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理疗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理疗是物理治疗的简称,是通过物理治疗仪产生各种物理因子(电,光,声,磁,热等)作用于人体,引起局部或全身的生理效应,从而起到治疗的作用,有别于放疗(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放射性疗法)。

我院理疗科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逐渐发展,现已成为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科室。现设有1个诊室,5个治疗室,共有10名医技护人员,其中高级职称人员4人。

我科现可以开展的治疗项目有:中频电、高频电,磁疗,超声波,半导体激光,超激光,紫外线,红外线等。物理治疗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骨科:骨质疏松,腰椎间盘突出,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膝关节韧带和半月板损伤,颈腰椎病变,膝关节退变,骨质增生,骨折延迟愈合,骨折后关节功能障碍,肩周炎,腕管综合症,腱鞘炎。外科:软组织损伤,瘢痕组织粘连,注射后硬结,术后感染,乳腺炎,疖痈,蜂窝织炎,肛周炎,痔疮。妇科:盆腔炎,附件炎,妇科手术后。内科:气管炎,肺炎恢复期,哮喘。神经科:面神经炎,股外侧皮神经炎,肋间神经痛,三叉神经痛。五官科:咽喉炎,中耳炎,鼻炎,副鼻窦炎,颞颌关节功能紊乱拨牙后感染,口腔粘膜溃疡,慢性唇炎,麦粒肿。

我科拥有全省唯一一台骨质疏松治疗仪,对于骨质疏松症,骨折延迟愈合疗效显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山医大二院主办的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山医大二院网讯 8月8日至10日,由山医大二院主办的省医学会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在太原召开,来自省内各市县医疗机构精神卫生专业医师、学校及社会心理咨询机构、企事业单位精神卫生及心理工作代表130余人,就精神卫生疾病的诊治和预防工作进行了交流和研讨。省卫计委巡视员王俊,山医大二院副院长张进,省精神病学专业委主委张克让、副主委田峰等领导出席。 张进副院长在欢迎词中简要介绍了山医大二院概况,并指出山医大二院主办的这次年会以“精神心理疾病的优化治疗和临床路径”为主题,组织大家学习研讨交流,将为我省精神卫生事业在技术水平、服务理念、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做大、做强,为提高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做出贡献。他代表年会主办方向为此次年会顺利举行做出贡献的各单位和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各位代表要珍惜机会,以饱满的热情参加此次会议,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祝各位代表学习愉快!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工作、社交和生活节奏加快,各种竞争和利益调整使人际关系复杂,致使一些身体素质差、抗压能力低的人容易焦虑、抑郁,引发各种精神卫生类疾病。山医大二院精神卫生科主任田峰教授介绍,近年来精神卫生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高发疾病中的一类,国家卫计委2013年一项调查显示,我国15岁以上人口患病率达13.47‰,重症病率达9.66‰。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精神障碍在我国的总负担排名首位,已超过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因此调高对精神卫生疾病的诊和治预防水平,是卫生系统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会议特邀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于欣教授、安定医院马辛教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方贻儒教授,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王斌洪教授,分别进行了题为《精神病学的现状和未来》《精神疾病快速综合治疗》《精神疾病全程综合治疗》《精神分裂症一体化策略》的专题讲座;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刘军,山西省医学会秘书长郝慧琴、医疗机构研究所所长李梅,分别作了题为《中国现代心理治疗的发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路径管理》的专题报告。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之外,会议还组织了3个由省内外知名专家主持的“卫星会”,代表和专家围绕治疗预防工作中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提问、答疑等互动式的研讨和交流。 (任晓辉) 山医大二院宣传部编发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耳洞涂了碘伏很痒热怎么回事,怎么办
徐建威
回答: 耳洞涂了碘伏后出现瘙痒和灼热感,可能与碘伏刺激、过敏反应或局部感染有关。可通过停止使用碘伏、冷敷缓解、局部清洁、外用抗过敏药膏、就医处理等方式改善。建议避免抓挠,保持耳部干燥,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诊。 1、碘伏刺激 碘伏作为消毒剂可能对皮肤产生轻微刺激,尤其是新打耳洞的敏感部位。其氧化性成分可能破坏皮肤屏障,引发短暂灼热感和瘙痒。表现为涂抹后局部发红、轻微刺痛,通常1-2小时自行缓解。处理时可用生理盐水冲洗残留碘伏,避免重复涂抹。若需继续消毒,可更换为苯扎氯铵溶液等低刺激性产品。 2、过敏反应 部分人群对碘伏中的聚维酮碘成分过敏,接触后可能出现接触性皮炎。典型症状包括剧烈瘙痒、皮肤肿胀、丘疹或渗出,严重时伴随耳垂发热。可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炎症,口服氯雷他定片抗过敏。家长需注意儿童耳洞护理期间若出现此类反应,应立即停用碘伏并用清水彻底冲洗。 3、继发感染 耳洞未完全愈合时使用碘伏可能破坏局部微环境,反而增加细菌感染风险。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侵入会导致瘙痒加重,伴随黄色分泌物和持续灼痛。需每日用无菌棉签蘸取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清洁创面,严重时需医生开具莫匹罗星软膏。感染期间禁止佩戴耳饰,避免挤压患处。 4、皮肤干燥 碘伏的酒精成分会溶解皮脂,导致耳周皮肤干燥脱屑,引发瘙痒不适。表现为皮肤紧绷伴有细小白屑,无红肿渗出。可薄涂凡士林或红霉素软膏保湿,避免使用含香精的护肤品。日常护理改用无醇型消毒剂如氯己定溶液,保持耳部清洁的同时减少刺激。 5、创伤反应 新穿孔的耳洞组织处于修复期,接触消毒剂可能延缓愈合过程。创面肉芽组织对化学刺激敏感,产生针刺样痒感伴局部发热。建议改用脉冲式冲洗法清洁,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修复。愈合期间避免游泳、桑拿等可能污染创面的活动。 耳洞护理期间应选择透气性好的钛合金或医用钢耳钉,每日旋转饰品防止粘连。饮食上减少海鲜、辛辣食物摄入以降低炎症反应概率。若瘙痒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耳垂化脓、淋巴结肿大,需排除镍金属过敏或特殊病原体感染,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恢复期避免侧卧压迫患耳,睡眠时可将枕头垫高促进血液循环。 徐建威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