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

胃肠外科 (共13位医生)

科室简介

1958年,医院建院时即设大外科,以普外专业为主。大外科开放床位80张。第一任科主任蔡庆昌于建院当年就独立开展开胸直视下二尖瓣分离术,期间三医院外科名声大震。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一批正规院校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源源不断地被分配或调入大外科(其中有周长霖、郭继先、耿海、哈淳华、付杰让、段文智等)。六、七十年代三医院大外科在晋、冀、蒙一带颇有名气,慕名前来就诊的有雁北十三县和大同市、内蒙集宁、丰镇、河北张家口一带病人。

文化大革命初期蔡庆昌被提升为副院长,王宗逞出任第二任科主任。王宗逞是一位出色的外科医生,能完成开颅、开胸、开腹及脊柱四肢的大部分手术。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骨科、脑外科相继成为独立科室,大外科仅剩普外、胸外、泌外三个专业,拥有床位60张。王宗逞主任调离本院。

哈淳华被任命为第三任科主任。这一时期大外科业绩丰硕,并成功地举办华北普外会议及山西省外科进修班。各大院校实习生也多起来。

1988年大外科改建,普外科独立建科,床位编制45张,段文智出任第四任科主任。至1991年段文智被提升为副院长。

杜新华出任第五任科主任。在医院的大力扶持下,年青一代经过近十年的努力使普外科再创辉煌。至今普外科已拥有普外胃肠、普外肝胆、普外急症、普外肛肠4个亚专业科室。2008年普外科总床位达116张,拥有医师40名,高级职称医师16名,年手术量近3000台。

2008年普外胃肠科主任杜新华,副主任马轶明,护士长赵义芬,床位36张。共有医师12名,护士13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6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4名,副主任护师1名,护师4名,护士8名。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喝牛奶就拉肚子怎么回事
李辉
回答: 喝牛奶后拉肚子可能与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过敏、胃肠功能紊乱、肠道感染、炎症性肠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乳糖酶、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是最常见的原因,由于体内缺乏乳糖酶,无法分解牛奶中的乳糖,导致腹泻、腹胀等症状。建议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牛奶,或在饮用前服用乳糖酶片。乳糖酶缺乏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也可能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症状通常在饮用牛奶后30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 2、牛奶蛋白过敏 牛奶蛋白过敏属于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常见于婴幼儿。表现为饮用牛奶后出现腹泻、皮疹、呕吐等症状。需严格避免含牛奶蛋白的食物,可选择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牛奶蛋白过敏可能伴随其他过敏症状,如湿疹或哮喘。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症状变化。 3、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功能紊乱可能导致对牛奶不耐受,常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可能与压力、作息不规律等因素有关。建议少量多次饮用牛奶,配合益生菌调理肠道菌群。胃肠功能紊乱通常表现为间歇性症状,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改善。 4、肠道感染 急性肠道感染后可能出现暂时性乳糖酶缺乏,导致饮用牛奶后腹泻。常见于轮状病毒感染后,可持续数周。此时应避免饮用牛奶,待肠道功能恢复后再逐渐尝试。肠道感染可能伴随发热、呕吐等症状,需及时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5、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肠病患者可能对牛奶不耐受。这类疾病通常伴有慢性腹泻、腹痛、体重下降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药物控制炎症。炎症性肠病需要长期管理,患者应定期复查。 对于喝牛奶后拉肚子的情况,建议先从饮食调整入手,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检查。平时可尝试少量饮用酸奶等发酵乳制品,其中乳糖含量较低。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若确诊为乳糖不耐受,可选择添加乳糖酶的奶制品或植物奶替代。家长需特别注意婴幼儿的饮食反应,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喂食并咨询医生。 李辉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