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 (共23位医生)

科室简介
心血管内科创建于1978年,是辽宁省重点学科,现有医护人员98名,其中教授11名、副教授5名,编制床位160张。
  心血管内科是东北地区心脏病诊断治疗的区域性中心。目前已成为以心脏介入治疗及创新性科研为中心,医疗、教学、科研并进的综合性科室。经几代专家的努力在心脏介入治疗所有领域心内科均为东北首家或首家开展单位之一,目前这些项目及心血管临床诊治等方面均达国内领先水平。在心血管重大疾病防治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等。
  心血管内科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50余项;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论文58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神经导航??为生命领航

  神经导航——为生命领航 手术的精确与微创是每一名外科医生穷尽一生不断追求的目标,尤其在错综复杂的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导航在神经外科的引入是神经外科手术微创理念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由于导航技术的开展,实现了术前和术中的精确定位,能够完成诸如术前手术切口设计,病灶位置指引,切除程度评估,重要结构和功能区的躲避等一系列具有指导意义的手术程序,为术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作为东北神经外科的领航者,王运杰教授所带领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已将这一技术应用在临床中,辅助完成了复发巨大垂体瘤,岩斜巨大脑膜瘤及丘脑胶质瘤等各类高难度脑部手术百余例,已经成为精准神经外科手术微创理念的重要保障。 神经导航又称作无框架脑立体定向系统,通过经典立体定向技术、计算机技术、放射影像学技术与神经外科显微技术的完美结合,不仅达到对脑组织中的病变组织的精确定位的目的,而且在切除病变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正常神经功能。神经导航技术可以通过精确地定位指导术前的切口设计,使得切口小而精确,术中的实时定位也可提示术者避开重要的神经血管,规划出到达病变的最优路径。在切除病变时,与术中电生理监测及术中超声的结合,减少了术中飘移的影响,厘清与周围的神经血管的关系,最大程度的保留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仅需要微小的手术窗口或自然的孔道就可以充分暴露和切除肿瘤,减少了对脑组织的牵拉和对正常神经血管的损伤。 精确是手段,微创是目的,将手术对患者的损伤降低到最小程度,也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于个人,是生命的延续,功能的保留;对于社会,使得更多劳动生产力保存,减轻了社会的负担;对于医疗,神经导航使得手术变得标准化、规范化,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医疗负担;对于年轻医生,神经导航提供了学习手术的又一手段;对于富有经验的医生,神经导航为他们提供一个挑战更高难度手术的平台。神经导航为生命开启了最优的航线,医学赖以生生不息的传承教育与创新科研都在这里找到了新的桥梁。 神经外科 景治涛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肺有多发小结节严重吗,怎么治疗
马晓斌
回答: 肺多发小结节是否严重需结合结节性质判断,多数为良性无需特殊治疗,少数可能需医疗干预。肺多发小结节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病理活检、药物治疗、手术切除。 肺多发小结节通常指直径小于10毫米的肺部结节,多数由炎症、结核或粉尘沉积等良性因素引起。这类结节生长缓慢,边缘光滑,CT检查可见钙化灶。患者通常无咳嗽、胸痛等明显症状,仅需每6-12个月进行低剂量CT随访。对于长期稳定的结节,无须用药或手术,但需戒烟并避免接触二手烟、厨房油烟等刺激因素。部分结节可能伴随轻微胸闷或痰中带血丝,可遵医嘱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等祛痰药物改善症状。 当结节呈现分叶状、毛刺征或短期内快速增大时,需警惕恶性可能。这类结节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性肿瘤等疾病相关,常伴随持续消瘦、咯血等症状。薄层CT增强扫描可评估血流特征,经皮肺穿刺活检能明确病理类型。确诊后可根据分期选择吉非替尼片、克唑替尼胶囊等靶向药物,或进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特殊职业暴露史患者若合并肺纤维化改变,需联合吡非尼酮胶囊抗纤维化治疗。 保持居住环境通风清洁有助于减少粉尘吸入,雾霾天气外出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适量食用百合、银耳等润肺食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40岁以上长期吸烟者建议每年进行肺癌筛查,若复查发现结节密度增高或数量增加,应及时至呼吸科或胸外科就诊。术后患者需进行呼吸功能锻炼,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气胸。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