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中医院

普外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外一科(即普通外科)是我院重点学科之一,是一个诊疗规范、技术精湛,医德高尚,既有中医特色,又能进行各种外科复杂手术的科室,涵盖中西医结合外科专业,包括甲状腺外科、乳腺外科、肝胆胰脾外科、胃肠外科、周围血管外科、烧伤整形外科专业。科室技术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3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3人。有市级科研成果2项,县级科研成果4项。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依据疾病的临床证型特点,辩证分析,采用标本兼治、内外兼施、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外科常见病、中医优势病种、围手术期中医干预病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擅长治疗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臁疮(下肢溃疡)、肠痈、筋瘤、肠结、烧伤、胁痛、气瘿、石瘿、乳核(急性乳腺炎)、乳岩(乳腺癌)等,先后开展了贴敷、箍围法、切开法、引流(扩创)、结扎、毫针刺法、艾条灸 、耳针、拔火罐、刮痧 、溻渍、砭镰 、穴位注射 、穴位贴敷、挂线 、缠缚等非药物中医特色疗法。

能独立完成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全切术、颈廓清术、乳腺癌根治术及改良根治术、肝叶切除术、半肝切除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胃癌根治术、全胃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大肠癌根治术、下肢周围血管手术,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疝修补术、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乳腺周围旋切术等微创手术。肝胆能运用常温下无血切肝技术进行各种肝叶切除,包括左右半肝切除,中肝切除。胆囊手术包括胆囊癌根治、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肝内外胆管结石等复杂胆道手术。胰腺良恶性肿瘤的切除或根治性手术,门脉高压症断流手术等,另外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在市内处于先进水平。各种血管手术已普遍开展,中西医治疗周围血管疾病效果明显,常规开展胃癌根治术、结直肠癌根治术、小肠肿瘤切除术及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开展甲状腺腺叶切除、大部切除、甲状腺全切及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炎有独到之处,开展乳腺腺叶切除、乳腺癌改良根治及乳腺癌根治术。对各种腹壁疝、切口疝及复发疝根据病情相应采取传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烧伤整形利用整形美容技术及微创理念开展了体表瘢痕、巨大黑色素痣、体表肿瘤切除、巨乳缩小术、腋臭微创治疗等整形美容手术。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新门诊病房综合大楼投入使用 外科及门诊系列科室搬入“新家”

近日,我院新门诊病房综合大楼搬迁计划所涉及的外科系统临床科室及全部门诊顺利完成了搬迁,并开始了正常的医疗工作,新大楼正式投入使用。 7月1日早晨,喜庆的爆竹声,拉开了科室搬迁的帷幕。搬迁前夕,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召开搬迁动员协调会,确立了分批搬迁、安全有序、责任到人的原则,要求各科室充分准备,听从指挥,保障病人安全,全力确保搬迁期间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各搬迁科室在医院制定的新病房大楼整体搬迁方案基础上,根据各自科室的具体情况,设计搬迁方案和应急预案,将病人安全作为首要条件,尽可能减少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医生、护士提前进入新大楼熟悉环境,整理物品;提前与患者沟通,使患者明白搬迁后不会影响治疗,让病人有安全感。其间,各临床、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为搬迁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便利和保障。 目前,新搬入的科室运行良好,新大楼、新设施、新环境,受到了职工及患者的一致好评。“新大楼走廊宽敞、病房温馨、环境整洁、设计人性化,越看越舒服”,这是医护人员听见患者、家属说得最多的赞美词。 我院新门诊病房综合大楼建设项目是全县2012年度十件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新门诊病房综合大楼占地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9792平方米,设计主楼地上9层,地下1层,裙楼7层,开设病床300张,集门、急诊、医技、住院功能于一体。该工程于2012年2月开工建设,2012年11月16日大楼封顶。新大楼正式启用后,我院的编制床位数达到了800张,最大限度地缓解了病人住院床位紧张的压力,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就医环境和就医条件,住院环境、医疗条件将实现新的飞跃。 新门诊病房综合大楼布局科学、结构合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按照使用方便化、分区科学化、流程最优化的理念对住院区域进行划分。地下一层为停车场;地上一层主要用于办理出、入院手续及提供配套服务;二层为门诊、医学检验科、彩超、心电图、脑电图室等医技辅助检查科室;三层为病理科、手术室、ICU(重症医学科);五层为产科;六层至九层为骨伤科、妇科、外一科、外二科、外三科、外四科等科室标准病房。该门诊病房综合大楼的投入使用,为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创造了一个方便、快捷、舒适、有序的候诊住院环境,对改善群众就医环境、推进我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保障全县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女性漏尿怎么治疗比较好
张龙
回答:女性漏尿可通过行为训练、药物治疗及手术干预综合改善。盆底肌锻炼和膀胱训练是基础治疗手段,严重者需考虑尿道中段悬吊术等外科方案。 一、非手术治疗方案: 凯格尔运动是改善压力性尿失禁的核心方法,通过规律收缩盆底肌群增强尿道括约肌力量。建议每日进行3组训练,每组收缩10-15次,持续6-8周可见效。膀胱训练需记录排尿日记,逐步延长排尿间隔至2.5-3小时,配合抑制尿急的分散注意力技巧。生物反馈治疗借助仪器可视化指导肌肉收缩,适合动作不协调者。电刺激疗法通过低频电流激活神经肌肉,每周2次,12周为疗程。 二、药物与手术选择: 米多君等α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可增加尿道闭合压,但需监测血压变化。雌激素软膏适用于绝经后黏膜萎缩者,需配合阴道局部给药。当非手术方案无效时,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是金标准术式,采用聚丙烯吊带加强尿道支撑,微创手术住院仅需2-3天。单切口迷你吊带术创伤更小,适合轻度脱垂患者。膀胱颈悬吊术适用于合并膀胱膨出者,需开腹或腹腔镜操作。 日常需控制体重指数在24以下,减少咖啡因及碳酸饮料摄入。棉质透气内裤需每日更换,排尿后从前向后擦拭。可选用成人护理垫应对急迫性尿失禁,但不宜长期依赖。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改善核心肌群协调性,避免跳绳、蹦床等高腹压活动。心理疏导对混合型尿失禁尤为重要,认知行为疗法可缓解焦虑性尿频。产后42天起应系统进行盆底康复,更年期女性建议每年评估盆底功能。合并慢性咳嗽或便秘需同步治疗原发病,减少腹压增高的诱发因素。 张龙副主任医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