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病理科 (共11位医生)

科室简介

病理科成立于1976年,是全院建科最早的科室之一。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取自人体的组织(手术切除,活检)和脱落细胞进行大体和镜下病理学检查,特别是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和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必要时辅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殊染色以及分子检测来对疾病特别是肿瘤做出诊断,确定疾病的性质,明确肿瘤的分类,提供预后和预测指标,为病人的治疗提供依据。肿瘤的正确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前提,病理诊断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对肿瘤的分类除了临床特点外,更主要的是依据肿瘤的病理学形态和分子分型。病理医生虽然和病人直接接触的机会不多,但是每一个肿瘤病人的正确诊断都凝聚了病理医生的知识和辛勤劳动,病理医生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人员编制:病理科现有工作人员32名,临床和研究系列17名,其中高级职称8名(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2名),中级4名,初级4名,具有博士学位者10名,硕士学位3名;技术系列共15名,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9人,另有技术辅助人员3人。现任科主任曹登峰教授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附属约翰霍普金斯医院(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The Johns Hopkins Hospital) 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巴恩斯-犹太人医院 (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in Saint Louis, Barnes-Jewish Hospital) 从事临床病理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11年,2011年8月作为优秀人才(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引进到北京大学肿瘤&北京肿瘤医院病理科,他把世界一流医院在病理诊断、医疗教学和科研的先进理念引入到了病理科的日常工作和建设中。

临床工作:病理科实行一专多能的工作方式,各个亚专科病理都有专家提供权威的诊断意见,科内每天举行疑难病理讨论会。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患者至上,质量第一,严谨细致,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理念和作风,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病理诊断服务。病理科除承担本院每年门诊、住院患者各类标本的组织和细胞学病理检查诊断外,还为外院病人提供疑难病理的会诊服务。2011年外检量27000余例(其中8000例为外院会诊病例),细胞学8000余例,冰冻2600余例,免疫组织化学近10000例,分子病理1300余例(包括EBV病毒的检测,Her2基因扩增的检测,K-RAS/EGFR/BRAF等基因的分子检测等等)。

科研工作: 病理科目前拥有3位博士生导师,1位硕士生导师。科研方向包括肿瘤病理的形态学,发病机理和肿瘤标志物等。承担了多项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北京市重大项目课题,北京市回国留学人员启动项目等。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发表SCI论文29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获得北京市、卫生部多项科技进步奖。

教学工作:参加研究生、进修生和轮转医师的教学,已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博士研究生16名,博士后1名。全年定期参加多学科查房和教学活动,有经常性的临床病理讨论。每年举办2期病理进修医生培训班(6个月,12个月),每年培养6-12名病理进修医生。病理科实行和贯彻世界先进的病理教学理念,欢迎全国各地的病理医生来病理科进修。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9月健康大讲堂

主题:远离淋巴瘤困扰 日期:2014年9月13日(星期六) 时间:9:00-11:00 地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门诊三楼会议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2号 讲座题目1:如何读懂淋巴瘤病理诊断报告 内容简介:明确的病理诊断是实施科学规范治疗的前提,初诊为淋巴瘤的患者一定不要着急,您的首要任务是进一步明确诊断及病理分类和亚型。面对专业的病理诊断报告您是否感到一头雾水?您是否希望更详细地了解自己的疾病以配合治疗?来,战胜疾病从了解疾病开始,病理科专家带您读懂病理诊断报告。 主讲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 李向红 教授 李向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特聘专家,中国抗癌协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病理学分会委员。从事病理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外科病理及与之相关的分子病理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在淋巴瘤、肺癌和胃肠道肿瘤病理诊断领域经验丰富。 讲座题目2:怎样远离淋巴瘤 内容简介:告诉您淋巴瘤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如果被诊断为淋巴瘤,应如何与医生配合,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主讲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肿瘤内科 刘卫平 主治医师 刘卫平,主治医师 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目前工作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肿瘤内科。获得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内基金资助1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论着2部,参译论着1部。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优秀教师。 现场互动活动: 1. 邀请曾在我院治疗并已康复多年的淋巴瘤患者进行经验分享,帮助新诊断为淋巴瘤的患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2. 现场咨询问答(5个提问机会) 3. 现场有奖问答(5个答题机会)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北京癌症康复会 咨询电话:88121122 欢迎关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官方网站www.bjcancer.org 和官方微信获取最新科普讲座信息。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大姨妈过后有异味什么原因
冷启刚
回答: 大姨妈过后有异味可能与阴道菌群失衡、经血残留、妇科炎症等因素有关。异味通常由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性阴道炎等疾病引起,也可能与个人卫生习惯不良相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自行用药。 1、阴道菌群失衡 月经期间阴道pH值改变,可能导致乳酸杆菌减少,有害菌过度繁殖。表现为灰白色分泌物伴鱼腥味,无明显瘙痒。需通过阴道微生态检测确诊,可遵医嘱使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调节菌群,或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抑制厌氧菌。 2、经血残留 经期结束后宫腔或阴道褶皱处可能残留少量经血,与细菌作用后出现腐败气味。建议使用温水清洗会阴,避免盆浴,选择透气棉质内裤。若持续超过3天需排除子宫收缩不良,可配合益母草颗粒促进宫腔排淤。 3、细菌性阴道病 加德纳菌等厌氧菌感染会导致分泌物增多且有明显腥臭味,可能伴随轻度灼热感。确诊需检测线索细胞,治疗常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栓或替硝唑栓,用药期间禁止性生活。 4、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假丝酵母菌过度繁殖可引起豆渣样分泌物伴酸臭味,伴随剧烈瘙痒。需显微镜检查菌丝确诊,常用克霉唑阴道片或硝酸咪康唑栓治疗,严重时口服氟康唑胶囊。 5、滴虫性阴道炎 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黄绿色泡沫状分泌物伴腐臭味,可能合并尿频尿痛。确诊需分泌物镜检,夫妻需同时口服甲硝唑片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日常需注意会阴清洁干燥,经期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避免使用含香精的护理产品。饮食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无糖酸奶有助于维持阴道微环境平衡。若异味伴随分泌物异常、瘙痒或疼痛,建议妇科就诊进行白带常规、HPV及TCT筛查,排除宫颈病变等器质性疾病。治疗期间禁止游泳、盆浴及性生活,配偶需同步检查治疗以防反复感染。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