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中心医院

眼科中心 (共9位医生)

科室简介
眼科中心以WHO防盲合作中心、全国防盲指导办公室为依托,是省卫生部“百万贫困白内障”手术定点单位,科医人公司准分子激光全国培训基地。现拥有床位25张,博士后1人,硕士研究生5人。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及住院医师9人,主管护师 3人,护士 10人。目前诊疗技术全面,涵盖了眼科所有专业病种。开展的专业主要有屈光不正、白内障、青光眼、玻璃体视网膜病、斜弱视、角膜病、眼外伤、眼整形美容等。尤其代表目前眼科水平的三大领先技术,即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以及眼底病治疗在我市处于领先地位。丁相奇主任作为最早在我省开展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曾多次代表河南省参加“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国家医疗队,也是我省唯一赴“健康快车”参加白内障手术的专家,有上万多例白内障手术经验,善于治疗各种复杂类型的白内障,同时可植入硬性、推注、多焦点,阶梯渐进及可调节人工晶体、带散光的人工晶状体、力求使您看远看近都满意。准分子治疗近视是眼科的又一品牌业务,手术由具有万例以上手术经验的眼科博士后赵宏副院长亲自手术,并开展了最新的准分子激光治疗项目SBK-LASIK、Epi-LASIK和眼前节分析系统引导的个体化准分子手术,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前提下,优化了视觉质量。我们准分子激光机的最大优点是“快速、安全、疗效好”。其特点是“别的机器不能做的我们能做,别的机器做不好的我们能修补”。于2007年4月和2009年4月先后成功举办了两次河南省准分子激光新技术论坛研讨会。我院眼科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河南省唯一一台“鹰视酷眼”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及ALLEGRO Oculyzer眼前节屈光分析系统、最先进的白内障超声乳化仪、眼底荧光造影仪、眼底激光治疗仪、眼电生理仪、视野仪、眼科专用A/B超、ZEISS手术显微镜、玻璃体切割机等具有现代水准的高精眼科医疗设备。眼科一贯坚持以病人满意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注重技术,保证质量,强调服务,讲究诚信,方便病人。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中心医院:国内首家实现健康卡金融功能与银联联动应用

8月11日-8月13日,国家卫计委第二期居民健康卡建设技术培训班在郑州召开。8月13日下午,来自全国各地参加培训的60余名医院管理及信息专家来到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和该院下辖的绿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居民健康卡在医院各个环节的具体使用情况以及妇幼保健系统、居民健康档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应用情况进行参观调研,完善、优化的服务模式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欣赏和赞许。 居民健康卡是卫生信息化“35212”工程提出的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三级信息平台,实现跨系统、跨机构、跨地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所依托的个人信息基础载体,是计算机可识别的CPU卡。截止去年年底,郑州市已发放居民健康卡100万余张。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作为此次培训班的唯一现场参观单位,国内首家实现了健康卡金融功能与银联联动应用,持有居民健康卡的患者在医院可以实现自助银行转账、现金充值、挂号、就诊等各种功能,并完成了与郑州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对接,实现了患者医疗信息的全市共享,医生可以在诊间根据需要对患者以往在不同医院的诊疗信息进行查阅和参考,在居民健康卡的应用方面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与此同时,绿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妇幼保健系统和居民健康档案系统也实现了与郑州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对接,极大方便了患者就医。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