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区医院

神经外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1992年以前,我院尚无专业的神经外科医生,大量颅脑损伤及高血压脑出血等急重症病人被迫转至北京市区救治,因我区距市区较远,交通不变,很多病人延误了最佳救治时机,导致很高的病残率、死亡率。为适应医学的发展和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1992年开始我院选派多名医师到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进修学习,返院后开始开展神经外科工作,于1993年开始初步开展各类颅脑损伤、脑出血的手术治疗,经过10年的努力,于2003年正式创立专业的神经外科病房,目前拥有床位数41张,包括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床位6张,神经外科专科医生11人,其中研究生学历4人,护士23人,科室设备齐全,拥有多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其中神经外科手术用显微镜一台,Karl-Storz神经内镜设备一套,各种专业的神经外科开颅器械和显微器械多套,心电监护仪7台,神经功能康复设备一套,脑功能治疗仪一台,开展了颅脑损伤、脑血管病(各类高血压脑出血、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锁骨下动脉狭窄(微创介入)、颅内肿瘤(垂体瘤、胶质瘤、脑膜瘤、听神经瘤等)、椎管内肿瘤、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神经干肿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尺神经炎、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颅骨整形修补、头皮和颅骨肿物等多种疾病的诊治工作,神经外科在颅脑损伤及脑血管病的诊治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平,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自1998年5月开始开展YL-I型颅脑穿刺针微创穿刺各类颅内血肿清除术,使脑血管病患者的生存及预后明显改善, 1998年获得《颅内血肿外科治疗与分析》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获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治疗》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2002年获得卫生部推广项目《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推广奖,是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治疗全国推广合作单位。我科与北京协和医院、天坛医院、宣武医院、301医院、北京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多家医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聘请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苏长保教授为我院神经外科名誉主任,定期来院查房及手术。神经外科在承担着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及实习工作同时,科室也非常重视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参加了北京市自然基金课题——《颅内血肿扩大与预后相关性课题》、国家“十一五”重大支撑项目子课题——《出血性脑血管病及淀粉样变脑血管病研究》及《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等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目前正在进行北京市科委《多种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研究》课题中脑出血及脑栓塞疾病模型的研究。神经外科同时还有一支优秀的护理团队,为病人的治疗、康复提供了良好条件,因为工作业绩突出,2011神经外科病房被卫生部授予“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称号,是全国唯一一家获得此项殊荣的二级医院。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小食堂与大营养

“酱牛肉还可以这样做,炒鸡蛋竟然可以不放油!” “这样的烹调方法能够很好地控制油和食盐的用量,口味又不受影响,病人肯定能接受,还可以回家试一试,孩子一定很喜欢……” “真希望下次还有这样的学习机会,能多学几道健康又好吃的菜。” 在一片称赞声中, “北京市临床营养治疗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营养膳食培训”活动圆满结束。 此次培训课程共六个学时,主要内容包括营养基础知识、常见食物营养成份和营养价值、医院治疗膳食烹饪要求和制备方法、食品卫生知识及配膳员服务礼仪规范等。课后针对培训内容进行了考核,不仅将所培训的知识进行了强化和梳理,同时,考核合格的营养厨师和配餐员还将取得医院营养科厨师及配膳员的上岗资格证书。 这次的培训不仅使每一位厨师和配膳员真正享受到了一次丰富的营养知识大餐,同时,大家对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 营养食堂厨师并不是传统意义上“食堂做饭的”,不但要掌握食品卫生知识,还应不断学习营养保健知识,了解住院患者的膳食特点,无论是普食、软食、半流食、流食等常规膳食,还是糖尿病、低盐、低脂等治疗膳食都与住院患者的康复密不可分,只有将烹饪技巧与营养知识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制备出既营养又美味的医院膳食。 而配膳员的工作也不只是“订饭,送饭”这样简单的重复,不但要求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还应该熟悉不同食物营养价值和医院不同膳食医嘱的适应症,必须运用所学的营养知识做好宣教和解释工作,避免不遵守膳食医嘱,随意为病人调换膳食种类,引起病情恶化或影响治疗效果。 本次培训的专家除了为我们进行精彩的讲座之外,还走进营养科治疗膳食配制间进行了现场指导,对我院营养科的工作给予了较高评价和充分的肯定;同时,对我院营养科将来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营养工作是临床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与药物、手术、心理、康复等治疗手段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临床营养治疗离不开医院膳食,必须加强营养厨师和配膳员的培训,做好住院患者的膳食管理,真正让营养食堂发挥医院第二药房的作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第一次啪啪啪会怀孕吗
曲中玉
回答: 第一次性行为有怀孕的可能,是否怀孕与性行为次数无关,主要取决于是否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及女性是否处于排卵期。怀孕需要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并成功着床于子宫内膜。 若在女性排卵期前后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即使为初次性交,精子进入阴道后可能通过宫颈管上游至输卵管,与排出的卵子相遇受精。女性排卵通常发生在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但个体差异较大,部分人可能出现意外排卵。此外,男性射精前分泌的前列腺液中可能含有少量精子,即使未在阴道内射精也存在低概率受孕风险。 若性行为发生在绝对安全期或正确使用避孕措施,则怀孕概率显著降低。绝对安全期需满足月经周期极度规律且排卵后超过48小时,但实际生活中难以准确判断。规范使用合格避孕套可达到较高避孕效果,但存在使用不当导致破裂或滑脱的风险。短效避孕药需要连续正确服用才能发挥避孕作用,紧急避孕药仅对服药前72小时内的性行为有效且成功率有限。 建议有性生活的女性记录月经周期,掌握基础避孕知识。若出现月经推迟、乳房胀痛等早孕症状,可使用早孕试纸检测或就医检查。无论是否首次性行为,若无生育计划均应采取可靠避孕措施,如正确使用避孕套、口服短效避孕药等。青少年及未婚人群更应重视性健康教育,必要时咨询专业医生获取科学避孕指导。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