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呼吸内科成立于1958年,于1996年专业独立,沿革至今。我科现有工作人员29名,科室主任:高立伟;护士长:高淑敏。共有医生12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6名。护理人员17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5名,护士6名。

我科现有床位42张,其中抢救室1张床位,危重病床2张床位,医疗保险病房4张床位,普通病房35张床位。

我科现有西门子伺服300i呼吸机,博雅PV101BIPAP通气机等国内外先进仪器20余台。

我科收治本专业各种疾病,如重症肺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咯血待查、间质性肺病、肺癌、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结节病、ARDS、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肺栓塞导。尤其擅长重症哮喘、肺癌、咯血、COPD、肺心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诊断抢救工作。

80年代后期,在我市率先开展了纤维支气管镜的临床诊治工作,到目前为止,诊治例达到了3000余例,为全市之冠。

90年代,在我市率先开展了全肺大容量灌洗治疗煤工尘肺的工作,并获得了省科技成果三等奖,为全省之冠。

90年代中期,率先开展了经纤准支气管镜微波治疗中心型肺癌的临床工作,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与影像科合作,开展了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诊治工作,治疗数300余例。

多年来,应用呼吸机辅助/控制通气已成功的抢救了上百例危重患者(如COPD,肺心病呼衰患者,ARDS等),为全市之冠。

90年代中期,在我市率先应用CPAP通气机辅助呼吸,治疗重症哮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局全市之冠。

2002年,开展了博利康尼混悬液恒温雾化吸入治疗危重型哮喘及COPD、肺心病呼衰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至今该项工作已普遍开展,局全市之冠。

2002年8月份,开展了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的多导睡眠临测工作及BIPAP治疗的临床工作,至今例数已经超过二百余例。

2007年以来,我科与放射科合作,率先开展了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肺癌及肺癌合并大咯血为全市之冠,并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发表了相关专业论文数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喝牛奶就拉肚子怎么回事
李辉
回答: 喝牛奶后拉肚子可能与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过敏、胃肠功能紊乱、肠道感染、炎症性肠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乳糖酶、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是最常见的原因,由于体内缺乏乳糖酶,无法分解牛奶中的乳糖,导致腹泻、腹胀等症状。建议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牛奶,或在饮用前服用乳糖酶片。乳糖酶缺乏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也可能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症状通常在饮用牛奶后30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 2、牛奶蛋白过敏 牛奶蛋白过敏属于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常见于婴幼儿。表现为饮用牛奶后出现腹泻、皮疹、呕吐等症状。需严格避免含牛奶蛋白的食物,可选择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牛奶蛋白过敏可能伴随其他过敏症状,如湿疹或哮喘。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症状变化。 3、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功能紊乱可能导致对牛奶不耐受,常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可能与压力、作息不规律等因素有关。建议少量多次饮用牛奶,配合益生菌调理肠道菌群。胃肠功能紊乱通常表现为间歇性症状,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改善。 4、肠道感染 急性肠道感染后可能出现暂时性乳糖酶缺乏,导致饮用牛奶后腹泻。常见于轮状病毒感染后,可持续数周。此时应避免饮用牛奶,待肠道功能恢复后再逐渐尝试。肠道感染可能伴随发热、呕吐等症状,需及时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5、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肠病患者可能对牛奶不耐受。这类疾病通常伴有慢性腹泻、腹痛、体重下降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药物控制炎症。炎症性肠病需要长期管理,患者应定期复查。 对于喝牛奶后拉肚子的情况,建议先从饮食调整入手,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检查。平时可尝试少量饮用酸奶等发酵乳制品,其中乳糖含量较低。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若确诊为乳糖不耐受,可选择添加乳糖酶的奶制品或植物奶替代。家长需特别注意婴幼儿的饮食反应,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喂食并咨询医生。 李辉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