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人民医院

内分泌外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内分泌外科,内分泌腺体的许多疾病(如肿瘤、增生、机能亢进)需要用外科手段进行治疗,随着其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内分泌外科”作为一门崭新的学科诞生了。20世纪后期,内分泌外科在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发展完善。在该领域,我国起步晚,但发展迅速,2000年北京协和医院朱预教授主编著作《临床内分泌外科学》,2002年于南京召开“第一届全国内分泌外科学术会议”并成立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内分泌外科学组,2007年重庆医科大学创办“内分泌外科杂志”,目前已升级为“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内分泌外科于我院2009年7月20日正式成立,该科室以普通外科为基础,以内分泌外科为特色;在普通外科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在乳腺、甲状腺、甲状旁腺、胰腺等器官疾病的诊治中形成具有发展前途及竞争力的品牌。逐步实现学科的细分,并在该领域与国际接轨。我院内分泌外科诊治疾病范围:普通外科疾病;乳腺、甲状腺、甲状旁腺、胰腺等器官的良、恶性疾病;消化道的内分泌肿瘤。近期科研工作,完成课题“光动力治疗对乳腺癌干细胞及全身免役系统调控的研究”;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体内、外敏感性的差异。
  内分泌外科人员组成,病房:李立(科主任、主任医师),毕文海(主任医师),崔建春(副主任医师),肖轩(医师)。门诊:杜怀林(反聘医大二院教授)。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我想问一下,血糖高的怎么控制
袁晓勇
回答: 血糖高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监测血糖、药物治疗、定期复查等方式控制。血糖高可能与遗传、肥胖、胰岛素抵抗、不良生活习惯、其他疾病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 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精制糖和高糖食物的摄入,如糖果、蛋糕、含糖饮料等。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全谷物、蔬菜、豆类等,有助于延缓血糖升高。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瘦肉、鸡蛋等,避免高脂肪食物。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 2、增加运动 规律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发生。对于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应从低强度运动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 3、监测血糖 定期监测血糖有助于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使用家用血糖仪进行自我监测,记录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数据。根据医生建议确定监测频率,通常糖尿病患者需要更频繁的监测。血糖异常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并发症发生。 4、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注射液等注射制剂。不同药物作用机制不同,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低血糖、胃肠道不适等。 5、定期复查 定期到医院进行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血脂等检查,评估血糖控制效果和并发症风险。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及时反馈血糖控制情况和身体不适症状。建立长期随访计划,确保血糖持续稳定。 血糖控制需要长期坚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关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戒烟限酒,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保持乐观心态,减轻精神压力对血糖的影响。出现头晕、心悸、多尿等异常症状时及时就医。 袁晓勇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复旦版排行榜