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肿瘤外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北京肿瘤医院肿瘤外科始建于1976年,是建所的主要骨干科室,建所时仅有50张床位、两个手术间、6位大夫和20余名护士。在徐光炜院长和历届外科主任的领导下,通过全体医务人员的艰苦奋斗,在短短25年时间里,完成了大量的临床工作,获多项部、市级科技成果奖,培养出了一大批研究生以及青年医师,现已成为我所集医、教、研为一体的重点科室。

北京肿瘤医院肿瘤外科现有200张床位,8个病区(外一病房--外七病房和ICU)、手术室、麻醉科、超声高能聚焦室、外科实验室、外科配液室和标本库。专业设置有:消化道肿瘤专业(胃癌组、大肠癌组、肝胆组),乳腺专业、头颈专业 、胸部肿瘤专业和妇瘤专业。其中胃癌专业组和乳腺癌专业组分别是北京市重点学科中主导科室。医疗上主要开展消化道肿瘤、乳腺肿瘤、胸部肿瘤、妇瘤、头颈部肿瘤的规范化手术治疗、辅助治疗和新辅助化疗、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和肿瘤的姑息治疗。强调协调规范化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关系是目前临床工作之重点。

北京肿瘤医院肿瘤外科现有正高职称医生7人,副高职称16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6人。现达到年住院患者3150人次,年住院手术2000人次,年门诊32000人次。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外科重视对后备力量和人才的培养。在短短1/4世纪里,已先后有23名研究生获得了博士或硕士学位,有300余名进修医师领取了毕业证书。

北京肿瘤医院肿瘤外科从建所至今,外科共发表了13部专著,163篇论文。承担国家科委攻关项目3项,获得卫生部、市卫生局、市科委等科研资助项目20余项。先后有23人次在全国、市或卫生局获科技成果奖。其中1985年乳腺癌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胃癌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为了术中能确定癌症的浸润范围及淋巴转移状况以及行手术方案,1989年外科对胃癌病人进行了放射免疫显像的研究,敏感性为64.5%。1992年在徐光炜院长的指导下,外科开始胃癌放射免疫导向手术的研究,其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均在90%以上,获得了1993年市科技成果二等奖。居国内领先地位。

北京肿瘤医院肿瘤外科在黄信孚教授的带领下,肝胆外科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黄信孚教授关于"肝癌生物学行为的研究及其临床应用",曾获市科技进步奖,并于2001年3月开展了我院第一例肝移植手术。

现在,北京肿瘤医院肿瘤外科正准备进一步健全科室,成立泌尿肿瘤和骨肿瘤专业病区,发展已有的专业优势,提高诊疗水平,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再创外科新辉煌。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9月健康大讲堂

主题:远离淋巴瘤困扰 日期:2014年9月13日(星期六) 时间:9:00-11:00 地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门诊三楼会议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2号 讲座题目1:如何读懂淋巴瘤病理诊断报告 内容简介:明确的病理诊断是实施科学规范治疗的前提,初诊为淋巴瘤的患者一定不要着急,您的首要任务是进一步明确诊断及病理分类和亚型。面对专业的病理诊断报告您是否感到一头雾水?您是否希望更详细地了解自己的疾病以配合治疗?来,战胜疾病从了解疾病开始,病理科专家带您读懂病理诊断报告。 主讲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 李向红 教授 李向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特聘专家,中国抗癌协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病理学分会委员。从事病理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外科病理及与之相关的分子病理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在淋巴瘤、肺癌和胃肠道肿瘤病理诊断领域经验丰富。 讲座题目2:怎样远离淋巴瘤 内容简介:告诉您淋巴瘤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如果被诊断为淋巴瘤,应如何与医生配合,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主讲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肿瘤内科 刘卫平 主治医师 刘卫平,主治医师 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目前工作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肿瘤内科。获得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内基金资助1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论着2部,参译论着1部。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优秀教师。 现场互动活动: 1. 邀请曾在我院治疗并已康复多年的淋巴瘤患者进行经验分享,帮助新诊断为淋巴瘤的患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2. 现场咨询问答(5个提问机会) 3. 现场有奖问答(5个答题机会)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北京癌症康复会 咨询电话:88121122 欢迎关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官方网站www.bjcancer.org 和官方微信获取最新科普讲座信息。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大姨妈过后有异味什么原因
冷启刚
回答: 大姨妈过后有异味可能与阴道菌群失衡、经血残留、妇科炎症等因素有关。异味通常由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性阴道炎等疾病引起,也可能与个人卫生习惯不良相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自行用药。 1、阴道菌群失衡 月经期间阴道pH值改变,可能导致乳酸杆菌减少,有害菌过度繁殖。表现为灰白色分泌物伴鱼腥味,无明显瘙痒。需通过阴道微生态检测确诊,可遵医嘱使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调节菌群,或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抑制厌氧菌。 2、经血残留 经期结束后宫腔或阴道褶皱处可能残留少量经血,与细菌作用后出现腐败气味。建议使用温水清洗会阴,避免盆浴,选择透气棉质内裤。若持续超过3天需排除子宫收缩不良,可配合益母草颗粒促进宫腔排淤。 3、细菌性阴道病 加德纳菌等厌氧菌感染会导致分泌物增多且有明显腥臭味,可能伴随轻度灼热感。确诊需检测线索细胞,治疗常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栓或替硝唑栓,用药期间禁止性生活。 4、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假丝酵母菌过度繁殖可引起豆渣样分泌物伴酸臭味,伴随剧烈瘙痒。需显微镜检查菌丝确诊,常用克霉唑阴道片或硝酸咪康唑栓治疗,严重时口服氟康唑胶囊。 5、滴虫性阴道炎 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黄绿色泡沫状分泌物伴腐臭味,可能合并尿频尿痛。确诊需分泌物镜检,夫妻需同时口服甲硝唑片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日常需注意会阴清洁干燥,经期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避免使用含香精的护理产品。饮食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无糖酸奶有助于维持阴道微环境平衡。若异味伴随分泌物异常、瘙痒或疼痛,建议妇科就诊进行白带常规、HPV及TCT筛查,排除宫颈病变等器质性疾病。治疗期间禁止游泳、盆浴及性生活,配偶需同步检查治疗以防反复感染。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