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郊人民医院

胸外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组织党员干部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本报讯(李雅楠报道)为了进一步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我院党支部在建党93周年华诞之际,组织党员及中层领导干部赴沈阳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党员们在这里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7月13日上午,党员们在博物馆解说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包括序厅在内的7个展厅和10余个大型场景。博物馆通过大量文物、历史照片、及多种现代化展示手段,真实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策划、发动 “九·一八”事变及对我国东北进行残酷殖民统治的屈辱历史。生动再现了从1931年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十四年遭受奴役、奋起抗争的历史画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和全国人民一道不屈不挠、浴血奋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通过参观学习,教育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既学习革命精神,又增加阅历,振奋精神。党员们纷纷表示,要牢记党的历史,坚持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努力工作,为医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儿童c反应蛋白高发烧
周小凤
回答: 儿童C反应蛋白高伴随发烧可能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风湿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肿瘤等因素有关。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水平升高通常提示体内存在炎症或感染。儿童出现发烧且C反应蛋白升高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完善血常规、病原学检查等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是导致儿童C反应蛋白升高和发烧的常见原因,如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这类感染通常表现为持续高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开具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抗生素进行治疗。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体温变化,遵医嘱按时给药,并保证孩子充足休息。 2、病毒感染 部分病毒感染如流感、手足口病等也可能引起C反应蛋白轻度升高和发烧。病毒感染通常伴有流涕、咽痛、皮疹等表现。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利巴韦林颗粒等抗病毒药物,以及对症治疗的布洛芬混悬液。家长应让孩子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 3、风湿免疫性疾病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风湿免疫性疾病可导致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和长期发热。这类疾病常伴有关节肿痛、皮疹等症状。治疗可能需要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甲氨蝶呤片等免疫调节药物。家长需定期带孩子复诊,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4、血液系统疾病 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疾病可引起C反应蛋白异常升高和反复发热。患儿可能同时出现面色苍白、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等表现。确诊需要骨髓穿刺等检查,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等。家长应配合医生做好患儿的营养支持和感染预防。 5、肿瘤性疾病 某些实体肿瘤如神经母细胞瘤也可能导致C反应蛋白升高和发热。这类疾病通常伴有体重下降、局部肿块等症状。诊断需要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活检,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家长需关注孩子的整体状况,及时向医生反馈病情变化。 儿童出现C反应蛋白高伴发烧时,家长应注意监测体温变化,保持室内适宜温湿度,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如米粥、蒸蛋等。鼓励孩子多饮水,避免剧烈运动。发热期间可适当减少衣物帮助散热,但需避免受凉。若孩子精神差、进食少或出现抽搐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恢复期应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定期复查C反应蛋白等指标直至恢复正常。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