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医学影像科 (共9位医生)

科室简介

医学影像科以肿瘤的诊断、分期及疗效评价为中心,承担全院的放射诊断工作。科室拥有国际一流的影像检查设备,于2010年国内率先引进高清CT扫描仪(宝石CT750 HD),2011年引进了国际顶级的3.0T MR 扫描仪(Discovery MR750)。目前科室拥有2台64排螺旋CT、3台MRI(1台3.0T,2台1.5T)、以及数字化胃肠造影机、数字化乳腺机,数字化X线机等先进的大型影像检查设备。医学影像科技术人员实力雄厚,目前科室拥有高级职称人员十余名,中初级职称人员若干,大部分临床医生具有博士学位。科室在科室主任及学科带头人的领导下,组成了一支集医、教、研于一体的优秀团队。科室以胃癌、直肠癌、乳腺癌、肝癌、肺癌、宫颈癌及食管癌等常见恶性肿瘤为中心,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在肿瘤诊断、精确分期、疗效评估和监测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和国内均享有较高的声誉。科室在肿瘤疗效评价方面处于国际上的领先水平,先后建立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肿瘤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的临床评效模型,在国际和国内率先将DWI应用于胃肠道癌肝转移、胃肠间质瘤、直肠癌、乳腺癌、食管癌、宫颈癌、肺癌、椎体转移瘤等体部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断与疗效评价,为肿瘤影像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在新技术应用方面,科室紧跟国际前沿。在CT能谱技术应用领域开展了国际前沿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引领了这一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和探索。在胃肠道影像学方面,科室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乳腺癌MR诊断及评效方面,科室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并在国内较早开展了乳腺癌筛查。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系统研究,目前已建立起科学规范的胃肠道影像检查体系并拥有国内一流的影像诊断团队。科室于2001年全面建成了PACS/RIS系统,在国内较早实现了医学图像和信息的全面数字化管理。建立的医学图像存储数据库不仅为培养影像人才提供了丰富宝贵的教学资源,更为医学研究的深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态、完整的影像数据基础。 科室承担973计划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发展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近年来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著150余篇,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Radiology, European Radi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等国际权威专业期刊和RSNA, ECR, ISMRM等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并被国际杂志多次引用。科室多年来承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医学影像教学工作,开设肿瘤影像诊断系列研究生课程,推动多层面、多模式的综合教学体系的建立。作为北京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单位之一,科室目前已培养博士16人,硕士11人。科室重视研究生培养,博士生获2010年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毕业生大多成为单位业务骨干,1人获优秀教学管理奖,6人参加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并取得优秀成绩。作为中国抗癌协会影像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科室始终倡导全国影像学科建设,推动地方影像专业委员会的成立。科室多次成功举办全国肿瘤影像学术大会和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为广大肿瘤影像医学工作者和科研人员提供多学科发展、交流的平台;每月组织肿瘤影像读片会,成功搭建了传播基于精细影像征象分析的诊断理念的大讲台;并通过中国抗癌协会组织全国肿瘤影像巡讲,普及肿瘤影像理念,确立及推进肿瘤规范化诊疗的进程,促进全国范围肿瘤影像专业水平的提升,极大的推动了我国肿瘤影像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9月健康大讲堂

主题:远离淋巴瘤困扰 日期:2014年9月13日(星期六) 时间:9:00-11:00 地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门诊三楼会议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2号 讲座题目1:如何读懂淋巴瘤病理诊断报告 内容简介:明确的病理诊断是实施科学规范治疗的前提,初诊为淋巴瘤的患者一定不要着急,您的首要任务是进一步明确诊断及病理分类和亚型。面对专业的病理诊断报告您是否感到一头雾水?您是否希望更详细地了解自己的疾病以配合治疗?来,战胜疾病从了解疾病开始,病理科专家带您读懂病理诊断报告。 主讲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 李向红 教授 李向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特聘专家,中国抗癌协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病理学分会委员。从事病理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外科病理及与之相关的分子病理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在淋巴瘤、肺癌和胃肠道肿瘤病理诊断领域经验丰富。 讲座题目2:怎样远离淋巴瘤 内容简介:告诉您淋巴瘤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如果被诊断为淋巴瘤,应如何与医生配合,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主讲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肿瘤内科 刘卫平 主治医师 刘卫平,主治医师 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目前工作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肿瘤内科。获得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内基金资助1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论着2部,参译论着1部。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优秀教师。 现场互动活动: 1. 邀请曾在我院治疗并已康复多年的淋巴瘤患者进行经验分享,帮助新诊断为淋巴瘤的患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2. 现场咨询问答(5个提问机会) 3. 现场有奖问答(5个答题机会)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北京癌症康复会 咨询电话:88121122 欢迎关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官方网站www.bjcancer.org 和官方微信获取最新科普讲座信息。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大姨妈过后有异味什么原因
冷启刚
回答: 大姨妈过后有异味可能与阴道菌群失衡、经血残留、妇科炎症等因素有关。异味通常由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性阴道炎等疾病引起,也可能与个人卫生习惯不良相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自行用药。 1、阴道菌群失衡 月经期间阴道pH值改变,可能导致乳酸杆菌减少,有害菌过度繁殖。表现为灰白色分泌物伴鱼腥味,无明显瘙痒。需通过阴道微生态检测确诊,可遵医嘱使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调节菌群,或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抑制厌氧菌。 2、经血残留 经期结束后宫腔或阴道褶皱处可能残留少量经血,与细菌作用后出现腐败气味。建议使用温水清洗会阴,避免盆浴,选择透气棉质内裤。若持续超过3天需排除子宫收缩不良,可配合益母草颗粒促进宫腔排淤。 3、细菌性阴道病 加德纳菌等厌氧菌感染会导致分泌物增多且有明显腥臭味,可能伴随轻度灼热感。确诊需检测线索细胞,治疗常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栓或替硝唑栓,用药期间禁止性生活。 4、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假丝酵母菌过度繁殖可引起豆渣样分泌物伴酸臭味,伴随剧烈瘙痒。需显微镜检查菌丝确诊,常用克霉唑阴道片或硝酸咪康唑栓治疗,严重时口服氟康唑胶囊。 5、滴虫性阴道炎 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黄绿色泡沫状分泌物伴腐臭味,可能合并尿频尿痛。确诊需分泌物镜检,夫妻需同时口服甲硝唑片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日常需注意会阴清洁干燥,经期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避免使用含香精的护理产品。饮食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无糖酸奶有助于维持阴道微环境平衡。若异味伴随分泌物异常、瘙痒或疼痛,建议妇科就诊进行白带常规、HPV及TCT筛查,排除宫颈病变等器质性疾病。治疗期间禁止游泳、盆浴及性生活,配偶需同步检查治疗以防反复感染。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