合康复训练,家长需做好术后护理工作。 4、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小儿脑瘫可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头针疗法刺激头部特定穴位,可能促进脑功能恢复。体针疗法通过针刺肢体穴位改善运动功能。推拿按摩可放松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中药治疗以活血化瘀、补肾益髓为原则,常用方剂如补阳还五汤、六味地黄丸等。中医治疗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治疗反应。 5、辅助器具使用 辅助器具可帮助小儿脑瘫患儿改善功能,包括矫形器、站立架、助行器等。踝足矫形器可矫正足下垂,改善步态。手部矫形器帮助保持功能位,便于进行日常活动。站立架辅助无法独站的患儿进行站立训练,预防骨质疏松。助行器如步行架、拐杖等帮助移动。辅助器具需根据患儿情况个性化配置,家长需定期检查器具适配性。 小儿脑瘫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早期干预效果较好。家长保持耐心,与医疗团队密切配合,定期评估治疗效果。日常生活中注意营养均衡,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适当进行水疗、马术治疗等趣味性康复活动。避免过度保护,鼓励患儿参与力所能及的活动。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关注患儿心理健康,营造积极康复环境。 顾倩副主任医师池州市人民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