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口腔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口腔科是集口腔内科、颌面外科、口腔修复、正畸、种植等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拥有先进的设备仪器,如日本、德国进口牙科综合治疗台,口腔内窥镜,超声洁牙机,牙齿冷光美白治疗仪,根管长度测量仪,根管机扩马达,国际先进的数字化口腔曲面断层X光机,牙片机,心电监护仪,牙种植机等,为患者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设备保障。
  口腔科所涉及的诊疗范围包括整个口腔颌面部,口腔内科开展各种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炎、牙周病及超声洗牙、漂白牙、牙体美容等治疗。颌面外科开展心电监护拔牙,颌面部外伤、炎症,口腔颌面部肿瘤,上下颌骨、颧骨、颧弓的各种骨折,三叉神经痛,血管瘤等,唇腭裂及颌面部畸形的手术修复。口腔修复各种固定义齿、活动义齿、全口义齿、隐形义齿、贵金属烤瓷牙修复、精密附着体修复,口腔正畸治疗各类成人和儿童牙牙合畸形,拥挤错位,预防性矫治等,种植牙可完成单颗牙缺失和全口牙种植,延期或即刻手术,完成上颌窦内或外提升手术等。
  目前,口腔科主任贾占立开展的先进种植牙修复技术,为牙齿缺失患者重新获得了“第三副牙齿”,实现了人们希望义齿能像真牙一样行使功能的愿望。
  种植牙是将用生物材料纯钛或钛合金制作的种植体(人工牙根)通过外科手术植入到颌骨内(牙槽骨),经过一段时间种植体与颌骨形成良好的骨结合后,再在种植体上安装人工假牙,它又分为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简单说牙种植包括种植体的外科植入,义齿制作,戴冠和完成后的维护等一系列过程。
  人工种植牙与其它修复方法相比较更为舒适、美观、稳固性更好。因为种植体植入颌骨内,没有传统的活动假牙所必备的卡环及大面积塑料基托,因此舒适感较佳,不会磨损相连的健康牙齿,高品质的种植牙牙冠和牙龈部分都非常自然、逼真,可以与天然牙媲美,传统假牙清洁麻烦且不易彻底,而种植牙只需认真刷牙便可达到清洁效果,方法简单。
  传统的修复方法在游离端缺牙,缺牙较多或全口缺牙的情况下无法镶固定的假牙,种植牙的出现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人工种植牙无论单牙缺失,多牙缺失,游离端缺失,及全口缺失都可以通过种植体的植入使患者拥有舒适的固定假牙。
  作为医院日门诊量较大的窗口科室,口腔科在贾占立主任的带领下,处处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口腔科的门诊患者多,为了能让患者在候诊的同时掌握一些关于口腔保健或其他健康知识,以便更好的和患者沟通,导诊护士在候诊区播放健康讲座,向患者发放健康处方,提供电话咨询,为患者就医提供方便。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提高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获卓越潜质奖

4月14日,在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医院质量提升项目的结题报告会上,我院 “提高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项目荣获“卓越潜质奖”。 医院质量提升项目是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旨在协助医院相关管理人员掌握质量提升的工具和方法,并通过院内实际项目的操作获得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的量化结果,推动医院持续不断的质量改进,从而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三中心医院、西安盛京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南京儿童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广东中医医院等6家医院参与此项目,项目为期约2年(2012年8月——2014年6月),上海华山医院院长助理兼国际合作交流部主任林建华教授,曾担任JCI国际认证服务的首席医务官和副总裁David及Elsa教授任指导和培训专家。 项目分为启动、实施和结果报告阶段,三位专家通过培训、远程电话和网络会议、实地参访等形式对项目进行指导。我院制定项目名称为“提高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负责人为李强副院长,医务处、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护理部等部门参与,医院感染管理科牵头。 4月10日,David、Elsa和林建华教授到我院进行实地参访,李强副院长、阚志超主任、陈璐处长热情接待,并感谢专家们在两年来对医院质量提升项目的帮助及指导。李强首先对我院概况做了简短介绍,然后对该项目做了汇报。三位专家认真倾听,并展开激烈的讨论,对项目的诸多细节都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意见,他们认为我院的医院质量提升项目是一期项目医院中做得最为细致,也比较完整地将所学质量管理工具及方法融会贯通的运用于项目中。随后,专家现场考察ICU,科主任徐磊和护士长李晓东就ICU建设与管理经验、人力资源配置、医院感染控制等方面与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 通过开展此项目,我院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前有很大提高,在以后的各项工作中,将管理工具的扩展应用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2岁孩子拉水便是什么原因
于淑霞
回答: 2岁孩子拉水便可能与饮食不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乳糖不耐受、肠道菌群失调等原因有关。水便通常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如水,可能伴随腹痛、发热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饮食不当 2岁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摄入过量生冷食物、高糖饮料或变质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导致渗透性腹泻。症状多为突发性水样便,无显著发热。家长需暂停可疑食物,改为米汤、稀粥等易消化饮食,必要时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2、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是幼儿水样便的常见原因,粪便多呈蛋花汤样,可能伴随呕吐和低热。病毒性肠炎具有自限性,家长应注意补充水分,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口服补液盐Ⅲ等药物缓解症状。 3、细菌感染 沙门氏菌或大肠杆菌感染可引起黏液脓血便伴水样腹泻,常伴随高热和腹痛。需通过粪便培养确诊,家长应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药物,同时需密切监测脱水体征。 4、乳糖不耐受 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可能导致水样便,常见于肠炎恢复期。粪便多带泡沫和酸臭味,进食乳制品后加重。家长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或遵医嘱补充乳糖酶胶囊,逐步恢复普通饮食。 5、肠道菌群失调 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功能低下可能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表现为迁延性水样腹泻。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布拉氏酵母菌散等益生菌制剂,配合饮食调整帮助菌群重建。 2岁幼儿持续水样便易引发脱水,家长需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尿量和皮肤弹性。腹泻期间应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避免高糖饮品和油腻食物。注意餐具消毒与手部清洁,便后及时更换尿布。若出现嗜睡、眼窝凹陷或血便,需立即急诊处理。恢复期可逐步添加苹果泥、胡萝卜汤等低渣食物,帮助肠道功能修复。 于淑霞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