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

关节康复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关节康复科现有高、中、初级医务人员6名,康复治疗师2名,下设理疗、针灸、推拿、伤科并开设16张床位,拥有许多大型康复医疗设备,如:日本双牵进口牵引床,多台进口及国产短波、超短波及微波设备,多台低中频理疗仪器,脑电仿生治疗仪,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还有超声波、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多台进口CPM机(腕、肘、膝、髋)及多台进口红外线。

目前关机康复科以关节病为优势病种的多种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手段突显,在长宁乃至上海及周边地区有一定影响。科室开设有颈肩腰腿痛、颈椎病、穴位注射、小针刀、浮针等专科门诊。科室坚持以中医非药物治疗方法为特色,以针刺、艾灸、推拿、刺血、电针 刮痧、整脊、拔罐、穴位注射、小针刀、穴位贴敷、埋针、埋线、火针等为主要康复方法,辅以中药内服、外敷、熏洗等,并借鉴现代康复医学的物理疗法、运动疗法、职业疗法、心理疗法等在现有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独特的中西医结合特色技术机制,对颈椎病、肩周炎、腰突症、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急慢性软组织损伤、人工膝、髋关节置换术后、各类骨折术后等导致的疼痛、功能障碍康复疗效显着,同时对中风后遗症、骨质疏松症、面瘫、三叉神经痛、头痛、头晕、耳鸣、失眠、慢支及免疫力低下者的治疗也效果显着。

郭艳明,关节康复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1990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系,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退行性改变、肩周炎、膝骨关节炎、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众多疾病导致的颈肩腰腿痛,在针灸、刺络拔罐、穴位注射、耳针、火针及康复理疗等的非手术疗法方面有较深造诣,同时运用中西医结合对耳鸣,中风后遗症,面瘫的治疗有独到经验。在“治未病”方面,冬病夏治对慢支、哮喘、免疫力低下及关节炎患者有20年临症经验 。并有多篇文章在国家及核心期刊上发表,作为第一负责人或负责人之一参与区及市级课题多项。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反复鼻出血有哪些原因
王利一
回答: 反复鼻出血可能与鼻腔干燥、外伤、鼻炎、鼻中隔偏曲、血液疾病等因素有关。鼻腔黏膜受损、炎症刺激、血管异常或凝血功能障碍均可导致该症状,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处理。 1、鼻腔干燥 长期处于干燥环境或频繁挖鼻可能导致鼻腔黏膜水分流失,黏膜脆性增加易破裂出血。表现为少量鲜红色血液渗出,多发生于鼻中隔前下方。建议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避免用力擤鼻或揉搓鼻部。室内可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 2、外伤性因素 鼻部撞击或异物插入可直接损伤鼻腔血管,儿童常见因玩具或手指抠挖导致黏膜撕裂。出血量较大且突发,可能伴有局部疼痛。需立即压迫鼻翼止血,若异物残留需由医生专业取出。反复外伤可能形成鼻腔溃疡加重出血。 3、鼻炎发作 过敏性鼻炎或感染性鼻炎会引起黏膜充血水肿,频繁打喷嚏、擤鼻涕可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常伴随鼻痒、流涕等症状。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片等药物控制炎症,慢性患者需避免接触过敏原。 4、鼻中隔偏曲 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外伤导致的鼻中隔偏曲,会使凸起侧黏膜长期受气流冲击变薄,血管丛暴露易出血。多表现为单侧反复出血,可能伴有鼻塞。轻度可通过生理海水冲洗缓解,严重偏曲需考虑鼻中隔矫正术。 5、血液系统疾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或白血病等疾病会引发出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全身多部位自发性出血,鼻出血多为喷射状且难止血。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确诊后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输注血小板、注射重组人凝血因子等。 日常应保持鼻腔湿润,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鼻孔。出血时可坐位前倾,用手指紧捏鼻翼10分钟冷敷鼻梁。若每周出血超过3次、单次出血量超过50毫升或伴头晕乏力,需及时排查血液疾病。高血压患者需规律监测血压,儿童反复出血建议检查鼻腔是否有血管瘤等病变。冬季干燥季节可每日使用凡士林涂抹鼻腔前庭预防皲裂。 王利一主任医师北京医院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