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肾癌黑色素瘤内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北京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内科,主要收治恶性黑色素瘤、晚期肾癌、尿路上皮癌、前列腺癌等其他泌尿系统肿瘤,是国内主要的肾癌与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中心。该科医疗技术力量雄厚,医生全部拥有博士学位,现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4名,临床护士17名,临床及科研型研究生10余名,开放床位25张,每年实际收治患者两千余例。其在晚期肾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及治疗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其病例规模、治疗手段以及疗效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科主任郭军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中国临床肿瘤协会(CSCO)执委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协会(CSCO)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协会(CSCO)肾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黑色素瘤研究联盟(Society for Melanoma Research)亚太地区主席,国际黑色素瘤基金会(MIF)海外咨询顾问。中国抗癌协会泌尿肿瘤分会常务委员,«NCCN肾癌诊治指南中国版»执笔人,«中国黑色素瘤诊治共识»及«中国黑色素瘤诊治指南»编写组执笔人。入选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十百千”卫生优秀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承担多项国家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并获得多项科研成果,每年承担着黑色素瘤及肾癌相关的新药临床研究工作。近5年来承担首发基金、863、国家自然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科委重点项目等多项,作为PI开展晚期肾癌及黑色素瘤临床研究多项,先后在多项国际医学杂志(JCO、EJC、CCR等)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发表多篇论文与临床研究。
  作为国内专门从事恶性黑色素瘤及肾癌临床治疗的主要研究中心,主要根据国际国内诊治规范对上述肿瘤开展规范化治疗,同时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采取综合治疗的模式,将患者的手术、放疗、化疗、靶向与生物治疗等有机结合起来治疗肿瘤,从而控制肿瘤病情,减轻病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
  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容易出现远处转移,而既往国内黑色素瘤手术治疗不规范,术后辅助治疗以小剂量细胞因子为主,病人出现远处转移后主要依靠化疗,药物少且有效率低。该科自专科建立后,根据国际黑色素瘤治疗治疗,进行规范化治疗,首先与外科联合,开展规范化手术切除,以及前哨淋巴结活检,进行准确临床分期。对于无远处转移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接受国际指南推荐的大剂量干扰素辅助治疗,并在此基础上联合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提高疗效,延缓复发与转移。而对于晚期黑色素瘤,依靠传统化疗基础上,先后开展了大剂量白介素-2治疗晚期黑色素瘤、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与热疗联合、化疗与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以及与介入科联合开展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治疗晚期黑色素瘤肝转移,而对于黑色素瘤肢体移行转移,全身化疗效果有限,2007年底该科率先于亚洲开展了隔离肢体热灌注化疗(ILI)治疗黑色素瘤肢体移行转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近年来该科在国内开展了伊马替尼治疗c-kit突变晚期黑色素瘤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不错的疗效,并成为国际上首个该项目的大宗临床研究,为黑色素瘤的靶向治疗做出了中国学者的贡献。而随着黑色素瘤靶向治疗的发展,该科开展了黑色素瘤的基因检测,对于有c-kit、BRAF等基因突变的黑色素瘤,一线治疗选择靶向药物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而对于非突变性黑色素瘤,采用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通过最近五年的努力,科室在黑色素瘤治疗上建立了自己的治疗指南,并将之作为经验编入中国黑色素瘤诊治指南。
  泌尿系统肿瘤是我国常见的肿瘤类型,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一旦出现远处转移,国内尚缺乏专门的治疗科室,该科是国内最早成立并专门治疗晚期泌尿系统肿瘤的科室。特别是对于晚期肾癌,无论是传统化疗,还是细胞因子治疗,疗效差,近年来随着靶向治疗的发展,晚期肾癌的治疗逐步进入了靶向治疗的时代,先后有索拉非尼、舒尼替尼、贝伐单抗、替西罗莫司、依维莫司、帕唑帕尼、阿西替尼等七项靶向药物上市用于晚期肾癌的治疗。该科参与了所有靶向药物的国际临床试验研究,拥有丰富的靶向治疗经验,特别是在靶向药物的治疗选择、以及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经验。近年来开展了靶向药物联合化疗提高单药疗效、及靶向药物联合治疗难治性晚期肾癌,特别是如肾肉瘤、集合管癌等非透明细胞癌拥有丰富的经验,而对于靶向药物治疗失败的后续治疗,尝试新的靶向药物及综合治疗,控制肿瘤病情,延长了患者生存。而对于其他泌尿系统肿瘤,如晚期尿路上皮癌、前列腺癌的治疗,该科也有丰富的经验,每年收治大量患者,取得不错的疗效。
  科室目标是建立有国际影响力的肾癌黑色素瘤科室,其定位为中国最好的黑色素瘤肾癌治疗中心,为我国的恶性黑色素瘤、肾癌以及其他泌尿系统肿瘤患者提供国际一流水平的治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9月健康大讲堂

主题:远离淋巴瘤困扰 日期:2014年9月13日(星期六) 时间:9:00-11:00 地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门诊三楼会议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2号 讲座题目1:如何读懂淋巴瘤病理诊断报告 内容简介:明确的病理诊断是实施科学规范治疗的前提,初诊为淋巴瘤的患者一定不要着急,您的首要任务是进一步明确诊断及病理分类和亚型。面对专业的病理诊断报告您是否感到一头雾水?您是否希望更详细地了解自己的疾病以配合治疗?来,战胜疾病从了解疾病开始,病理科专家带您读懂病理诊断报告。 主讲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 李向红 教授 李向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特聘专家,中国抗癌协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病理学分会委员。从事病理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外科病理及与之相关的分子病理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在淋巴瘤、肺癌和胃肠道肿瘤病理诊断领域经验丰富。 讲座题目2:怎样远离淋巴瘤 内容简介:告诉您淋巴瘤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如果被诊断为淋巴瘤,应如何与医生配合,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主讲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肿瘤内科 刘卫平 主治医师 刘卫平,主治医师 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目前工作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肿瘤内科。获得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内基金资助1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论着2部,参译论着1部。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优秀教师。 现场互动活动: 1. 邀请曾在我院治疗并已康复多年的淋巴瘤患者进行经验分享,帮助新诊断为淋巴瘤的患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2. 现场咨询问答(5个提问机会) 3. 现场有奖问答(5个答题机会)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北京癌症康复会 咨询电话:88121122 欢迎关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官方网站www.bjcancer.org 和官方微信获取最新科普讲座信息。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是什么
顾倩
回答: 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主要有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辅助器具使用等。小儿脑瘫通常由产前感染、早产、缺氧缺血性脑病、遗传代谢异常、新生儿黄疸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等症状。 1、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小儿脑瘫的基础治疗方法,通过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训练等方式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运动疗法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帮助患儿提高肌肉力量和协调性。作业疗法侧重于手部精细动作训练,如抓握、书写等。语言训练针对存在言语障碍的患儿,通过发音练习和语言理解训练改善沟通能力。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家长需配合治疗师制定个性化方案。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小儿脑瘫伴随的症状,如肌张力增高、癫痫等。常用药物包括盐酸替扎尼定片、巴氯芬片等肌松药,可降低肌张力改善运动功能。对于合并癫痫的患儿,可遵医嘱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左乙拉西坦片等抗癫痫药物。神经营养药物如胞磷胆碱钠胶囊、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可能有助于神经修复。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家长需观察患儿用药后的反应。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常见术式包括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肌腱延长术、骨关节矫形术等。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通过切断部分神经根降低肌张力,改善痉挛状态。肌腱延长术可纠正关节畸形,提高运动功能。骨关节矫形术用于矫正严重的骨骼畸形。手术需由专业团队评估,术后仍需配合康复训练,家长需做好术后护理工作。 4、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小儿脑瘫可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头针疗法刺激头部特定穴位,可能促进脑功能恢复。体针疗法通过针刺肢体穴位改善运动功能。推拿按摩可放松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中药治疗以活血化瘀、补肾益髓为原则,常用方剂如补阳还五汤、六味地黄丸等。中医治疗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治疗反应。 5、辅助器具使用 辅助器具可帮助小儿脑瘫患儿改善功能,包括矫形器、站立架、助行器等。踝足矫形器可矫正足下垂,改善步态。手部矫形器帮助保持功能位,便于进行日常活动。站立架辅助无法独站的患儿进行站立训练,预防骨质疏松。助行器如步行架、拐杖等帮助移动。辅助器具需根据患儿情况个性化配置,家长需定期检查器具适配性。 小儿脑瘫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早期干预效果较好。家长保持耐心,与医疗团队密切配合,定期评估治疗效果。日常生活中注意营养均衡,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适当进行水疗、马术治疗等趣味性康复活动。避免过度保护,鼓励患儿参与力所能及的活动。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关注患儿心理健康,营造积极康复环境。 顾倩副主任医师池州市人民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