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胃肠外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胃肠外科(原肿瘤外科,2013年根据医院专业化发展更名为胃肠外科)是一所以手术治疗为主,集临床、科研、教学、预防为一体的先进临床科室。是承德地区最早成立的肿瘤治疗科室,拥有我地区最具权威的肿瘤治疗专家。30余年来已收治数万例肿瘤患者。现有医护人员25人,其中有正副教授、主任医师6人,开放床位33张。

胃肠外科在消化道肿瘤的诊治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胃癌、大肠癌等5年治愈率达65%以上。胃癌手术依据术前分期、外科分型、生长方式分型、转移淋巴结及浆膜分型等,以无瘤原则为基础,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并在手术治疗之后,依据临床病理分期有选择地采用辅助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明显提高了治愈率。在大肠癌诊治方面:保留植物神经直肠癌切除术、超低位直肠(距肛门3厘米)癌保留肛门,使90%以上直肠癌病人免于腹壁造口之苦,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率先开展结、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扩大淋巴结清除术,降低了局部复发率;结合辅助化疗、放射等治疗方法,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治愈率达65%以上。胰腺癌全胰切除及胰十二指肠切除、腹腔巨大肿瘤切除、脾脏肿瘤以及常见复发癌二次根治术等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尤其腹腔镜辅助的胃癌、结、直肠癌手术具有腹部切口小、手术操作精细、肠胃道干扰小、视野清楚、出血少、手术中肿瘤受挤压少,手术后恢复快,手术后肠粘连少及手术后疼痛轻、并发症比较低等优点,其具有传统开放手术无法比拟的微创效果,越来越得到患者的接受。

胃肠外科历史悠久,较早地建立起肿瘤诊断,手术治疗等规范性、个体化综合治疗体系,紧跟国内、国际发展步伐,始终走在本省前列。本着严格尊重科学原则,我们有完善的恶性肿瘤术前分期,术前辅助化疗、放疗,术前专家会诊 ,术中严格的无瘤观念,并运用无瘤技术。术中应用癌浆膜面封闭胶,减少瘤体的翻动、骚扰,预先瘤体血供的阻断,规范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手术结束前蒸馏水、化疗药物术野冲洗,术后依临床病理分期制定合理的化疗方案。术后完善的复诊、随访机制。科室以手术治疗肿瘤为主,强调肿瘤初次治疗的重要性,手术以解剖清晰、出血少、时间短,损伤小,手术彻底、局部复发率低为特点。在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控制恶性肿瘤的复发及转移方面均取得极好的成效,使各种肿瘤的远期疗效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我科的肿瘤诊治水平、治疗观念多次得到国内知名专家的赞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总拉肚子大便不成形是什么原因
姜金波
回答: 总拉肚子大便不成形可能与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肠道感染、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原因有关。腹泻伴随大便性状改变通常由消化吸收障碍或肠道蠕动异常导致,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饮食不当 短期内摄入过量生冷、辛辣或高脂食物可能刺激肠道蠕动加快。过量饮用咖啡因饮料或酒精会抑制肠道水分吸收。此类情况通常表现为暂时性腹泻,调整饮食结构后症状可缓解。避免食用未彻底加热的肉类、未洗净的蔬菜水果,减少乳糖不耐受人群的乳制品摄入。 2、胃肠功能紊乱 长期精神紧张或作息紊乱可能导致自主神经调节异常。胃排空加速与小肠传输时间缩短会导致食物残渣水分吸收不足。这类腹泻多伴有腹胀、肠鸣,建议通过规律作息、腹部热敷改善。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微生态制剂调节菌群。 3、肠道感染 细菌性痢疾或病毒性肠炎会引起肠黏膜充血水肿。致病微生物产生的毒素可导致分泌性腹泻,典型表现为水样便伴腹痛。需进行粪便常规检查确认病原体,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诺氟沙星胶囊、盐酸小檗碱片等药物。 4、肠易激综合征 内脏高敏感性及脑肠轴调节异常是该病主要特征。腹泻型患者常见排便急迫感与不成形软便,症状多在情绪波动后加重。治疗需结合心理疏导,可遵医嘱使用匹维溴铵片、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调节肠道功能。 5、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会引起持续性肠道黏膜损伤。病变肠段无法正常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导致慢性腹泻伴黏液脓血便。确诊需依赖结肠镜检查,急性期需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泼尼松龙片控制炎症反应。 长期腹泻患者需记录每日排便次数与性状变化,避免高纤维及产气食物。注意补充淡盐水预防脱水,烹饪时保证食材新鲜并充分加热。若腹泻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体重下降、血便等情况,应立即进行肠镜等专项检查。日常可适当补充锌元素帮助肠黏膜修复,但所有药物使用均需经专业医师评估。 姜金波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肛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