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中医院

急诊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莒县中医医院急诊科,是县区及周边地区急诊急救站点,肩负着急危重症救治及重大事故的抢救和处理。经过几代老一辈专家们的不懈努力,已使急诊科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窗口。

莒县中医医院急诊科急诊急救特色:院前急救与市120急救中心联动,24小时候诊,随时出车,随叫随到,有求必应。车上有完善的医疗设备和精干的医护人员,能进行基本的医疗操作。绿色通道的建立,对于危重病人的抢救争取了时间,尤其对猝死病人的心肺复苏成功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在业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莒县中医医院急诊科中毒抢救特色:急诊科对于各种农药中毒、安眠药中毒、有机毒素中毒等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对众多中毒病人作出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

莒县中医医院急诊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大承气汤灌肠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耳穴压豆法配合降压药治疗高血压病、刮痧法治疗中暑、耳穴压豆治疗失眠、中药热腌包外敷治疗寒性腹痛、水针疗法治疗急性尿潴留等。方法简便,价格低廉,疗效确切,深受广大患者喜爱。

莒县中医医院急诊科拥有一支技术过硬的专业医疗队伍,医德高尚、经验丰富,以救死扶伤为己任,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每年抢救危重病人千余人次,抢救成功率在97%以上。急诊科医疗专业梯队合理,副高级职称以上1人,中级3人,初级2人,有着奉献自己、服务社会的工作态度和勇于进取、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我们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优质的医疗服务效力于社会,服务于莒县的广大人民群众。

科室电话:6881127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新门诊病房综合大楼投入使用 外科及门诊系列科室搬入“新家”

近日,我院新门诊病房综合大楼搬迁计划所涉及的外科系统临床科室及全部门诊顺利完成了搬迁,并开始了正常的医疗工作,新大楼正式投入使用。 7月1日早晨,喜庆的爆竹声,拉开了科室搬迁的帷幕。搬迁前夕,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召开搬迁动员协调会,确立了分批搬迁、安全有序、责任到人的原则,要求各科室充分准备,听从指挥,保障病人安全,全力确保搬迁期间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各搬迁科室在医院制定的新病房大楼整体搬迁方案基础上,根据各自科室的具体情况,设计搬迁方案和应急预案,将病人安全作为首要条件,尽可能减少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医生、护士提前进入新大楼熟悉环境,整理物品;提前与患者沟通,使患者明白搬迁后不会影响治疗,让病人有安全感。其间,各临床、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为搬迁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便利和保障。 目前,新搬入的科室运行良好,新大楼、新设施、新环境,受到了职工及患者的一致好评。“新大楼走廊宽敞、病房温馨、环境整洁、设计人性化,越看越舒服”,这是医护人员听见患者、家属说得最多的赞美词。 我院新门诊病房综合大楼建设项目是全县2012年度十件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新门诊病房综合大楼占地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9792平方米,设计主楼地上9层,地下1层,裙楼7层,开设病床300张,集门、急诊、医技、住院功能于一体。该工程于2012年2月开工建设,2012年11月16日大楼封顶。新大楼正式启用后,我院的编制床位数达到了800张,最大限度地缓解了病人住院床位紧张的压力,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就医环境和就医条件,住院环境、医疗条件将实现新的飞跃。 新门诊病房综合大楼布局科学、结构合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按照使用方便化、分区科学化、流程最优化的理念对住院区域进行划分。地下一层为停车场;地上一层主要用于办理出、入院手续及提供配套服务;二层为门诊、医学检验科、彩超、心电图、脑电图室等医技辅助检查科室;三层为病理科、手术室、ICU(重症医学科);五层为产科;六层至九层为骨伤科、妇科、外一科、外二科、外三科、外四科等科室标准病房。该门诊病房综合大楼的投入使用,为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创造了一个方便、快捷、舒适、有序的候诊住院环境,对改善群众就医环境、推进我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保障全县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宝宝蜕皮怎么回事
曲中玉
回答: 宝宝蜕皮可能由生理性蜕皮、皮肤干燥、湿疹、接触性皮炎、鱼鳞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加强保湿、外用药物、调整环境湿度等方式缓解。 1、生理性蜕皮 新生儿出生后2-3周可能出现全身性蜕皮,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因胎儿期皮肤长期浸泡在羊水中,出生后接触空气导致表层角质脱落。无须特殊处理,避免强行撕扯皮屑,用温水轻柔清洁即可。蜕皮期间可涂抹婴儿专用润肤乳帮助皮肤屏障修复。 2、皮肤干燥 秋冬季节或过度清洁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受损,表现为局部白色鳞屑伴轻微瘙痒。建议将洗澡水温控制在38℃以下,每周使用婴儿沐浴露不超过3次。洗后3分钟内涂抹含神经酰胺的润肤霜,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尿素软膏或维生素E乳膏。 3、湿疹 过敏性体质或衣物摩擦可能引发湿疹,常见面部、肘窝处红斑伴脱屑。家长需避免给宝宝穿化纤衣物,哺乳期母亲应忌食海鲜。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慢性脱屑可配合使用他克莫司软膏,同时持续使用雅漾三重修护霜等医用润肤剂。 4、接触性皮炎 尿布、洗涤剂等刺激物接触可能导致会阴部或四肢蜕皮,伴随红肿。应立即停用可疑产品,用清水冲洗患处。渗出期可用生理盐水湿敷,干燥脱屑期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配合氧化锌软膏隔离刺激。 5、鱼鳞病 遗传性角化障碍疾病表现为全身皮肤干燥、菱形鳞屑,寒冷加重症状。需终身坚持保湿护理,冬季每日涂抹含10%尿素的润肤乳。继发感染时可短期使用复方酮康唑乳膏,严重者需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口服阿维A胶囊。 家长应每日检查宝宝皮肤状态,洗澡时间不超过10分钟,选择无香精的弱酸性洗护产品。卧室湿度建议维持在50%-60%,贴身衣物选用全棉材质。若蜕皮伴随发热、脓疱或面积持续扩大,需及时就诊儿科或皮肤科。哺乳期母亲注意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B族等营养素,有助于改善宝宝皮肤代谢。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